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對中國光伏產品反傾銷立案調查一事,在此次德國總理默克爾訪華過程中,出現了轉機。
據新華社8月30日報道,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當天表示,“中國與德國同意通過協商解決光伏產業的有關問題,避免反傾銷,進而加強合作,這是解決貿易爭端的一個重要途徑,是第二輪中德政府間磋商的一個重要成果,對世界也會起到示范作用。”
溫家寶是在第二輪中德政府間磋商結束后,與德國總理默克爾共同會見記者時作出上述表示的。
默克爾在同一場合也表示,希望歐盟委員會、有關企業與中方一起嘗試通過溝通交流來排除和解決問題,不要啟動反傾銷程序,“現在還有時間,所以最好是協商加以解決。”
今年7月,以德國企業為首的一些歐盟企業,向歐盟委員會正式提交了對中國光伏產品反傾銷立案調查的申請。根據規定,歐盟須在9月6日前決定是否立案。該時間節點正值默克爾結束訪華之際。
歐洲是中國第一大光伏產品輸出地,德國和意大利市場更是重中之重。2011年,中國光伏產品出口到歐盟的總金額約為204億美元,如果該反傾銷案件立案,將成為中國歷史上涉案金額最大的貿易爭端。中國業界人士稱,一旦立案,整個中國光伏產業將面臨生死存亡。(編注:因光伏產品價格大跌,眼下整個光伏產業陷入行業低潮。其中,又以江西賽維和無錫尚德的處境最堪憂。8月29日,路透社有消息稱,意大利一家地方法院對此前尚德宣稱可能遭到其反擔保欺詐的環球太陽能基金管理公司提出數項指控,認為GSF涉嫌非法建造太陽能光伏電站以獲取意大利政府補貼。這一起訴連同其他一些法律訴訟,將可能導致價值8000萬歐元并已經獲得補貼的電站遭到拆除。)
眼下,中國光伏業深陷困境,噩耗頻頻。之前的5月,美國商務部初步裁定中國向美國出口晶體硅光伏電池及組件存在傾銷行為,稱將征收31%至250%的反傾銷稅。
面對歐美同行對中國光伏產品“反傾銷”的氣勢,中國的一系列的應對與反擊措施也在陸續展開。據工信部網站昨日消息,工信部電子信息司、國家發改委高技術產業司聯合指導中國光伏產業聯盟于8月24日在京召開專題座談會,研究應對國際貿易摩擦、規范中國光伏產業發展等事宜,商務部進出口公平貿易局也派人出席了會議。
與會者指出,歐美等國對中國光伏產業提起反傾銷、反補貼的指控不能成立,也會對其本土光伏上下游原料、設備等產業的發展以及光伏發電安裝、集成應用等產業造成不利影響。
工信部網站30日的消息稱,下一步,在有關部門支持和指導下,中國光伏產業聯盟將組織中國光伏企業應對國際貿易糾紛,同時與國外企業、行業組織及政府部門加強對話溝通,力爭消除誤解。
“我們在小范圍會談中也談到了保護主義,不可能通過保護主義解決現在的問題,最好是通過溝通協商解決。我們都需要自由貿易,都需要在對方國家找到公平競爭的條件。”默克爾昨日說。
數據顯示,2011年,中國從德國進口了7.64億美元的多晶硅材料和3.6億美元的銀漿原料,累計從海外采購約400億元的光伏電池生產設備,其中德國和瑞士等歐洲國家產品占近五成。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曾表示:“歐盟若對中國光伏產品設限,恐將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英國《金融時報》此前援引德國官員的話稱,在歐盟委員會做出決定之前,德國“沒有采取行動的選擇”。另外他們也意識到了與中國爆發貿易戰的危險,比方說,德國汽車制造商可能會因德國出臺扶持本國規模不大的太陽能產業的措施而遭到中方報復。
推薦閱讀
作為中國LED燈的主要產地,廣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近日公布的自鎮流LED燈產品質量省級專項監督抽查結果讓人堪憂,不合格產品發現率高達73.9%。 公告顯示,本次抽查了廣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惠州、東莞等7個地市>>>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中德總理承諾同意協商解決光伏產業問題
地址:http://www.geekbao.cn/a/zhibo/20120901/827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