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悅動 無故自燃誰來賠?
自2010年下半年起,車人網陸續接到有關車輛自燃的投訴,當中以伊蘭特-悅動自燃最為突出,個別車主購買僅兩個月的新車竟無故自燃。
據車主反映,悅動自燃有發生在車輛正常行駛中的,也有停放在小區內無故自燃的。起火點大多是在車輛引擎蓋,由內向外竄出火焰。根據消防部門出具的火災事故認定書顯示,自燃事故排除人為縱火因素,車體附近無可燃易燃物,車體內無可燃易燃物等。對此,廠家卻以“火災原因不明”為由拒絕賠償。
汽車自燃猛于虎,一旦發生,對車主而言損失很大,一部新車在幾分鐘之內,就可以變成一文不值的廢鐵。對于廠家的推諉,車主表示難以接受。
2、賽拉圖 深陷變速箱“異響門”
2010年,車人網不斷接到賽拉圖車主反映變速箱異響問題,不少車輛在磨合期就出現這種問題。很多車主對剛買來的新車就出現問題,表示非常反感和無奈。
據車主反映,掛前進檔給油行駛時,一檔至五檔都有“啪啪”響聲,只有掛入空擋時聲音才會消失。部分車輛經過屢次維修或更換變速箱后,異響問題依然沒有得到解決,
4S店表示這是正,F象,無法消除。
雖然廠家回復稱異響聲是在正常范圍內,但該問題已再不是個案,而是涉及到大批車主的問題。這需要廠家對已經造成影響的問題適時解決。
3、新君威 發動機爆震很煩
2010年,車人網陸續收到新君威車主投訴發動機爆震的問題。據車主反映,車輛在行駛幾百或幾千公里時發動機發出異響,根據不同車主描述有“嗡嗡”、“噠噠噠”、“嘎啦啦”等聲音,后經4S店檢查確認是發動機爆震問題。
廠家及4S店的說法通常有兩種,第一種說法為“這種聲音正常,請放心使用”,第二種說法為“油品問題”導致積碳,處理方法是清理發動機積碳,解決發動機當前爆震的問題,然后刷ECU,更新發動機點火控制程序。部分車主表示,發動機在刷ECU后動力性能降低,油耗增大,或是在按4S店的要求更換97號汽油及加燃燒促進劑后,依然沒有徹底解決問題。
車主的要求是更換發動機并徹底解決問題,保證放心用車。
4、?怂 程序升級抬高油耗
自2010年上半年起,車人網陸續接到?怂管囍鞣从耻囕v低速熄火的投訴,廠家召回進行電腦升級后,車輛又開始出現發動機轉速升高、油耗增加等問題。
據車主反映,車輛在召回之前的每百公里油耗平均為8-10個油。有些未出現車輛低速熄火問題的車主,為了使用安全著想,也去進行了行車電腦升級,但升級后的車輛出現可發動機聲音增大,冷車啟動時轉速高、給油不加速、松油不減速等隱患。
車主的要求是將車輛恢復到以前的正常狀態。
5、V3菱悅 變速箱異響修不好
自2010年下半年,車人網陸續接到V3菱悅車主反映自己的車輛變速器有異響的投訴。據車主描述,白天時速60公里時聽到“嗚嗚”聲,晚上較安靜時無論什么檔位都能聽到相同的“嗚嗚”聲,個別車主在提車十幾天后就出現此問題。
據車主反映,4S店通常的處理方法是對變速器進行調整,也有維修人員在變速器位置加了鐵器配重塊,目的在于改變異響頻率。但4S店對變速器調整后,并沒有解決問題,變速器異響依然存在。加鐵器配重塊的辦法也治標不治本,異響同樣沒有得到解決。
對此,車主要求更換變速器或召回所有存在該問題的車型,徹底解決異響問題。
6、驪威 變速器異響乃通病
自2010年3月起,車人網陸續接到驪威車主反映車輛變速器有異響的投訴。其中,個別車主在提車一周內就出現變速器異響,有時踩下離合器會消失,但松開離合器后又開始響,有時在怠速狀態下也會發出異響,在時速60-70公里行駛時異響刺耳。
據車主反映,到4S店進行檢查時,通常被告知變速器異響是車輛的通病,只是有的車聲音大,有的車聲音小,或以正,F象為由不做任何處理。也有4S店對變速器進行拆解維修或直接更換。
車主投訴說,變速器異響竟被4S店說成正,F象,這種說法是不能接受的。而通過變速器拆解維修或直接更換的方法處理后,新車行駛不久就會再次出現異響,而4S店卻稱不保證修好,并拒絕書面承諾。
車主要求消除變速器異響,如果更換變速器依然不能解決,那么只有退車。
7、新賽歐 倒檔掛不上真鬧心
在2010年初,車人網開始接到新賽歐倒檔掛不上的投訴,其中剛買的新車沒開幾天就出現問題的投訴不在少數。
據車主反映,在掛倒檔時,變速箱故障燈亮,顯示檔位一直都是空檔,而不是倒車檔,部分車主還因此發生了刮蹭事故,所幸人身安全無礙。4S店檢查后稱是電腦程序問題,處理方式多為重裝系統、即刷程序,還有的車輛更換了EMT倒檔控制的電磁閥。部分車主表示刷幾次程序后問題得到解決,也有車主表示問題至今未徹底解決。新車出現問題,而且開車時間大多用在往返4S店維修的路上,實在鬧心。
推薦閱讀
昨天,中消協聯合國家發改委價格監督檢查司宣布在大型連鎖超市、家用電器維修服務等四大領域推行明碼實價。國家發改委價格監督檢查司近期還將推出商品房明碼實價管理規定,商品房將實行一套一標價,其標價不得超過申>>>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geekbao.cn/a/kandian/20110317/5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