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的云計算,火的一塌糊涂;2017年各大云服務商的財報非常給力。但是,就總體趨勢而言,我國云計算的發展仍處于起始階段,尚未充分享受到真正的市場紅利。
目前云計算產業正在釋放巨大紅利,其應用范圍已經從游戲、電商、社交等互聯網行業向制造、政府、金融、交通、醫療健康等傳統行業轉變、滲透和融合,逐步促進傳統行業的轉型升級。云計算被越來越多企業認可,他們迫切需要采用云計算來增強競爭力。云計算的市場正在從一開始為中小公司提供網站運行基礎設施的簡單途徑向穩定、強大并且快速計算能力的有效途徑轉變。

時至當下,全球云計算市場將迎來真正的爆發期。隨著政策層面的推動和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的發展,云計算成為等同于水電煤之于人類一樣的IT基礎設施之路正疾速蔓延中。
為什么說私有云更契合企業需求
近日,由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的《中國私有云發展調查報告(2017年)》顯示:在已經采用私有云的企業中,58.3%的企業計劃未來會加大對私有云的投入力度,近20%的企業表示,對私有云的投入增長在50%以上。
私有云的機會真的來了!作為云計算領域不可或缺的角色,私有云在中國歷經10余年的發展,已經成為企業IT能力建設的重要方式之一。從最初的質疑觀望到產品技術的不斷提升和注重用戶體驗,中國的互聯網企業已經邁過私有云的試水期。
然而,由于私有云的構建和維護成本相對較昂貴,且花費的周期太長,云服務商們審時度勢的推出了混合云。混合云其實并非一種技術范疇上的云構建方式,而是一個概念化的產物。其目的是企業把不敏感的數據或業務放置于在公有云上,核心業務及保密數據資料則繼續部署在私有云上,由公司自主維護,這樣以最小的代價、最低的風險來推進企業的業務增長,實現自主可控的信息化轉型之路。

因此,很多人認為,在云計算發展的道路上,混合云將會最終到達正確目的地。曾經有著美好愿景的私有云似乎要退出云計算的舞臺。但事實上,公有云與私有云之間的網絡連接頻繁出現問題,導致難以實現理想的混合云環境,這種做法不但節省不了多少成本,還會帶來不少風險和麻煩。
從企業方面來說,中國企業要滿足監管機構的要求,就必須按照行業規范和政府要求來建設自己的IT裝備,但公有云提供的標準架構和服務,很難按照要求定制開發;況且,由于公有云架構的技術特點,無論采用何種技術、怎樣保護數據安全,都無法與私有云相比。技術方面,隨著近年來國內云服務商在私有云構建層不斷加大的研發力度,私有云的技術應用障礙已經基本消除;價格方面,私有云與公有云之間的價格差異逐漸縮小。
基于以上,私有云架構優勢更加契合中國企業需求,從目前看來,在國內市場,私有云將擁有更多的市場機會。有望加速引爆市場。
私有云市場異軍突起
《中國私有云發展調查報告(2017年)》還顯示,2016年中國私有云市場規模達到344.8億元,相比2015年增長25.1%。預計2020年市場規模將達到762.4億元。在接受調查的企業中,近一半企業已經使用云計算,其中使用公有云的企業比例最高,其次是私有云和混合云。

雖然目前市場上占主流的云服務商依然是公有云企業,比如亞馬遜AWS、微軟Azure、阿里云,和以快云、Ucloud為代表的本土“新貴”。對中小型企業和創業型公司來說,公有云提供了彈性可擴展的計算、存儲和網絡資源,讓它們能夠專注于企業核心業務。但如果從市場大環境著手分析,私有云市場的異軍突起或許并非“意外”。盡管國際企業已登陸中國市場數十年,也有豐富的服務中國用戶的經驗,但本質上它們并未滿足中國私有云市場的核心需求。
云計算在某種程度是一個新興領域,它的很多問題雖然可以被傳統IT技術所解決,但效率、成本又會帶來新問題。跨國企業目前仍然將注意力集中在如何用傳統硬件產品和基本的虛擬化軟件構建私有云上,但很多中國本土企業已轉變了這種思路,正完全基于云計算新需求進行產品研發,再形成私有云解決方案。而私有云本質上又是一個需要滿足個性化需求的IT系統,但大多跨國公司僅是將其全球戰略直接應用于中國市場,缺乏“接地氣”的產品、解決方案和定價方面的本地化戰略,一些私有云解決方案的海外供應商網站甚至連中文介紹文字都沒有,更不用提專門的管理運維團隊了,而阿里云、華為、快云等本土企業不僅有研發“接地氣”產品的實力,也有服務本土客戶的豐富經驗和專業團隊。
特別是背靠服務器托管商的云服務商,在國內的私有云行業中處于“優質賣家”的地位。以快云為例,依托景安網絡在IDC行業的出眾優勢,無論客戶使用公有云還是私有云,都可為其提供更加方便、優質的一站式解決方案;同時我們可以從這些年來云服務商的產品目錄中發現,他們中很多都開始以云計算、大數據為關鍵字準備了各種配置的服務器、存儲和網絡設備等,快云公司就據此推出了類似OpenRack的一體化機柜、計算存儲一體的超融合架構解決方案等。

一體化機柜實圖(景安公司提供)
哪些情況適合用私有云
據權威機構對2018年云計算應用的調研,40%的受訪者表示企業中80%的應用將要放在私有云上,16%的受訪者表示,企業60%的應用將放于私有云,可見,私有云頗受青睞。
那么究竟哪些場景更適合使用私有云呢?
A. 如果私有云比公共云服務成本更低,則使用私有云服務
B. 如果為實現合規要求、應用程序要求嚴格控制或風險容忍度較低,則使用私有云服務
C. 如果企業關鍵應用程序要求較高的敏捷性和發布頻率,則使用私有云服務
D. 如果對應用性能和SLA的要求較高,則使用私有云服務
E. 如果IT系統是核心業務,則建議使用私有云,以獲取更大的創造力
推薦閱讀
不想火的主播不叫主播。但是很多視吧上大部分主播還屬于沉寂狀態,為什么差不多的方式,為什么有的主播可以身價千萬,有的主播一直默默無聞呢? 近兩年,隨著網絡技>>>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2017是私有云的終點,還是拐點?
地址:http://www.geekbao.cn/a/guandian/yejie/303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