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女子因熱衷網購被快遞員殺害,此事隨即引發熱議。很多經常網購的市民希望能在社區找到可信的快遞代收點。然而,通過調查,記者發現實現這種愿望目前還存在難度:大部分物業表示代收有困難;而小區商店雖樂于幫忙卻多不具備完善的保存條件;政府去年推出的“城市100共同配送”試點工程由于店面較少,市民反映還不太方便。
調查:老舊社區物業拒代收
記者走訪多個小區,部分物業公司表示僅在業主不在家時才代收快遞,而有的物業則直言根本不提供代收服務。記者注意到,不提供代收服務的多為老舊小區的物業,而高端社區物業則有代收項目,但是要求比較嚴格,僅限于業主不在家,并提前打電話通知的情況下才代收快遞。
據朝陽區金泉家園物業經理曲先生稱,該小區系高端社區,自物業公司入駐小區以來,就一直都有為業主代收快遞的服務,但今年3月份,他們發現快遞員為省事直接把包裹放到物業,很少聯系收件人。為此,物業貼出通知稱不再代收。“其實還是一直在收。”
海淀區青云南里社區是位于北三環西路的一個老舊小區,該社區物業直言從未替業主代收過快遞。“我們物業辦公室人手有限,地方有限,如果為業主代收快遞,管理上會有很大難度。”該物業人員稱。
模式:小區店鋪設代收貨平臺
近日,朝陽區潤澤悅溪小區有居民抱怨稱,物業因代收快遞與業主發生糾紛,決定不再代收。該小區一家寵物店店主盧女士得知此事后,便主動提出可免費幫忙。“一個月以來,我們店替業主們收了十幾件快遞。”盧女士稱,通常業主會提前打電話通知她,小店代簽時快遞也從未拒絕,業主們會在空閑時間來領取。“所幸一直也沒出過事,現在業主跟我們明顯親近了不少,也帶來了不少客源。”
記者調查發現,與盧女士寵物店出于“人情”免費代收快遞不同,部分小區店鋪已加盟一家第三方代收貨平臺,形成商業模式。
在朝陽區馬家灣黃廠南里社區B10號樓,記者找到一家干洗加盟店。據店主張女士稱,該店自去年12月份左右就加盟代收貨平臺,截至目前,代收的多為該店老顧客們的快遞。“我們店早上9點到晚上9點一直營業,顧客們要是不上班,隨時都會來拿。”據張女士稱,存放快件的顧客會收到一份密碼,作為領取的憑證。
據張女士所加盟的代收貨平臺負責人許先生稱,自去年12月成立起,該平臺已在北京發展2000余家社區商店,并與多家電商、快遞公司形成合作關系。“客戶可以在填收件地址時,就把代收點的地址填上去,也可在快遞到達時通知快遞員改送到代收點。”
試點:突破“最后100米”難題
去年12月20日,北京市商務委及快遞協會啟動城市物流“共同配送”試點工程,力求突破物流“最后100米”難題。在海淀南路時代網絡大廈地下一層,記者實地探訪該工程中關村分部,發現店內員工正忙著用推車把一包包快遞推進推出。據該店工作人員稱:“我們的快遞以配送為主,但有的顧客反映公司不給代收,只能自提。我店是24小時營業的,全天都有員工在店里值班,顧客隨時都可以過來。”
據負責運營該工程的“城市100”物流公司行政部儲經理稱,目前該公司已經完成建設的有47家門店,社區店37家,高校店10家,另有6家門店正在建設中,這些店面三分之二集中在城區。就此,記者在中關村附近進行了采訪,部分市民稱尚未聽說有此快遞工程。另外,也有市民擔心門店太少,取件不方便。據市民馬女士稱:“我們之所以想找代收點,是為了圖方便。如果小區、公司附近沒有分店,為了取個快遞還要大老遠跑一趟,太麻煩了。”
對此,儲經理解釋稱,由于進駐社區租金壓力較大,公司目前仍在克服。據他稱,該公司原計劃于年底建成100家門店,目前已在加快發展速度。“根據業務量情況,我們可能會增加到150家,爭取更全面地覆蓋整個北京。”
推薦閱讀
地點:寶安松崗 事件:陳先生在二手網站發布出售手機的信息,被福田一買家相中,當時雙方約定售價1000元,采用快遞方式交貨,沒想到手機到買家手上時只剩一個包裝盒。因陳先生沒有保價,快遞公司只愿意賠償50元。 記>>>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快遞代收新模式:小區店鋪設代收平臺
地址:http://www.geekbao.cn/a/wuliu/20120817/813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