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星碳管家網訊:被外界稱之為“煤炭大市”的中國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官方12日宣布,全球首個零碳產業園正式落地內蒙古。
當日,鄂爾多斯官方是在此間召開的2021鄂爾多斯零碳產業峰會上攜手遠景科技集團共同對外發布這一消息的。
官方透露,鄂爾多斯之所以想到打造全球首個零碳產業園,是基于當地豐富的可再生能源資源和智能電網系統,能實現高比例、低成本、充足的可再生能源生產與使用。
在峰會上,鄂爾多斯官方與企業還攜手國際標準機構必維集團(BNF)發布了全球首個“國際零碳產業園標準”,對當地打造零碳產業園區提出了覆蓋零碳能源、智能管理、產業循環與社會減碳四方面的要求。
分析人士認為,在全球碳中和轉型的歷史機遇下,鄂爾多斯打造的零碳產業園,將推動電動汽車與新能源這兩個萬億級產業的發展結合。
零碳產業園畫像
所謂的“零碳產業園”,是由哪些部分組成的,又是什么樣的運作機制?
在2021鄂爾多斯零碳產業峰會上,從遠景科技集團戰略總監張元與國際鑒證公司必維集團中國區總經理楊虎共同發布的“國際零碳產業園標準”中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張元表示零碳產業園具有四大特征。“首先,零碳產業園有零碳能源供給系統,風光儲氫結合智能電網可以給園區提供零碳的能源,其次,是零碳的產業和科技,零碳產業園必須要去匯集規劃生產零碳的產品,產品可以幫助社會減碳,并且要運用最新的零碳科技孵化它。第三,零碳產業園需要具備智能的基礎設施,從物聯網到智能的工廠、智能的交通、智能的建筑成為一個系統,成為一個體系,有一個智能的系統管理,做到系統的優化。第四,零碳產業園不僅要為園區制造零碳的產品,更要為地方區域去推動低碳的轉型,產品可以為區域做到減排,并且培養綠色的人才梯隊,給區域的低碳轉型做服務。”
也就是說,符合“國際零碳產業園標準”的零碳產業園將具備四大特征:構建零碳能源供給體系,推動零碳產業和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具有智能物聯管理內核,以及為區域創造低碳轉型動能。
張元表示,鄂爾多斯零碳產業園具備了這四大特征,“規劃并且已經實現80%的能源從新能源直供,剩下的20%和電網一起協作,做到100%的零碳產業園。”
“零碳產業園不是一蹴而就,我們也給零碳產業園提出了1.0、2.0、3.0的版本”,他談到,從零碳能源的供給系統,從現在可以做到40%-50%的新能源直供,到未來100%全天候新能源直供,并且做到能源的成本不增加,做到能源的安全和保障。
零碳產業園被認為將成為零碳新工業革命的搖籃,而傳統能源主產區具有某些得天獨厚的條件。
在東北、華北、西北等傳統的煤炭富集地區,傳統高耗能的重工業面臨“能耗雙控”目標下的轉型壓力,但對于這些地區來講,壓力下也隱藏著機遇:中國80%的風能、90%的太陽能(9.910, 0.15, 1.54%)分布在西部北部。在“能耗雙控”的壓力下,綠色電力可能成為撬動整個生產關系的生產要素。三北區域有更強的意愿建立零碳產業園,打造完整零碳新工業體系的優勢。
內蒙古以及鄂爾多斯不僅可再生能源豐富,而且有豐富的資源。內蒙古電解鋁產量位居中國第三,螢石儲量占中國總儲量的20%,油氣盆地碳封存潛力巨大。因此,鄂爾多斯有建設零碳產業園的需求和條件,而鄂爾多斯零碳產業園的實踐,被認為將為國內傳統高耗能城市的轉型,以及全球的零碳工業轉型提供經驗。
此次落地的鄂爾多斯零碳產業園,就是基于當地豐富的可再生能源資源和智能電網系統,實現高比例、低成本、充足的可再生能源生產與使用,并且以集約化的頂層設計形成圍繞動力電池與儲能、電動重卡、電池材料、綠色制氫等上下游集成產業鏈。
未來,零碳產業園的生產用電將100%采用綠色電力,生產供暖系統將采用綠電采暖,高爐焦炭煉鋼將轉向綠色氫氣煉鋼,汽車船舶的燃油系統將被動力和氫燃料電池所取代,綠電制氫生物合成技術將取代使用化石原料的傳統化工,生產出零碳并可回收的材料,被寄希望成為區域實現碳中和轉型與產業升級的中國樣板。
推薦閱讀
北極星風力發電網訊:10月11日,遼寧省大連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印發《大連市陸上風電項目競爭配置工作方案》明確,按照此前遼寧省發改委下發的《遼寧省新增風電項目建設方案》>>>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geekbao.cn/nengyuan/jieneng/3124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