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芝加哥舉辦的ACM數據挖掘大會上,幾個從學術科研領域成功創業的企業家,分享了他們的感悟,如何讓關于數據科學的教育背景和技能,能夠實現效益最大化,他們中的一些人現在甚至是投資人。看看來自他們的建議吧:
創業之前,先在一個新創企業工作一段
Oren Etzioni建議,這樣做可以學到很多新創企業的運營方法。至少要跟創業家多多的溝通學習。
做好財務風險分析
從科研學術界轉行到企業界,自然會有很多財務上的風險。比如如果是獨立創業,那么會有可能得到巨額的回報,但是風險也很高。而加入一家成型的企業,風險就要小很多了,但是收益也不會很大。而加入一家新創企業就是上面兩者的混合。Etzioni認為,在完成轉行之前,要弄清這里的規則,并把這些要求寫進合同中。
你的創業項目要像止疼片,而不是維他命
這些創業者還分享了一些創業感悟。
比如Usama Fayyad,他本人也是投資人就表示:“我們投資的公司要像止疼片,而不是維他命。創業家要開發人們真正需要的東西。”
Carmel Ventures風投的Ron Bekkerman稱:“VC投資技術公司,但是并不關心技術。VC只關心公司是否能成為10億美元的公司。” Bekkerman之前是LinkedIn的數據科學家。
單獨創業不好
Usama Fayyad認為,還是和人聯合創業的好。因為一個人很容易對產品和戰略形成盲目的看法。一個技術的創始人就應該和一個商務型的人聯合,而且一定要都占公司股份。但是找到合適合伙人并不容易,Fayyad建議多跟投資人交流,他們會有很多資源。
做好準備把事做成
學術界和創業圈還是有很大的不同的。比如Claudia Perlich是在取得博士學位和在IBM做了研究工作之后,加入Media6Degress的,她現在都有些不適應。但是創業圈里沒人問很多問題,就是上手做。
高學位一定有助于創業嘛?NO
對于博士學位要更加謹慎一些。Decide.com的創立人Oren Etzioni表示:“通常來說,拿個博士學位并不意味著什么。” Etzioni本人是華盛頓大學的計算機教授,他平時并不鼓勵學生進入博士課程,除非你想當教授。他甚至認為有了碩士學位就有可能去掙大錢了,博士學位甚至會耽誤這個“錢途”。
Etzioni舉了一個例子,他以前有個學生是個很棒的程序員和黑客,Etzioni并不建議他進入博士課程。但是這個學生還是讀了博士,四年之后博士畢業加入了谷歌公司,事實上四年前就可以加入了。就是讀博士的4年時間,讓他錯過了谷歌上市前的巨額股票期權。
另外ChoozOn公司的聯合創始人Usama Fayyad表示:“80%到90%的論文題目完全沒有用。” Fayyad稱,并不是這些人不夠聰明,而是他們并不知道現實世界的問題。他的建議是:在業界工作幾年,如果你還想讀博士的話,再去也不遲,而且這樣做出的研究會更有意義。
雖然有博士學位的人找工作要比碩士容易很多,但是Media6Degrees的首席科學家Claudia Perlich認為,有業界工作經驗的人會更加受到歡迎。Perlich本人用了6年時間拿到博士學位,她并不后悔。
Via(gigaom) 譯/快鯉魚
推薦閱讀
Interaxon融資600萬美元:開發大腦監測產品Muse,或許僅憑意念就能控制設備!
可穿戴設備制造商Interaxon CEO ArielGarten今天在溫哥華舉行的GrowConference大會上宣布,他們獲得了600萬美元的A輪融資。除此之外,他們還在今天發布了一款名為Mus>>>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創業的6個建議:要做止疼片,而不是維他命
地址:http://www.geekbao.cn/a/guandian/yejie/20130816/283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