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Web編輯推薦:歷經2年從無到有遍地開花的爆發式增長,國內團購網站數量火速攀升至2011年高峰時的逾5000家,居世界首位,團購年消費金額也首度跨越100億元大關。然而,當人們驚異于團購網站的火箭般上升勢頭之際,團購業內部存在的“四處燒錢”以及“貼錢沖數據”等種種怪狀讓一直奔騰的團購業一步步步入了嚴冬。
團購業如今面臨的經營困境其實是每一個新生業態在發展成長中都會遇到的。從大的方面來看,總體上100多億元的消費金額和5%的利潤率,要想讓現在3000多家團購網站活得很滋潤是不可能的。因此,團購網站的洗牌還將繼續,部分經營不善、資金短缺的團購網站仍將難以擺脫陸續被迫倒閉的結局,而要想在團購網站新一輪洗牌中存活下來,探索新的團購模式那是必須的。
從國內外商業業態的發展慣例來看,任何一種新的商業業態要想得到消費者的認可,要想從競爭慘烈的商戰中殺出一條生存的活路,首先必須得到消費者的認可。從購買物美價廉的商品角度看來,團購這種模式是能夠得到消費者認可的,否則也不會有100多億元的年消費額。但是就如同一個深愛團購的粉絲所言:“有時候,團購網站提供的服務或者商品我們并沒有太大的需求,而真正想要購買的東西卻找不到團購的渠道。如果團購方式可以逆轉過來,由消費者根據需求來申請商家舉辦活動就好了。”由此看來,不是消費者不參與團購,而是沒有喜歡的商品或服務促使消費者參加團購。這實際上是給現在苦于經營的團購網站提了個醒,要想探索新的團購模式,完全可以跳出過去團購的框框條條,從團購網站四處邀請商家參與團購活動,改為消費者可以團購網站為平臺,對自己需要的商品、服務和優惠額度進行登記,然后各提供商品的商家針對這筆團購需求提出自己的方案,用戶可在眾多方案中選擇最為合適的進行團購,這種“按圖索驥”式的團購活動由于其在活動早期便聚集了較多的消費者,自然可以得到商家的認可,達到團購網站、參與團購活動的商家以及消費者“共贏”的效果。
原文鏈接:《分析稱團購將從商家導向轉為消費者導向》
推薦閱讀
南都訊 記者朱利輝 通訊員李文 帶家人去消費團購的美容券被拒,商家搬出解釋權歸本店做擋箭牌。昨天,禪城區工商局公布2011年典型消費案例,團購、秒殺等近幾年時興的生活方式,往往隱藏著陷阱,消費者應提高警惕。 >>>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分析稱團購將從商家導向轉為消費者導向
地址:http://www.geekbao.cn/a/tuangou/20120307/377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