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朋友給我推薦許巍的一首新歌《生活不止眼前的茍且》,高曉松的詞曲,聽說這首歌剛一上線,就刷屏了朋友圈,很多都說這是鼓勵年輕人的精神雞湯,將那種困難是暫時的,未來是光明的情懷娓娓道來,它可能虛而無用,卻能給都市中迷茫奔波的年輕人提供些許情感和心靈的慰藉。然而現在正處于低潮期的P2P行業也需要這種情懷的鼓勵和支持,同樣作為年輕人普遍關注的P2P理財據說也要遭遇茍且啦,因為新一輪的降息潮來了,那么P2P理財要不要在乎眼前的茍且呢?
P2P理財收益降低已經不是第一次了,從2015年1月15.81%,到2016年1月的12.18%,短短一年時間,網貸行業綜合收益率下降了363個基點(1個基點=0.01%)。并據網貸之家最新數據顯示,2016年2月網貸行業綜合收益率僅為11.86%,環比又下降了32個基點(1個基點=0.01%)。此次眾多P2P網貸平臺降息起因是央行自3月1日起的降準。央行的連續降準降息造成寬松的貨幣市場環境,資金面整體較為寬松的背景下推動P2P網貸綜合收益率持續的下行。
P2P理財的茍且
P2P降息其實跟當前實體經濟不景氣的大環境是分不開的,在央行多次降息降準之后,貨幣環境持續寬松,社會融資成本已經走入下降通道,因此2016年網貸行業綜合收益率或會繼續下行,茍且是大環境的發展需要。為了保持穩健的成長性,P2P平臺需要逐步開拓風險較低的資產,這樣的資產帶來的融資成本也不會太高,自然會對應投資人端較低收益率,所以茍且是為了更安全的理財;另一方面行業整體優質資產端獲取難的現狀,不少平臺都有投資人資金站崗現象。在這樣的趨勢下,適當調整收益率,不僅能促進行業的良性發展,同時也有利于降低借款人的融資成本,更好地發揮普惠金融的作用,茍且也是為了普惠大眾。
P2P理財的詩和遠方
雖然目前P2P行業的理財收益平均只有12%左右,甚至有些站崗情況嚴重的大平臺,理財收益不足8%,但是從長遠角度來看P2P理財仍然是較高收益的理財產品。因為相比于銀行存款和理財產品,以及大名鼎鼎的余額寶等貨幣基金類理財產品來說,還是有兩到三倍優勢的,相比其他高收益理財產品,仍然是低門檻低風險傻瓜式操作的理財神器,畢竟高收益意味著高風險,P2P理財告別高息是行業規范發展的需要。P2P理財的詩和遠方就是兩會仍然會繼續力挺互金的信號,還有不斷監管規范的行業發展現狀。
P2P平臺一直都在宣傳普惠金融,但是很多投資人可能連普惠金融是什么都不知道。每一位P2P投資人的理財收益都是另外一位借貸人所支付的利息,行業想要良性發展滿足每一位借貸人的需求,就需要去降低他們的借貸成本,讓更多的人可以貸的起還得起,這是普惠金融的真諦,踐行普惠金融,投資人需要接受這種眼前的茍且。
推薦閱讀
3月22日下午,博鰲亞洲論壇2016年新聞發布會暨博鰲亞洲論壇學術發布會舉行。>>>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P2P行業如何應對眼前的茍且
地址:http://www.geekbao.cn/a/shuju/2995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