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研究機構NPDDisplaySearch日前報告指出,中國北京京東方在今年5月份于中國市場的電視面板出貨量,首度超越友達和韓國面板廠商,成為中國電視廠商第2大面板供應商、僅次于奇美電子。另一家市調機構DIGITIMESResearch也表示,在26吋、32吋面板出貨增長推升下,今年第二季國內面板廠在電視面板的出貨量達到480萬片規(guī)模,較首季大增142%。
主要系因為國內面板廠在26、32吋面板的報價,比臺廠和韓廠都更低,加上國內自今年4/1起針對面板半成品及模塊的進口關稅從3%調升到5%,造成國內面板廠第二季電視面板出貨大幅成長。
盡管大尺液晶面板出貨量仍維持成長態(tài)勢,不過,DIGITIMESResearch資深分析師兼副主任黃銘章強調,由于終端產(chǎn)品包括液晶電視LCDTV、液晶顯示器LCDMonitor、筆記型計算機的銷售均未如預期,因此面板價格方面,普遍仍欠缺強有力的助漲力道。只有特定尺寸如39吋、40吋等產(chǎn)品因供給受限,預料在今年7月份還有漲價空間。
根據(jù)DIGITIMESResearch調查,為刺激國內家電市場發(fā)展,國內官方于6/1推出節(jié)能惠民政策補貼方案,該方案為期1年,補貼總金額預估255億人民幣,其中與電視有關的金額估計將達人民幣60億元,這也是首次將電視列入節(jié)能惠民政策補貼方案。
黃銘章認為,由于納入第一批高效能平面電視標準的品牌及型號絕大多數(shù)是國內本土品牌,而國內品牌彩電廠商主要采購臺灣生產(chǎn)的電視面板,因此預期對國內及臺灣面板廠商的幫助更甚于南韓面板廠。然而,過去幾年國內推動的“家電下鄉(xiāng)”、“以舊換新”等刺激內需方案,已提前推升國內LCDTV的普及率,因此,短期內“節(jié)能惠民”政策銷售推動效力恐將不如過去的補助政策。
推薦閱讀
面臨三大挑戰(zhàn)21∶9平板顯示規(guī)格難成主流
在7月初的青島國際消費電子展SINOCES上,AOC和飛利浦同時推出了29英寸的21∶9桌面顯示器,21∶9規(guī)格的顯示產(chǎn)品異軍突起,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其實這種比例的顯示設備早在2009年就已在電視領域出現(xiàn),是由飛利浦推出的>>>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Q2中國面板廠電視面板出貨量大增142%
地址:http://www.geekbao.cn/a/zhibo/20120330/120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