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業排名前十位的公司——上海希伊艾斯快遞有限公司(下稱“CCES”)在紅樓集團接盤躲過生死一劫之后,如今卻面臨著公司加盟商“腳踩兩只船”的 “裂變”。
“現在,CCES已恢復到日運送快遞量8萬件左右。” 8月7日,紅樓集團副總裁、CCES快遞董事長郭少軍向本報記者表示。實際上在停運前,CCES日運送達20萬件,其正面臨著大客戶流失的危機。
面對流失的客戶,接盤者紅樓集團董事長朱寶良帶著新組建的CCES高管團隊北上南下,試圖力挽狂瀾,凝聚離散的加盟商與大客戶。同時,紅樓集團欲將CCES改名為“國通”,躋身“四通一達”。
但另一方面,競爭者——浙江匯強快遞有限公司(下稱“匯強快遞”)于8月8日在上海召開全國網絡大會,敞開懷抱迎接著原CCES加盟商,繼續上演爭奪大戲。
“現在,許多加盟商同時運營CCES與匯強快遞的業務。” CCES上海一位分區加盟商向本報記者爆料稱,這是加盟商無奈的選擇,他們不期望遭遇第二次停業危機。
接盤方的挑戰
掌控了CCES快遞93%股份的紅樓集團董事長朱寶良,試圖重新定義快遞商業模式,但他沒有預料到來自公司內外的巨大挑戰。
朱寶良,桐廬首富,是一位具有傳奇色彩的商人。從1992年懷揣3000元走出山溝來到杭州創業,到9000萬“買斷”桐廬山水,到赴南京打造“服裝航母”,再到挺進西部收購上市公司蘭州民百(600738.SH),四處忙于并購的朱寶良被外界譽為“資本狂人”。
紅樓集團旗下擁有商貿、投資、精品旅游、賓館酒店和商業地產等60多家企業,資產規模達50億,但沒有涉足過物流運輸產業。
“我們擁有很多成功并購的案例,以及快速將虧損的企業扭虧為盈的能力和經驗。” 朱寶良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CCES快遞業務將瞄準高端客戶。
紅樓集團收購完成后,紅樓集團持股93%,郭少軍持股5%,上海平易縉元股權投資中心持股縮減至2%。
但如今,CCES面臨大客戶丟失的危機。據上海一位加盟商向本報記者介紹,自從CCES6月28日遭遇網絡癱瘓之后,到7月中旬恢復運營,一直停運了10多天,這對CCES造成很大的傷害。
上述加盟商表示,按照規定,CCES快遞停運期間,需要支付每單200元的賠償,可是由于丟失部分重要的快遞,一件快遞對客戶造成的損失甚至上萬。“現在如果要繼續與大客戶保持良好的關系,每個加盟商站點支付的賠款上百萬元”,“最致命的是,這損傷了CCES的品牌,它失去了客戶的信任”。
新生者的野心
8月8日下午,匯強快遞召開全國網絡大會,來自全國300多個站點的加盟商負責人聚集上海并吹響號角。這家今年4月才剛剛成立的公司,一開始就將視野瞄向了全國,試圖成為繼順豐(微博)、“四通一達”等之后的擁有全國網絡平臺的快遞公司。短短四個月該公司員工發展至1萬多人。
匯強快遞幕后老板吳剛強也來自快遞之鄉浙江桐廬。吳剛強1985年創立浙江強勇拉鏈有限公司,年產高中檔拉鏈5億碼,是義烏拉鏈行業的領軍者。
在7月初CCES瀕臨倒閉無人接盤之際,匯強快遞最先出面,一度試圖接管CCES各地加盟商。
據CCES加盟商介紹,7月3日晚,上海、浙江、江蘇、安徽四地加盟商連夜召開會議,準備集體加入匯強快遞,而此后的幾日,CCES的加盟商也紛紛表示愿意轉投匯強快遞。而為了吸納加盟商,匯強快遞老板出資2億元,持股50.1%,另外49.9%的股份將分給全國各地的加盟商,吸納加盟商2億資金。
不過,這場大戲被紅樓集團所打斷。今年7月下旬到8月中旬,朱寶良帶著CCES新組建高管團隊分別在北京、廣州召開大會,重新凝聚各地加盟商人心,并吸納新的加盟商。
而CCES上海一位加盟商則介紹,由于紅樓集團之前并未運營過快遞,專業的快遞管理團隊也尚未完全到位,不知道紅樓集團投資決心有多大,許多加盟商在選擇加盟匯強或CCES時一直猶豫。
據匯強快遞大會與會者介紹,8月8日當天,CCES快遞30多名加盟商參加了匯強快遞的網絡大會,這些加盟商均同時運營兩家的網絡。
“我們不想再次面臨生死困境。” CCES上海加盟商表示,他自己花錢建設了倉庫和分撥中心,在今年CCES瀕臨倒閉之際,業務完全停運,“選擇兩家快遞公司,我們保證分開運營,至少還有活下來的機會”。
中國快遞咨詢網首席咨詢師徐勇認為,在現在快遞業利潤極低的情況下,快遞業如果繼續維持現在的價格,將面臨更加慘烈的競爭,會有越來越多的快遞公司被淘汰出局。
推薦閱讀
因為周六、周日一些寫字樓和政府部門都不上班,積壓下了大量的快件,所以幾乎每周一都是業務量最大的一天。 本報記者 劉偉攝影 快遞業高薪留人調查 能干會干月薪過萬 最能干的快遞員平均每天都能送超過30個快件,一個>>>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geekbao.cn/a/wuliu/20120921/86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