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這些年,中國企業中風光的除了房地產大鱷就是互聯網巨頭,人們記住的是馬云、李彥宏、劉強東,雷軍。格力能上頭條是因為董明珠和雷軍打過賭,而美的、海爾、海信這些以前曾經風光無限的家電企業仿佛被遺忘了。
在人們的印象中,格力、美的都是造空調的,海爾是做冰箱的,海信是做電視的。它們和互聯網似乎都很遙遠,和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更是毫無關系。
近日,筆者應邀到海信的研發中心參觀,卻發現了一個意料之外的創新海信。
沉默的創新者
在人們的傳統印象中,海信就是海信電視和白色家電,雖然海信有海信、容聲、科龍三個品牌,但是這些都是家電產品。通訊方面,海信的手機相比小米、華為也顯得聲勢不足。
然而,在傳統印象之外,海信卻悄悄地發力創新。在商用領域,海信不斷把新科技與應用結合,在多個領域發展出新產品,占領商用市場,取得了非常好的效益。
海信的優勢產業是電視等多媒體設備,而醫院使用的醫療診斷系統同樣需要良好的顯示設備,于是海信進軍醫療顯示市場,做出高亮度,高灰階,可以查看醫學影像的顯示設備,占領醫療市場。
3D掃描顯示在工業上應用廣泛,而海信把3D成型掃描與醫學結合起來,通過掃描對病人的人體內部器官血管立體成像,協助醫生模擬手術,確定手術方案。
使用海信的醫療輔助系統,醫生甚至能在手術進行中,通過手勢在空中控制3D人體圖像旋轉,實時指導手術進行,減少人體損傷。通過這個技術,上海復旦大學附屬醫院成功分離了一對連體嬰兒。
在商用領域,海信的POS機,收款機已經占據巨大市場。
在光通信領域,海信自己研發芯片,寬帶光模組產品全國第一,世界第五。
在智能交通領域,海信也做到了行業第一。
在云計算和大數據領域,海信建立了云計算中心方案,供政府部門使用。
通過這些商用領域的創新,海信開拓出來一個家電之外的龐大市場。
2016年,海信集團B2B的營收已經占到了26.28%。而利潤則占到了38.69%,在家電之外,海信已經儼然是一個商用領域的巨頭,這種布局堪比西門子。而外界對此所知不多,海信看似沉默,但是卻在腳踏實地的積極創新。
科幻級的海信智能交通
在海信的眾多商用領域中,智能交通最為引人矚目。海信的智能交通連續八年全國排名第一。在全國最大的39個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中,有28個用了海信的智能交通系統。
而海信的智能交通系統的研發水平,已經達到科幻電影的級別。
在城市的主要道路上,海信的智能交通系統每隔一定距離就埋下一個地磁感應器,實時感知車輛經過引發的地磁變化,統計車流量。
因為車的大小形狀引發的地磁變化不同,海信通過波形分析,可有效識別車輛,從而根據車流量數據來調整算法,進行信號機紅綠燈調整與配時優化,最大限度提升城市道路利用率,降低城市擁堵。
通過遍布城市攝像頭和高效的數據庫檢索,只要違章車輛掛著車牌在行駛,這套系統就可以在幾秒鐘之內鎖定車輛。同時,這套系統還可以優化調整信號,把違章車輛控制在最近的紅燈路口,以便于警方盤查抓捕。
在人行道路口,利用(紅外熱成像檢測器)可以實時識別人群數量,優化人行橫道信號。
我們習慣于討論百度的深度學習,人臉識別,討論阿里的云計算,智慧城市。而海信則是把這些高技術直接做成成熟的方案產品賣給有需求的部門。
未來,按照國家一路一帶的規劃,海信還將把智能交通技術出售給東南亞國家,非洲國家,中國企業將主導未來全世界智能交通的標準。
海信的啟示
傳統上,我們總是認為創新的高科技在互聯網企業手中,我們為谷歌的無人駕駛探索鼓掌,驚嘆于BAT,京東的各種炫目技術。
而當我們看到海信科幻級別的智能交通之后,卻有了一種顛覆的感覺。
百度的人工智能世界一流,人臉識別,語音語義識別達到高水平,甚至成為了MIT評選的世界十大科技突破。
然而,百度人工智能的產業化一直到今年陸奇到來后才開始有所動作。
海信這種企業沒有吳恩達這種世界頂尖的人工智能科學家,但是海信扎扎實實,把成熟的技術做成解決方案,把軟件與硬件結合起來,做成看得見摸得著的產品。把實驗室的技術做成扎扎實實的商用解決方案,海信的科技可以抵抗各種意外情況,可以通過各種安全性可靠性測試,可以給客戶帶來立竿見影的效益。
也許,比某些技術競賽海信并不會領先,但是海信的做法扎扎實實的改變了我們的城市,改變了我們的生活。
在這個過程中,海信采集到了寶貴的大數據,為未來的各種應用獲取了基礎數據。
而智能交通僅僅是海信的智慧城市規劃的一部分,智能交通的這種科幻級表現,還會應用到物業管理(海信智慧樓宇),公共安全、綜合管廊(下水道也通過智能技術管理起來)、智慧醫療、智慧社區……。
幾乎所有涉及公共管理的領域,海信都可以提供智能化的軟硬件一體方案來解決。在這個過程中,用戶的管理效率大大提升,海信獲得了豐厚的經濟回報,而更重要的是海信獲得了一個包含城市方方面面信息的大數據,對這個大數據挖掘,將會是一座地地道道的金礦。
伴隨著海信智慧城市普及,海信的大數據也會覆蓋的越來越廣,這些數據所蘊含的想象空間太巨大了。
馬云說未來的資源是數據,而未來真正的大數據擁有者或許不是今天的互聯網企業,而是海信這種能夠提供解決方案,把產品覆蓋到全世界公共管理領域的企業,這個未來對人們的認知會是顛覆性的。
蘋果成立時是一家電腦公司,如今是世界領先的科技巨頭。
海信前身——青島電視機廠與蘋果公司成立的時間之差幾年,海信的未來會是什么呢?我們拭目以待。
推薦閱讀
DoNews 10月26日消息(記者 向密) 樂視網晚間發布公告稱,截止目前并未就引入新的投資人事項和任何機構或個人達成實質性進展。 日前,有消息稱兩家中國知名地產商&m>>>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不僅是家電,創新海信發力智慧交通
地址:http://www.geekbao.cn/a/guandian/yejie/3046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