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上午消息,近日,美國國家儀器有限公司(National Instruments, 簡稱NI)創始人James Truchard博士,NI移動設備測試行業副總裁David Loadman和NI射頻產品研發部副總裁Jin Bains做客由新浪科技攜手TD技術論壇聯合舉行的TD高層系列訪談,TD技術論壇的時光秘書長作為主持人對幾位嘉賓進行了專談。
以下為訪談實錄:
持續投入TD 賦予創新更大空間
時光:非常感謝NI接受本次訪談邀請,也非常高興在由TD技術論壇與新浪科技合辦的TD高層訪談中與各位交流,這個高層訪談系列已經舉辦了5年,先后有近30位世界知名公司的高管接受我們的專訪,擁有百萬量級的讀者群。當前,TD產業推進聚焦在幾個環節上,測試測量領域是其中之一。我想您今天代表NI所發表的意見,正是我們許多人所關心的。
對于中國通信測試設備市場的大部分客戶來說,NI并不是一個熟悉的名字,可否對貴公司先做一個介紹?
James Truchard:NI創立于1976年,總部設在美國德克薩斯州的首府奧斯汀市,在全球40多個國家及地區設有分公司。NI一直致力于為工程師和科學家提供各種工具來提高效率、加速創新和探索。目前全球有35,000多家公司在使用NI平臺進行技術和應用方面的創新。NI一直都很重視創新,每年都將公司年收入的16% 投入到研發之中,在這一點上領先于同類公司。NI也一直堅持以員工關懷和企業文化為我們成功的核心,已經連續13年獲得美國《財富》雜志授予的“百強雇主”的稱號。
時光:那NI是什么時候進入中國的呢?
James Truchard:1998年,NI在上海成立了海外第一家研發中心,NI中國初步成立。十幾年間,NI中國不斷努力以跨國公司的實力為本地用戶提供具有創新性且高效的工具和解決方案。如今,NI中國發展迅速,可以為客戶提供從研發、市場、銷售到技術支持及售后等全方位的服務。
時光:作為通信測試設備市場的“新進入者”,NI在中國制定了什么樣的市場策略?
James Truchard:在介紹市場策略之前,我想先談談NI整體的企業風格。相對飛速發展的電子科技來說,測試測量是個比較保守的行業,但NI卻是行業里的開拓者和創新者,革命性的提出了“軟件就是儀器”的概念,開拓了模塊化儀器這一新領域,并用軟件二次開發的方式賦予了工程師更多的自主權,這對于積極鼓勵自主創新和自主知識產權的中國來說,意義尤為重大。事實上,NI從1998年進入中國市場以來,一貫處于業界領先的位置,是自動化測試領域的領導者與創新者。
因此,對于中國通信市場來說,NI并不是嚴格意義上的新進入者。中國市場既包括了本土研發本土制造的中國廠商,也包括了總部在他國但制造地在中國的國際廠商。
對于中國本土廠商來說,隨著下一代通信技術的演進,比如LTE和802.11ac的推廣,將產生新一輪的投資和技術需求,對于這些新的起跑線,NI將抓住機遇,推出適應于自主研發需求的模塊化構架平臺和產品,為中國本土廠商的自主創新和崛起共同發力。
對于國際廠商來說,NI在歐美市場已經同他們有了很好的合作,并且也在這些廠商的制造產業中有相當的應用,通過高ROI(投入產出比)的自動化測試系統、本地化的服務與支持、全球化的協調與合作,NI希望能和這些國際廠商在中國的生產制造基地拓展更深層次的合作,進一步增加市場占有率。
時光:是什么契機讓NI選擇這樣的時間點開始關注并投入到TD領域,NI在中國有什么具體的部署和計劃嗎?
David Loadman:NI一直非常注重中國本地化的發展,并且積極參與本地行業組織與協會的合作。特別是在移動通信領域, NI一直不斷投入研發資源以支持最新的協議與標準,包括TD-LTE。
為了支持TD領域的發展,NI在中國有專門的工程師負責通信和射頻測試領域的市場策略和本地化推廣。此外,NI中國在西安成立了系統工程部,有一組專業的系統工程師負責為本地客戶開發解決方案并提供現場支持。
除了和歐美芯片廠商的合作以外,NI也正在積極與中國/臺灣的芯片廠商展開合作,共同開發針對其芯片方案的終端測試系統,為客戶提供高性能、模塊化的一站式解決方案。
優勢在于保持摩爾定律節奏
時光:中國的產業機構正在發生變化,高科技制造業的投入比重增加,尤其是電子、通信等領域,超過65%的相關產品都是在中國制造。通信領域的傳統儀器廠商,比如安捷倫、羅德與施瓦茨在中國已經有多年的發展和積累,有很強的行業影響力,與之相比,NI的市場定位和優勢如何體現? 有什么策略?
James Truchard:我們的策略就是使我們的競爭對手的客戶更成功(因為他們也是我們的客戶)。我們產品能在設計初期就進行驗證,可以進行原型開發。由于軟件的靈活性,可以很快地升級通信協議。此外,借助摩爾定律,我們能提供性價比更高的產品。我們給中國的客戶同全世界其他地區一樣的產品,使他們能更方便地開發出高性能產品。
Jin Bains:我來補充一下。摩爾定律為人所熟知,這一定律揭示了信息科技進步的速度,相對于半導體技術和電子產品的飛速發展,傳統測試儀器并沒有跟上摩爾定律的節奏。得益于ADC、FPGA和處理器技術,NI所倡導的軟件定義的模塊化自動測試系統趕上了摩爾定律的步伐——其尺寸、價格和功耗的減少均可達10倍以上。NI近日發布的全球首臺射頻矢量信號收發儀(Vector Signal Transceiver,簡稱VST)堪為典范。它是全新的軟件完全自定義儀器,可以使用LabVIEW軟件對FPGA編程來定義儀器功能。 以軟件為中心的架構開拓了一個新的時代,軟件會在儀器中扮演核心作用,將革命性地改變工程師進行射頻設計和測試的方式。
David Loadman:對于電子、通信等高科技制造,NI提供了模塊化構架、易于擴展和升級的自動化測試平臺,能夠適應于快速發展的技術、不斷演進的協議,保護生產制造廠商的設備投資。對于不斷升級的電子與通信產品,生產制造廠商可以通過軟件編程或者個別模塊的調整,快速適應新的產品線,而無須重新購買新的測試系統。更重要的是,NI所提供的是一個用戶自定義、一站式的高端測試系統——除了射頻測試以外,NI能夠為音視頻、數字接口、攝像頭、按鍵等相關性能測試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并且能夠支持多個被測設備(DUT)的并行測試。
推薦閱讀
近日,由國家工程信息部發布《“能效之星”產品目錄(2012)》(以下簡稱《目錄》)揭曉,LG有多款家電產品憑借卓越的節能功效、人性化的智能設計以及在市場上持續的好評度入選該目錄,成為了少數幾個榮膺“能效之星”的>>>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美國國家儀器CEO:看好TD前景
地址:http://www.geekbao.cn/a/zhibo/20120910/84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