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近日關于我國“小區拆墻”一事,現在鬧的地球人應該都知道了吧!事關7.5億中國城鎮常住居民,這可不是件小事件。且不說“小區拆墻”到底該不該?作為互聯網金融從業者,小編知道,此次如果拆的不是小區的圍墻,而是互聯網金融平臺的“墻”,本人會多次點贊。
2月21日晚,國務院公布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提出我國要推廣街區制,原則上不再建設封閉住宅小區,已建成的住宅小區和單位大院要逐步打開,實現內部道路公共化。對于此事,有人拍手贊成,有人強烈反對。
贊成的一方理由大致歸結為,可以緩解交通壓力對治擁堵,方便社區交流,增強社區活力,提升居住體驗。反對的一方理由大致歸結為如何保障小區安全?是否違反物權法?道路如何補償?物業管理是否取消?總之,小區拆墻,利弊各有,如果非要小編說句,小編認為關鍵問題不在于墻該不該拆,而主要看我國城市文明、社會治安、以及后續完善措施是否能夠達到實行街區制的標準,切不可一哄而上大搞“拆墻運動”,拆了東墻又補西墻。
小區的墻指圍墻,圍墻拆起來有難度,那互聯網金融平臺的“墻”又是哪類“墻”呢?可以拆了嗎?
我們先來看下,互聯網金融的“墻”有哪些?平臺數據、股東信息、財務狀況、重大事項報告、平臺運營模式、技術現狀等,這些都屬于互聯網金融平臺“墻”的范疇。當然事關技術安全的“防火墻”可不能算作內哦!
這些“墻”是否可以拆掉?小編認為,互聯網金融的墻不同于小區的墻,首先它不涉及物權法,不會對用戶的權益造成傷害,也不會對行業帶來不良影響,更不會對國家經濟造成損失,是可以拆掉的!
國內AAA級信用平臺安心貸負責人對此也表示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拆掉互聯網金融平臺的這些“墻”,用專業一點的語言來講,其實就是國家監管層要求的“平臺透明化”。一個足夠透明的平臺,更容易讓用戶了解到真實的自己,也更能取得投資用戶的信賴。中國有句老話,人無信不立,互聯網金融平臺要讓用戶足夠信你,就得坦誠相待,要坦誠,平臺透明化必不可少。
因此上,“拆墻”對于互聯網金融平臺來說,只要平臺合規,不怕“拆墻”。互聯網金融平臺“拆墻”,最終能夠威懾住的,以及持反對意見的,無非是那些企圖還能繼續渾水摸魚的偽平臺,對真正做事的平臺而言,那都是坦蕩蕩的舉措。
對投資人來說,也是非常贊成互聯網金融平臺“拆墻”的。孫子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用到投資人的理財布局上非常恰當,聰敏的投資人也都懂這個。特別是監管趨嚴,投資人變得愈發理性的今天,如果你的平臺不夠透明,怎么讓投資人知彼呢?不知彼,畢竟做P2P理財,大伙都是拿著真金白銀來投靠的,誰敢在信息封閉嚴實,滴風不透的平臺里碰運氣呢。
2016年,可以說是互聯網金融真正的“監管元年”,要想在行業里混好的,請拿出點誠意,讓你的平臺更加透明,把該拆的“墻”拆掉!
推薦閱讀
能讓銀行彎腰不容易,能讓五大商業銀行送“免費”禮包更不容易。>>>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互聯網金融平臺“拆墻”是時候了!
地址:http://www.geekbao.cn/a/guandian/yejie/299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