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盈利”已成為今年國內B2C電商的普遍目標之際,易迅CEO卜廣齊日前在接受信息時報記者采訪時卻明確表態,“三至五年內,不考慮盈利。”
易迅有意抬高門檻
到底是背靠騰訊所提供的資金和流量雙重優勢,還是易迅已經得到消費者的認知和口碑?上周五,易迅就高調對外發布了降價主動補償的“價格保護”服務,承諾自今年3·15開始,消費者在易迅上購買滿足相關規定的商品在24小時之內若出現價格下調,易迅將會把差價主動補償到消費者的賬戶。
此消息一出,不論在消費者或是業內人士中,都引發了高度關注。國內資深互聯網行業專家劉興亮認為,易迅這一招,抬高了電商價格門檻,“消費者高興,電商愁”。
電商“保價”落地難
價格保護服務本身,其實并不新鮮。據本報記者調查發現,在國內的B2C平臺中,不論是京東商城、當當網、國美在線還是新蛋中國,此前均已經推出價格保護服務的相關條款。
不過,上述電商網站的價格保護政策大多過于繁瑣,必須是消費者自己通過網頁、熱線電話提交申請,才能啟動價格保護服務的實施程序。復雜的操作環節令很多消費者望而卻步,沒能真正享受到電商平臺的這一福利。
易迅網運營總監潘彪介紹,易迅的降價補償方案,將會主動通知消費者購買的商品可以享受價保,并且通過系統自動將補償以積分的形式打到消費者賬戶上。正是由于推出的這種主動補償,易迅網每年將不得不為此貼補幾千萬元以上的成本。
而實際上,按照我國合同法的相關規定來看,消費者一旦完成支付就可被視為交易完成,企業并沒有補償義務。易迅網所推出的“主動”補償服務,可以說是中國電商在消費者權益保護方面所邁出的關鍵一步。
不考慮贏利意在破局
在易迅宣布推出主動價保服務之后,立即引發了消費者和業內人士的高度關注。
據本報記者了解,截止到14日,易迅CEO卜廣齊的相關微博已經被轉發近700條。有不少消費者在表達支持的同時,也對易迅的做法產生了少許質疑,認為易迅在賠本賺吆喝。劉興亮也認為,“電商價格戰、促銷這么頻繁,各家會互相比價調價,易迅這一招,消費者高興,電商愁”。
獨立電商觀察人士李成東則認為,這也符合易迅的發展邏輯,易迅網剛剛完成了歷史上一次最大規模的組織架構調整。易迅CEO卜廣齊在發給內部員工的一封信中表示:“從2012年起,行業競爭已經進入最后決賽階段。未來3年內,如果易迅不進入行業前三,那只能面臨被行業淘汰的命運。2013年是易迅網非常關鍵的一年,我們將沖擊和挑戰150億~200億的銷售目標”。對此,李成東認為,作為行業后進者,易迅正在建立與主要競爭對手京東、蘇寧的差異化優勢,這正是其破局之路。
業界人士稱,在經過過去幾年國內電商行業以價格戰為單一競爭手段的時代之后,電商行業的競爭正在向更多更廣的領域延伸,其中面向消費者的服務能力,或將成為未來決定勝負的重要手段。
推薦閱讀
(速途網專欄 作者:劉碩)2013年的垂直電商在行業高速增長的過程中,資源與市場不斷交錯出空隙,這些行業空隙被對電商有高度敏感的企業家所識別,通過營銷模式創新,進一步推動電商行業新的交錯機會出現。對于企業而言>>>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易迅看似提高門檻 實為破局之舉
地址:http://www.geekbao.cn/a/b2b/20130318/263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