新型冠狀病毒肺炎(2019-nCoV,NCP)疫情之下,體溫測量是疫情檢測的第一關口。紅外體溫檢測儀因其非接觸、效率高、使用方便的特點,被國務院納入疫情防控重點物資。
常用的紅外體溫檢測儀可分為紅外熱成像體溫快速篩檢儀和紅外體溫計(紅外耳溫計和紅外額溫計等)兩類。
儀器信息網特別開設的新冠篩查診斷儀器欄目,紅外測溫儀查詢量飆紅
同時,加之全國復工潮來臨,紅外體溫檢測儀市場需求迅速點燃,儀器信息網紅外熱成像儀儀器專場與紅外測溫儀專場的詢盤訪問量激增,對此兩類儀器的采購需求與日俱增。此背景下,儀器信息網上一篇文章(詳|復工潮下需求再漲:22家紅外體溫檢測儀生產企業盤點),詳細盤點了22家紅外熱成像體溫快速篩檢儀市場主流品牌,方便大家選購指南。
文章發出后,許多網友向儀器信息網反饋了對紅外體溫計選購品牌推薦的廣泛需求,因此,本篇儀器信息網將紅外體溫計主流品牌進行盤點,以饗讀者。
紅外體溫計設備簡單、使用方便、價格實惠,可實現對人員的依次、快速測溫。但正是因為設備簡單、價格較低,市面相關產品品牌紛亂復雜,許多產品測溫性能堪憂。為保證推薦產品質量,以下文中推薦紅外體溫計企業主要為已經獲得醫療器械注冊證的紅外線人體測溫儀企業。
其實,紅外測溫儀與紅外熱成像體溫快速篩檢儀原理相似,都是對紅外線處理的設備,只不過紅外熱成像體溫快速篩檢儀以面掃描形式,并將紅外熱信號轉換成熱圖像和溫度值;而紅外測溫儀則以點掃描形式,將紅外熱信號轉換成溫度值。
2003年7月24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印發《關于部分產品分類界定的通知》,將醫用紅外線人體測溫儀進行分類界定:作為Ⅱ類醫療器械管理。
據《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680號),第二類、第三類醫療器械實行產品注冊管理。
根據在醫療器械注冊產品的名稱,將這些紅外測溫儀相關企業分為:紅外額溫計、紅外耳溫計、紅外體溫計三類。
紅外額溫計篇
紅外額溫計產品獲得醫療器械產品注冊的37家企業統計如下(企業含生產企業及代理商;每個注冊證編號對應一款紅外額溫計,多個編號對應多款紅外額溫計):
紅外耳溫計篇
紅外耳溫計產品獲得醫療器械產品注冊的29家企業統計如下:
紅外體溫計篇
以“紅外體溫計”為注冊名稱產品獲得醫療器械產品注冊的24家企業統計如下:
附:紅外測溫設備使用注意事項
紅外測溫的優點:一是與被測對象不接觸,在測體溫時不會造成不必要的感染;二是快速,通常測量時間小于1秒,一般不會超過2秒。因此十分適合于在發燒類疾病預防檢測中應用。
通常在人體溫度37℃附近,紅外熱成像體溫快速篩檢儀的準確度能達到±0.3℃,紅外體溫計能達到±0.2℃。
從測量準確度來說,紅外耳溫計測量準確度最高,紅外額溫計次之。但是,如果測量方法不正確,測量結果也會不準確。對于新購買的人體紅外測溫儀,或使用頻繁以及對測量結果有懷疑時,應當對人體紅外測溫儀進行校準,以確定其修正值,則能盡量消除測溫儀的系統誤差。
特別提示:不建議將工業檢測用紅外溫度計用于測量人體溫度。
工業檢測用紅外溫度計通常測量范圍下限可達-20℃~-30℃,上限從200℃~1000℃都有,測量范圍較廣,準確度較低,在人體溫度附近一般不會優于±1.0℃。因此僅從測量準確度的要求來看使用工業檢測用紅外溫度計來測量人體溫度是不太合適的。
推薦閱讀
早前,科技部曾發文,要求各有關攻關項目承擔單位及其科研人員勇挑重擔、敢于擔當,把研究精力全部投入到各項攻關任務上來,把論文寫在抗擊疫情的第一線,把研究成果應>>>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選購指南:取得醫療器械注冊證額溫計/耳溫計企業全盤點
地址:http://www.geekbao.cn/yiqi/baitai/33.html
1/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