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討媒體、大罵經銷商、呼喚強制國標
黃鳴,太陽能行業里的堂吉訶德
《中國經濟周刊》 記者 宋雪蓮 董陶 陳海東 | 山東報道
黃鳴特別想把“媒體”怎么寫他的負面文章原封不動地掛在自己正著手籌備的“曬惡媒網”上。
“10年前罵人的話,10年后再去看,沒法看。” 皇明太陽能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皇明)董事長黃鳴很堅定地告訴《中國經濟周刊》。
高調的獨行俠
8月10日,全國100多家媒體再次聚集山東省德州市由皇明斥巨資打造的“太陽谷”, 見證同時身為全國太陽能標準技術委員會副主任的黃鳴如何力推太陽能“強制安全標準”。對同行和媒體的“憤怒聲討”,讓這位第十屆、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往常彬彬有禮的謙謙君子成為一些人眼中的“黃瘋子”、“黃老邪”。
7月20日,黃鳴召開主題為 “瘋人、瘋語、瘋事” 的新聞發布會,作了近4個小時的超長演講,否認官商勾結、低價拿地、與黃勝是兒女親家和IPO終止真相傳聞,最后甚至沒留給記者提問的時間。會上,黃鳴情緒激動地大罵一些同行無恥,同時指責媒體淪為“殺企”幫兇,“殘害民族英雄”,甚至放話“中國媒體誤導中國經濟不是一天兩天了”。
為什么這樣高調,用開大會的形式進行危機公關?黃鳴對《中國經濟周刊》獨家表示,長久以來他耐心地在各種會議上推行強制安全標準,給相關部門提建議、寫信,已經七年了卻不管用。“相反,近五年來,每一次我只要在國內外‘榮耀’一把,網上就有一堆糞水潑過來。”
黃鳴告訴《中國經濟周刊》,“平時我都沒有當回事,但這一次我必須開這個會,因為流言傷及了我的家人,銀行也開始擔心。”
“7·20”會后盡管質疑頻仍,但黃鳴自覺取得了階段性勝利。因為“銀行不怕了,媒體也更客觀”。而黃鳴也未食言,另一場“不惜得罪一批人”“自揭行業內幕”的發布會如期召開,并發誓“死磕到底”。
皇明的一位員工告訴《中國經濟周刊》,“危機”讓黃鳴這個“行業領頭羊”無法不生氣,他必須要站出來說話,“他甚至親自起草‘戰斗檄文’。”
直脾氣的黃鳴自言想保持“獨行俠”的風格,他不喜歡“私下解決問題”。召集眾媒體開會,成了黃鳴偏愛的“危機公關”形式。
企業家的風度對他似乎已不重要,“行業布道者”、“堂吉訶德”、“夸父”、“瘋子”、“黃老邪”……類似這樣的標簽,不管怎樣表達,都會讓黃鳴像個被褒獎的孩子一樣露出靦腆的笑容。
“愛這個行業,也恨死它了”
從德州到濟南,到南京,再到上海……皇明太陽能熱水器的市場路線圖和整個行業一樣,幾乎都是先占領城市,再包圍農村。但在黃鳴看來,如今的太陽能熱水器在城市已經遭遇大潰敗。
“主要的原因是質量太爛。”黃鳴毫不隱晦地告訴《中國經濟周刊》。
據黃鳴介紹,皇明分布全國各地的經銷商和辦事處在“海葵”肆虐后提供上來的數據顯示,至少有上萬臺太陽能熱水器被“海葵”掀翻在地,重災區某品牌的太陽能熱水器損失慘烈。
“皇明倒下來4臺,只有一臺是被刮下來的,另外的不是被樹就是被其他熱水器倒下來砸到的。”黃鳴毫不掩飾地肯定了自家產品質量,他堅信,這完全是因為皇明執行的標準比現行國家標準更嚴格。
黃鳴認為,現行國家標準僅是對熱水系統性能、參數做了約束和規范,且是推薦性標準,涉及產品、質量、安全、壽命的指標不多,重大安全指標缺失,這給許多企業留下較大“作弊空間”。
“我們也曾是沒有標準的受害者。”黃鳴告訴《中國經濟周刊》,由于此前皇明太陽能熱水器在很多地方都是經銷商負責安裝和售后服務,由于沒有完全按照規定操作,1998—1999年間,在蘇北地區,當地經銷商安裝的支架因為梅雨季節大規模爛掉或坍塌,“就是因為沒有相關的行業標準,打官司都打不贏,只能自己全部承擔消費者的損失。”
黃鳴告訴記者,這些產品按照國標要求是完全合格的。“那時公司對太陽能這個新興行業缺乏實踐層面的深入研究,完全按照國標規定項目進行生產、制造和檢測。結果在使用數年后,出現了支架腐蝕、保溫效果快速衰減、安全索斷裂等狀況,或影響了消費者的使用,或留下了安全隱患。那是我們最大的一筆賠償,有6000萬元,幾乎帶來致命的打擊。”黃鳴說,這也是皇明這些年來抓質量、做檢測中心、不斷提升企業標準的原因所在。
“消費者是用腳投票的。”黃鳴表示,很多地方的城市消費者在換代以后都不用太陽能熱水器了,“主要原因就是質量爛。”
“我愛這個行業,也恨死它了。”黃鳴在會上激動地說。
“慶幸手上沒有消費者的鮮血”
黃鳴說,太陽能熱水器不像其他家電產品,買回去可以直接使用,它是半成品,可以說是一種熱水生產工具,產品售出后,必須通過嚴格、規范的安裝才能保證安全好用,否則后患無窮。
皇明的經銷商經常被其他企業挖走,“我們每一次的質量改進,成本都是千萬級的,經銷商經常抱怨我們,說皇明又出幺蛾子了。”
有媒體報道,皇明每年企業最重要的經銷商大會,常常成為黃鳴“開炮”的“戰場”。他會手握麥克風,在演講臺上疾聲厲色地批評著臺下和他原本應該“一家親”的經銷商。黃鳴甚至被氣得指著臺下經銷商說:“我和你們不共戴天!”因此媒體也經常爆出經銷商棄皇明而去的新聞。
“所有的人都被挖,只有我沒人挖。”黃鳴笑著表示,不過他馬上補充到,“我們的質量部門和實驗室人員也沒人挖,因為沒有需求。”
黃鳴說起改進質量的艱難。三聚氰胺事件出來以后,他馬上要求企業自查,有沒有類似三聚氰胺的因素存在。
自查讓黃鳴驚出了一身冷汗。“電熱帶連接處在樓頂,許多太陽能熱水器在安裝過程中用手工剪裁、打火機密封,燒烤不均勻,密封不嚴,或用電工膠帶纏繞,水汽極易進入,通電后容易造成連電起火。兩三年內就有200多起類似的火災發生。”
“怎么辦?我要求經銷商在家里就把電熱帶安裝好,然后帶到現場,這樣經銷商就要帶2米、3米、5米、10米等不同規格的管子過去,不方便不說,安裝成本也增加了。”
有的經銷商不配合,黃鳴有招數:“我就嚇唬他們說,如果燒死人了,第一個抓你,第二個抓我。”
自查出這樣的問題后,皇明用15天的時間將新安裝的熱水器電熱帶全部更換,經銷商庫存全部更換,又用了兩年時間把所有安裝過的熱水器電熱帶問題徹底根除。
推薦閱讀
“廠家告訴我可享受節能補貼,商家卻說不行。”市民楊先生反映,7月20日和31日,他分別在京東商城和卓越亞馬遜購買了洗衣機和電視,多次聯系銷售商家仍未享受到節能補貼。昨日,在記者介入采訪后,京東商場已將節能補>>>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黃鳴:太陽能行業里的堂吉訶德
地址:http://www.geekbao.cn/a/zhibo/20120821/81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