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店費、上架費、促銷費、店慶費,以各種名目出現的巨額通道費成為了零供關系中矛盾最為集中的一環。昨日,記者從商務部的官方網站上了解到,關于大型零售企業向供應商違規收費的清理工作正在有序推進,初步統計,到6月20日,有71家企業主動報告存在的一些問題,涉及到金額1.77億元。
作為家電連鎖的“雙寡頭”,供應商也抨擊蘇寧和國美(微博)存在“違規收費”,不過蘇寧和國美昨日對本報記者稱,自查環節中僅發現個別問題。
商務部:地方正在聯合檢查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透露,此次納入到清理整頓范圍的企業總共有76家,其中有33家存在收取使用促銷服務費不規范的問題,涉及金額大概有1.25億元;有44家存在違規收費的問題,金額大概有5200萬元;還有55家存在沒有明碼標價的問題。
針對發現的問題,相關企業正在采取糾正措施,已經退還或者下一步要退還的違規收費金額有6100多萬元。
目前,大型零售企業的復查工作剛剛結束,地方正在進行聯合檢查。沈丹陽表示,下一步,商務部和其他幾個部委所組成的部際協調小組將組成工作組,選取重點企業進行聯合檢查,對重點地區工作情況開展督察,防止走過場。同時還將抓緊建章立制,修訂相關的規章、辦法,進一步完善相關制度措施,建立健全長效機制。
蘇寧國美:不排除個別門店存在問題
具體到家電行業,國美電器(微博)品牌管理中心總監王世永也指出,從自查情況來看,僅在個別門店小的運營上存在操作問題,“沒有大的不符合國家政策的行為存在”,王世永說,國美目前正在進行第二輪的自查自糾。
業內:建立健康零供關系迫在眉睫
記者了解到,零供關系的矛盾在家電業內一直是公開的秘密。陳曉離開國美后也曾大爆行業黑幕,并認為賣場經營模式已導致供應商不堪重負。
百貨零售商也同樣問題嚴重,去年2月,康師傅、中糧、卡夫等制造商斷貨零售商,就曾讓零售商進場費話題充分發酵。
有業內人士指出,以百貨商場渠道為例,各種名目的公關費再加上商場合同中要求的公開進店費、經營返點、各種管理費、促銷費等等,一件商品最終售價的40%~50%都被商場賺取了。不少上市零售企業的年報均顯示,近些年,通道費的收入已經超過了其主營業務(進銷差價)的收入。
創維集團副總裁楊東文指出,國內的零售商目前普遍還是依賴賣場經營,并沒有買斷供應商的商品進行銷售,這導致零售商的利益來源主要靠供應商。產業觀察人士認為,零售商與制造商應該是獨立的買賣關系,零售商不應該通過霸占供應商資金、收取各種費用來賺錢。
推薦閱讀
樂購仕在上海、南京的店面設計都延續了日式零售業的時尚風格,各樓層都有專屬顏色,并推出國內屈指可數的動漫主題展區。 動漫、鐘表、樂器、家居用品、香水、藥妝、健身器材……今后,家電賣場里也能買到這些“百貨”>>>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蘇寧國美自查發現“個別問題”
地址:http://www.geekbao.cn/a/zhibo/20120628/71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