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二,京東創始人劉強東在社交平臺上發文稱:歷時三年研發,京東智能冰箱即將上市。劉強東強調稱,即將上市的京東智能冰箱不再只是一個儲存食材的大盒子,而是成為家庭的食品健康與服務中心,人工智能讓“冷庫”變為“智庫”。

京東智能冰箱即將上市
一石激起千層浪,京東推自主智能冰箱消息一出,引起了家電業內人士的高度關注。有人認為,近幾年冰箱行業不斷承壓,京東的入局可能會搶占傳統家電制造企業的蛋糕,促使品牌競爭加劇。也有人認為,跨界者推自有品牌家電意在發展智能家居戰略,并不會對家電制造企業形成實質性的沖擊。
中國家電網記者在走訪合肥家電產業基地時了解到,冰箱制造企業對京東推出自主智能冰箱的舉措普遍表示“理解”。
TCL白色家電事業部總經理李璐認為,智能化是冰箱產業未來的大趨勢,也是一個不斷積累、調整、完善的發展過程,智能生態平臺合作伙伴和參與者越多越容易成功。
醉翁之意不在酒
客觀來說,業內人士對京東智能冰箱“搶蛋糕”的行為保持警惕具有一定的道理。2013年以來,國內冰箱企業一直面對著量額齊跌的市場困境,而且在原材料價格上漲、能效新國標的作用下,企業經營成本也不斷攀升,跨界企業的入局會對傳統企業的市場銷量、品牌格局造成一定的沖擊。
不過,京東并非第一家推出智能冰箱的跨界者。
今年3月AWE展會期間,小米生態鏈企業云米科技正式發布互聯網智能冰箱;去年9月,阿里和美的還聯合發布了一款“OS集智”智能冰箱。此外,作為渠道商的蘇寧、國美也推出過自有品牌的家電產品。
而且,從劉強東社交平臺的文字描述和配圖來看,京東自主智能冰箱配備的“食材識別”、“食譜推薦”和“快速下單”等功能,與其他主流企業推出的CHiQ智能冰箱、馨廚互聯網冰箱等并沒有特別明顯的差異。
最重要的是,劉強東公布京東智能冰箱即將上市的消息是在5月9日下午,而京東物聯網戰略發布會也是在當時舉行。
京東在會上宣布,將充分開放物聯網的全品類、線上線下的全渠道資源,與合作伙伴共享服務體系和供應鏈管理、大數據和云計算優勢,助力物聯網智能生態圈的建設。
搭伙共推“智子計劃”
在消費升級的大趨勢下,家電企業紛紛把智能家電作為智能家居落地的重要路徑,不斷加碼智能化戰略布局,以期在智能家居的淘金大潮中占得先機。更具有顛覆性的是,在主流冰箱品牌與第三方企業的推動下,智能冰箱衍生出了三大發展路徑:食材管理及細菌異味濃度監控、影音娛樂和菜譜推薦、“硬件+服務”的電商購物模式。
雖然智能冰箱發展前景可期,但同時偽智能、概念化、同質化等現象也大肆存在,智能化應用落地還面臨著重重阻力。奧維云網監測數據顯示,2016年冰箱行業智能化滲透率僅為10.4%。
在京東CTO張晨看來,物聯網真正發揮作用,一定是要跟用戶體驗掛鉤,而不是單純的加一個聯結。只有當聯結幫助用戶解決了問題,才是物聯網真正發揮作用的時候。
李璐告訴記者,家電智能化不能浮于表面,重要的是去探索智能技術應用背后的東西。以冰箱智能識別場景的應用為例,通過冰箱屏幕看到食材的產地和冰箱內部的監測數據并不能實實在在的提升用戶體驗。如果冰箱可以根據不同的食材自動設置最佳的儲藏溫度,根據不同的食材自動進行保鮮日期提醒,才能真正的解決用戶痛點。
事實上,智能家電的落地措施與用戶需求出現偏差,除了用戶體驗場景應用不到位之外,現階段人工智能技術本身的局限性也是重要的影響因素之一。
晶弘冰箱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市面上帶有圖像識別和語音識別功能的部分產品,實際上并不具備“識別”能力,而是通過不斷進行資料庫的高頻次更新來提高對比準確率。真正意義上的智能化技術,需要建模、算法、自學習等整套體系的不斷完善。
京東集團方面認為,目前物聯網技術在工業領域的應用已經得到大幅度提升,但在消費物聯網領域的應用還嚴重不足。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品牌廠商和上下游企業各自為戰、大數據難以融合,所以得不到更貼近消費者的產品研發策略。
基于以上痛點問題,京東目前已經推出完整的物聯網戰略和“智子計劃”。據了解,三大運營商、芯片廠商NXP與海爾、格力、美的等多個家電廠商的高層已經表達了與京東進行物聯網合作的意向。
推薦閱讀
當下,面對互聯互通的大勢,同時基于大數據收集和家庭生態系統的構建,都依托于網關的智能化、自動化和通信安全。肩負連接各子系統、各個終端產品,傳輸終端數據,守護>>>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京東將推自主智能冰箱:醉翁之意不在酒
地址:http://www.geekbao.cn/n/jiaju/2024.html
1/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