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資兩巨頭松綁 中國快遞業大戰在即
如果不出意外,《南方都市報》今年1月13日刊發的《國內快遞擬向外資開放首張牌照或上半年發放》,并預測聯邦快遞、UPS有望于今年上半年首批獲得國內快遞業務牌照的預測將如期上演。
南都記者從國家郵政局最新發布信息公告獲悉,聯邦快遞公司(FedEx)和美國聯合包裹運送服務公司(簡稱“UPS”)已向國家郵政局提出經營國內快遞業務的申請,目前該經營許可的申請進度已至最后公示階段。不出意外的話,5月31日公示結束后,聯邦快遞和U PS將正式獲頒牌照,并告別以往“迂回切入”的策略,“名正言順”在中國從事國內快遞業務。
盡管業內專家和觀察人士對此持樂觀態度,但昨天,包括順豐、宅急送、韻達、圓通等在內的大部分快遞企業高層對于這一消息則態度低調。“雖然聯邦快遞和U PS的排兵布陣尚需時日,還無法在短期內掀起正面沖突,但不能回避的是,新一輪的市場重組即將開始。”一位快遞企業負責人向記者表示。
從一線城市開始布局
“聯邦快遞已經注意到國家郵政局網站上的信息。”昨天,聯邦快遞企業傳訊部有關人士在向南都表示,他們將繼續與政府機構保持緊密溝通與合作,同時照常開展業務。
雖然牌照到手之前聯邦快遞和U P S出言謹慎,但南都記者獲悉,聯邦快遞和U P S的中國公司將分別以北京順義區和廣州白云區為基地,經營除信件外的國內快遞業務。聯邦快遞申請在上海、深圳、廣州、杭州、天津、大連、鄭州、成都等8個城市開展國內快遞業務,而U P S則只是在上海、深圳、廣州、天津和西安五地經營國內快遞業務。
“對于這些國外快遞公司來說,他們的計劃是長期的,從聯邦快遞和U P S首批布局的城市不難看出,其戰略布局是先從一線城市開始,再到二三線。”中國快遞咨詢網首席顧問徐勇表示。
“聯邦快遞之前依靠收購在華合資伙伴大田快遞的網絡已經介入國內快遞業務,而U P S早年曾盯上深圳D D S快遞,目前國內快件是針對部分既有國際派送需求、也有中國國內快件需求的簽約客戶。”上述快遞企業負責人表示,雖然兩家外資國內業務相對于本土企業來說占比還小,但其在主要一線城市的網絡部署已然準備就緒,“一旦牌照到手,他們能很快密集滲透。”
這不能不讓本土企業捏一把汗。記者留意到,國內快遞企業目前雖占據絕對優勢,但其基礎薄弱。據國家郵政局5月25日發布的2011年郵政行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目前,國有、民營、外資快遞企業業務量市場份額分別為29.4%、67.6%和3.0%,但業務收入市場份額卻分別為35.8 %、49.4 %和14.8%。即便正在沖刺上市的中郵速遞其2011年營業利潤率也僅為4.71%,整個行業運營效率不高。
兩大陣營“明松暗緊”
不過,“聯邦快遞和U PS首先其網絡覆蓋面不夠,目前只是布局到數個一線城市,如要布局到三四年時間,可能還需要1-2年時間。”徐勇認為,短期內,外資快遞企業還不會對本土企業造成很大的威脅。
順豐高層對此也有相同看法。他們的依據是,2011年,中國國內異地快遞、國際及港澳臺快遞、同城快遞業務收入分別占全部快遞收入的58 .8%、24 .4%和8 .7%;業務量分別占全部快遞業務量的74.2%、3.5%和22.3%。其中,占比業務最大的是國內異地快遞和同城快遞。“聯邦快遞和U PS布網不完善,可進入的國內異地快遞市場有限,還需要1-2年的部署;而同城快遞由于深陷價格戰,盈利能入太低,這兩家企業未必有實力滲透進去。”
此外,中國交通運輸協會快運分會副秘書長劉建新也認為,目前“四通一達”的贏利點主要來自網購和電子商務的物流需求,由于中國消費者對網購快遞價格相當敏感,其快遞價格實際上非常低,因此并不太可能成為聯邦快遞和U PS的直接競爭對手。
“中國國內快遞業務市場空間巨大,但也格局混亂。”廣東一家本土快遞企業負責人表示,要快速實現布網,聯邦快遞和U PS或者自建,或者采用收購。但現在國內大部分快遞企業都是特許加盟制,收購整合相對較難,之前D H L轉讓三家本土公司退出國內市場就可窺見一斑。而如果要自己布網,人才、時間都是挑戰兩家跨國企業忍耐力的節點。因為據業內爆料,聯邦快遞和U PS在中國的快遞業務雖然經營多年,但一直處于虧損狀態,尤其是聯邦快遞。
南都記者多方面了解獲悉,對于聯邦快遞和U PS涉水國內快遞市場,無論是外資陣營還是本土陣營雙方都并非表面的淡定,而是采取“明松暗緊”策略。“聯邦快遞和U P S其實一直都在研究順豐模式。”一位了解內情的人士告訴記者,而順豐也從四大國際快遞公司陸續挖走了不少實干型的人才,雙方并非沒有準備。
雖然新一輪的市場整合不可避免,但徐勇認為,從長期來看,卻能給國內快遞企業帶來管理和運營的經驗。而且就目前來說,本土快遞公司其實還占有優勢。
推薦閱讀
管理弱、用工難、融資難成三大“攔路虎” 據業內人士透露,全國流通工作會議將于近日召開,屆時有望出臺深化流通體制改革、加快流通產業發展的相關文件。 受此影響,近期資本市場物流板塊表現非常活躍。市場容量不斷>>>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geekbao.cn/a/wuliu/20120530/64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