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理財(我們這里討論的都是P2P網絡借貸平臺),自從2007年進入中國發展至今,全國已經有千余家P2P機構,這一理財方式已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熟知。2013年5月,美國的P2P平臺Lending Club獲谷歌等投資1.25億美元,估值達15.5億美元,并準備IPO。國內央行成立研究小組對全國平臺進行摸底調研,P2P被大家公認為未來互聯網金融業的發展方向。同時,2013年4月份以來,接連發生了兩家網貸平臺因為經營不善而倒閉的事件(眾貸網、城鄉貸),這也是網貸行業首次爆發因經營不善而平臺倒閉的風險事件。一些業內人士預計,網貸平臺倒閉潮或將于明年爆發。
這一熱一亂,使得“防止P2P的異化”、“P2P老兵張俊談互聯網金融熱潮:團購現象再現”等觀點格外引人注目,個人在躍躍欲試選擇國內的P2P平臺投資時也有些舉棋不定。國內大多的P2P模式與國外的模式,也就是P2P最初的樣子是有了諸多不同,甚至有些與P2P的本質有了差別。而要理解這種“異化”的合理與風險,我們可以先看看國外的P2P。
P2P(peer to peer lending)是指通過第三方平臺,借款人發放借款標,投資者進行競標向借款人放貸的行為。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普及,P2P網絡借貸平臺出現。2005年3月,他們創辦的全球第一家P2P網貸平臺Zopa在倫敦上線運營。在 Zopa網站上,投資者可列出金額、利率和想要借出款項的時間,而借款者則根據用途、金額搜索適合的貸款產品,Zopa則向借貸雙方收取一定的手續費,而非賺取利息。
隨后,P2P模式傳入美國,Prosper和Lending Club是美國境內兩大互聯網信貸平臺。目前,Lending Club早已超越了先發者Prosper,占據美國P2P借貸市場更大的市場份額。
Lending Club的業務模型與Zopa已經有些不同,但從本質上還是堅持了平臺的純粹性,即撮合的中介平臺,不吸儲,不放貸,不擔保等。在Lending Club的業務模型中,還包含幾個重要角色:Experian、Trans Union和Equifax三大征信局,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擔保的猶他州特許的實業銀行WebBank和二十世紀的九十年代誕生的、專門為中小投資者提供的量身訂做的一次性股票組合交易的股票經紀公司Foliofn。
其具體的流程是,借款人在Lending Club上提出借款申請,Lending Club從征信局獲取用戶的信用分數,按照其劃定的分數線,把高于分數線之上的借款人的借款請求公布在平臺上。這個過程中,Lending Club只做信息的呈現,具體的信息采集和評分都由第三方提供,以此保證信用分數及評級的公允性。這個過程中,第三方征信局通過提供數據獲取盈利。
出借人參考Lending Club上公布的借款人信用評分,按照自己的投資喜好選擇投資。但注意,在Lending Club上不是出借人直接把錢借給投資人,而是由WebBank貸款給借款人。WebBank再把債權出售給Lending Club,出借人再從Lending Club購買收益憑證。也就是通過這個過程,進行了非標準資產的有效證券化。這樣做的好處是,利用銀行信用以外的證券信用籌集資金,充分發展個人信用體系和提高社會閑散資金利用率,風險低、標準化和流動性高。
經過這樣一個過程,出借人成為Lending Club公司的無擔保債權人,也就是說當借款客戶發生違約時,Lending Club并不會對出借人給予補償,客戶將獨自承擔投資的全部損失。這就像在證券市場上買股票一樣,購買者盈虧自負。
但既然是債權關系,就需要有追討逾期債權的途徑。但顯然,網絡借貸的分散性、碎片化,由出借人個人去追討是不現實的。這時,Foliofn就可以發揮作用了。國外有完善的二級市場體系,專門從事低價收購呆、壞債權,再進行催收的債權交易機構,這樣一來,遇到壞賬的債權人可以將債權轉讓出去以降低自身的風險。Lending Club與Foliofn合作向用戶推出線上債權交易平臺。在這個平臺上出借人可以打折出售自己的逾期債權,專業的投資者通過分析和判斷之后,會選擇購買逾期債權,再利用收購壞賬來盈利。
Lending Club集合的這三個環節實現了第三方信用評估、非標準化資產的有效證券化和逾期債權轉讓,將Lending Club的借貸雙方對接到資本市場體系中,保證了Lending Club作為P2P信息平臺的單純性,將平臺風險幾乎將為0,也大大降低了出借人的風險。其中,第三方信用評估是后面2個環節得以首先的基礎。而國內的P2P的異化,首當其中的原因就在于信用體系的差異上,它對P2P平臺的運行模式產生了決定性影響。
國內P2P平臺沒有來自第三方的信用評分,因為國內沒有具備公信力、商業化的征信機構。在美國個人征信機構的利潤有三分之一是來自直銷或數據庫營銷,個人征信系統已被廣泛運用到企業的營銷活動中。國內的全國性個人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只對各國有獨資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和城市商業銀行開通了聯網查詢。而像P2P貸款平臺,央行并未開放征信系統接口。對于國內的P2P平臺來說,沒有征信系統數據,平臺的線上數據又不足以作為借款人信用審核的依據,于是只能開展線下審貸環節等,也造成了目標客戶和風控體系的差別。
快鯉魚研報:P2P借貸公司Lending Club
P2P網貸在國內外的幾種典型模式公司
個人理財如何選擇P2P網貸平臺并防范風險?
推薦閱讀
Feedie:拍美食做慈善,從此以后,不動筷子先拍照再也不是90后的專利了!
面對美味佳肴,不動筷子,先拍照?從此以后,這再也不是90后的專利了!明星主廚MarioBatali聯合非營利機構TheLunchboxFund推出了Feedie應用,這是一個針對吃貨們推出>>>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國內的P2P借貸平臺為什么會異化?
地址:http://www.geekbao.cn/a/guandian/yejie/20130823/2846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