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說的是誰的死訊?你肯定懂的——本·拉登之死。
據了解,全球至少有兩個人通過Twitter在全球最早披露了拉登被擊斃的消息。一位是美國前國防部長唐納德·拉姆斯菲爾德的前參謀長凱斯·厄本,他在Twitter上說:“一位有聲望的人剛剛告訴我,他們干掉了奧薩馬·本·拉登。太棒了!”;另一位是巴基斯坦一位名叫索海伯·阿薩的IT顧問,他以“ReallyVirtual”的網名首先發布了拉登之死。據說,后者信息發布的時間更早些。
不管怎樣,微博在披露拉登死訊時一馬當先。微博已經多次見證許多重要消息的首發,例如美國民用飛機迫降哈德遜河事件,例如李開復宣布離開谷歌中國,例如前不久日本暴發特大地震等等。
未必很權威,但是很迅速——這就是微博發布信息的特點。
再看微博在議論拉登死訊方面的參與情況。Twitter發言人馬特·格雷弗斯表示:“在奧巴馬總統今晚發表演說,宣布本·拉登死訊的開頭和結尾,Twitter的流量上升至每秒超過4000條消息。”
這一數字雖然低于Twitter歷史上信息發布頻率最高的一次:日本大地震時的每秒6939條,但已經接近了的排名第二的那次:今年“超級碗”美式橄欖球冠軍總決賽時的每秒4064條。
在新浪微博上,我們更看到了170萬條相關的帖子。除了熱門話題榜外,新浪微博中還專門設置了相應的微博專題,其中有最新消息、微訪談、微博觀點及微博投票。毋庸置疑,微博等新媒體讓拉登之死成為了全世界注目的重大事件。
美國科技博客GigaOM刊文稱,拉登被擊斃的消息體現了微博時代新聞傳播的7種階段:異常興奮、質疑真假、求證消息、補充信息、調侃逗趣、號召集會及深度分析。
最初剛得知拉登死訊時,多數人通過微博表示震驚;然而由于覺得難以置信,故而通過微博表示懷疑;當看到越來越多轉發此事,就通過微博等求證;接著各種人的各路信息匯聚;然后很多人通過微博相互開玩笑;一部分人通過微博討論并號召進行集會慶祝;最后微博上出現各種深度分析。
輕松幽默是微博的風格之一,例如有條微博帖子很熱:“奧巴馬看了《讓子彈飛》后心生一計:向全世界宣布本·拉登宣布已被擊斃,那么真的本·拉登就是假的了”。
突發奇想是微博的特色之一,例如張泉靈在微博中說:“本拉登是怎么暴露的?原因是他藏身的價值100萬美元的房子,沒有申請電話和互聯網。只自己焚燒垃圾,而不是由清潔員收走。所以,請記住:不倒垃圾是致命的!”
“作業本”在微博更是巧妙串接:“卡塔爾半島電視臺于2011年5月2日16:30分播放了一則新聞,基地組織領導人本•拉登親自在新聞畫面中宣布:本•拉登已被美軍擊斃。隨后本•拉登來到卡塔爾廣播電臺接受了電話采訪并證實了自己的確已被美軍打死。最后,本•拉登將在今天下午17:00做客新浪微博微訪談,詳細闡述自己被擊斃的整個過程。”
思路很發散,討論很開放——這就是微博熱議事件時的特點。
推薦閱讀
攜程折扣均按酒店標牌價為基準計算,而實際上的網絡現付價以及前臺現付價都比標牌價要低,由此折算出的折扣價和實際價格相比,相差頗大。 攜程網昨日一共推出了107家酒店團購,包括28家馬上訂(團購下單時直接確定入>>>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微博成為最大死訊發布源泉
地址:http://www.geekbao.cn/a/guandian/yejie/20110507/6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