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汽車后市場有多大,通過中國不斷攀升的汽車保有量就可以看出來,它已經是用“萬億級”難以形容的龐大市場,成為了不少互聯網企業爭搶的目標。自2015年下半年,帶著純正互聯網基因的平臺、創業公司大舉涉獵汽車后市場,各種免費、補貼、用戶體驗建設、大規模推廣等擴張手段層出不窮,企圖以屢試不爽的互聯網營銷套路快速拿下市場份額,擊穿傳統的商業模式。
然而,隨著兩年多的血戰,無數創業公司破產倒閉,成為了別人的墊腳石,而最后經過了大浪淘沙的,對于市場的滲透率卻也堪堪只有5%,遠談不上是成功者。那么,這個市場真的像人們想象中的那樣,是一塊巨大的蛋糕嗎?下面筆者以汽車后市場具有代表性的五家企業為例,向你展示一個真正的汽車后市場。
二手車交易:車易拍
車易拍是一家二手車在線交易平臺,簽約了多家二手車商、4S店。通過這個平臺,消費者可以極速將自己的車輛以高價賣出,同樣也可以通過拍賣競價的方式購買二手車。
O2O的二手車交易平臺,看上去很新穎,但是二手車市場本來就混亂不堪。傳統的二手車市場水深得很,車輛是不是泡水車、事故車、還是抵押車,不懂行的人根本搞不清楚,而二手車電商也并沒有打破這一“以次充好”的潛規則。車易拍的模式看上去很正規,但中間的消息壁壘依然沒有打破,售車人與買車人所看到的車輛價格并不統一,往往同一輛車的最終價格會相差數千元,而這數千元就以“渠道服務費”的名義留給了線下門店。另外,車易拍以買家、賣家兩個不同的客戶端截斷了雙方的信息對稱,無法看見另一方的信息,這本身就是對用戶的欺騙。所以中國的用戶更多選擇購買新車。
上門洗車:e洗車
顧名思義,e洗車是一個向用戶提供預約洗車和上門洗車服務的產品,看上去是為用戶提供了方便,卻早早遭遇了窮途末路。
前些年上門洗車服務鬧得轟轟烈烈,但其實這根本就是一個偽需求。洗車并不是一個高頻次的動作,一般除了天氣原因之外,很少有車主固定兩周或者一個月準時洗車。何況對于大部分車主而言,洗車稱得上是一項周末的放松活動,到洗車店排一會隊也不是不可接受。另外現在洗車店越來越密集,車主洗車也越來越方便,基本不存在排隊的狀況。像e洗車這樣的洗車服務平臺只是找到了一個偽需求,靠大規模的燒錢并不能提高用戶的轉化率,也無法靠業務支撐企業運轉,倒閉只是時間問題。
而且實際上,無論是保養、維修還是車險等服務頻次都比較低,如果這些服務的提供方式是上門服務的話,過高的獲客成本和短暫的客戶留存時間相互映照便更顯得不值。
各種違章、車險類產品
與維修、保養類產品同時爆發的,還有各種違章和車險產品。但是實際上,這些單獨的違章、車險產品是沒有存在的必要的。
違章是一個中等頻次,但是沒有硬性粘力的服務。一來手機可以收到違章通知,二來現在很多app如支付寶已經集成了這個功能,就算用戶車技再差、上路再慌張,也不會有專門下載一個app再每次開車之后查看違章信息。
車險也是相同,用戶購買車險之后,除非出了事故,否則再也不會用到這個產品。對于這樣的情況,一年一兩次的使用頻率怎樣去留住客戶?恐怕當車險到期后用戶已經忘記了通過什么渠道購買的車險吧,還不如從一個綜合的保險app或直接去保險公司辦理車險。所以這都是非常容易被替代的方式,從這些方面入手的企業難以保證長久的存活。
導流型平臺:車螞蟻
車螞蟻是一家導流型汽車后市場本地汽車生活服務O2O平臺,服務范圍包括汽車保養、汽車美容、汽車維修等。在運營時,車螞蟻統一把握上游汽車養護產品的采購渠道,統計用戶下單信息進行統一采購以獲得更大的議價空間,然后再用自建物流將產品送到與車主約定好的汽車修理店,付給汽車修理店工時費,由修理店使用車螞蟻提供的材料進行汽車養護。
這樣的模式看上去好像是平臺為車主采購的產品進行了把關,但實際上呢?由于平臺提供了材料,汽車修理店在材料上的收入被完全剝奪,工人的工時費也被平臺以折扣、紅包等優惠手段強制降低,在服務平臺客戶時自然不會盡心盡力。這樣一來,當汽車維修、保養后出現了問題,平臺和修理店就會相互推諉扯皮,責任難以界定,為車主帶來麻煩。
另外,由于收入上的減少,汽車修理店會想方設法讓顧客購買會員或其他服務,甚至人為制造安全隱患以求 “回頭客”。這樣的用戶體驗是極差的,極大影響了平臺的用戶留存率。這個問題是導流型平臺的通病,不論是對門店還是對顧客都很不友好,久而久之就會造成用戶的流失,同時還會給平臺和門店的口碑帶來十分不利的影響,為長久發展增加更多阻礙。
2017年車螞蟻被報解散,項目停滯員工欠薪,令人唏噓的散場之后,車螞蟻的教訓是否能成為整個行業的教訓。
自營型或綜合性平臺:汽車超人
最后來說說汽車超人。今年6月,有媒體爆出金固股份子公司旗下汽車后品牌“汽車超人裁了26個城市據點,總共300-500人,這幾乎是公司員工總數的50%。”裁員規模如此之大,讓風云君虎軀一震菊花一緊,畢竟就在去年8月,幾經波折之后,證監會才通過了金固股份27億元的定增計劃。
這廂金固股份的定增資金剛剛到賬,那廂就吹響了裁員的號角。你定增總不該是為了裁員吧?有錢了應該根據定增方案,為股東和定增對象創造更多更好的效益啊?難道您是原來的1200人都是冗員?還是說剩下的這些人,足以干完裁員之前的所有員工的活?
汽車超人作為一款汽車后市場O2O產品,研發方面的投入是必不可少的,但是這又給金固股份出了個難題,你說一款產品本身就虧錢,你還得不斷的增加費用,那讓視利潤如生命的上市公司怎么想?
公司2016年研發費用1.1個億,其中資本化凈額7200萬,同比增長近600%,不可謂不驚人。隨著前期資本化產品的攤銷費用開始入賬,金固股份只有不斷增加資本化的金額才能夠不卯吃寅糧,不被前期的未入表的費用絆住手腳。
實際上,2017年金固股份也不算順利,根據一季報,2017年第一季度,金固股份實現營業收入6.5億(與2016年第一季度4.5億大幅提升),同比增長44%。與營業收入不斷上漲的伴隨著的是繼續虧損,2017年1季度實現凈利潤-2800萬元,同比2016年1季度1900萬的虧損額,虧損幅度有所增大。
看來金固股份扭虧為盈之路可謂任重道遠。
在經濟高速發展的現代,盡管有些獲客、擴張手段已經成為了企業本身硬實力的一部分,但當資金投入與產品價格回歸理性后,平臺的價值并不容樂觀。
價格失衡,黑店眾多,亂象叢生……在缺乏相關規定的制約和監管的情況下,任何一個飛速發展的行業都會產生這樣的混亂,汽車后市場也不例外。持續數年的喧鬧過后,當前的汽車后市場O2O仿佛達到了一個至高點,失敗的人群開始散場,正要入場的人開始盲目,而勢力強大的大佬想盡辦法相互折騰,打算一手遮天。對此,單靠業內人士“誠信為本,不忘初心”的誓言是不夠的,如果不進行規范和升級,加大監管力度,那么這個享有廣闊市場的行業距離衰竭的那天也就不遠了。
推薦閱讀
近十年來,中國汽車銷量增長速度再不斷放慢,汽車市場也由“增量時代”逐步進入“存量時代”。穩步增長的汽車保有量為汽車后市場的發展提供了巨大>>>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geekbao.cn/a/xinwen/3044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