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方觀點】
●易觀國際分析師陳壽送
吸引眼球透支未來
對各大平臺商而言,這種價格戰無論對流量還是銷量,結果是共贏的。此次電商大戰,對整體市場格局是沒有任何影響。對消費者來說,從表面看是在享受一場低價盛宴,但實際上促銷力度遠遠不會達到消費者預期,導致成交量也不會很高。并且消費者在頻繁價格戰中,提前預支了消費需求,也會造成下半年的價格戰效果會持續下降。
對品牌商和供應商來說,被動加入電商大戰,會整體損害它們的盈利能力;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也會讓它們對電商的銷售能力有一個更清晰的判斷。
●阿里巴巴的首席風險官邵曉峰
爭奪渠道的控制權
他們(京東商城和蘇寧易購)爭奪的根本不是電商,而是未來三年以后對后端供應商的控制權,這是他們想要的東西。如果簡單從電商角度看他們之間的價值之爭,會理解偏的,他們也不是傻子,為什么要花那么大價錢?誰最終控制了供應商的管理,控制了整個主要的渠道,在這個行業里才能做老大,這已經超越了做電商一般的思考。
●財經作家吳曉波
對家電零售價影響小
這次電商血戰與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的家電價格戰有三點不同:一、發動者為流通商而非制造商,因此只能帶來商業模式和消費習慣的改變,而不可能推動技術進步;二、因套利方式不同,風險資本比產業資本表現得更為野蠻;三、因制造業利潤和物流成本的剛性化,從長遠看,此次價格戰對家電零售價格的影響很可能微乎其微。
●中國電子商務協會政策法律委員會專家委員趙占領
電商大戰的三種結局
電商大戰不排除出現三種情況:第一、某些低價商品自始至終缺貨,下不了訂單,涉嫌虛假宣傳;第二、服務器癱瘓,以不可抗力為由不履行訂單;第三、只有少量庫存,卻接受大量訂單,然后以缺貨為由取消訂單,依據用戶協議,網站確認發貨合同才成立。
●上海交電家電行業協會秘書長韓建華
短期零毛利率有可能
京東等電商要在既有的市場里去擴大自己的份額,就不得不拿出影響力,今后可能還會有各種價格戰打響。
關于京東提出的 “零毛利率”一說,從理論上說,電商在某一階段做到“零毛利率”是有可能的。為爭奪市場,電商有可能會在一個階段里放棄利潤、加大投入。但畢竟目前實體連鎖店依然是主流,因此在電商壓低市場價的情況下,廠家們還得考慮到自己與連鎖家電巨頭的關系,因此多數廠家都選擇與電商進行“部分合作”。也就是說,很多廠家都只挑選部分機型與電商合作,通常線上平臺的型號相對要比實體門店更少。
晨報記者 苗夏麗 李欣欣 彭曉玲
推薦閱讀
“申請退款已經1個多月了,可現在這筆錢仍沒到賬。”昨天,市民王小姐向晨報熱線反映,她在1號店網購了一部手機,但因為不滿意而申請退貨,結果遲遲不見退款到賬。 王小姐是采取貨到付款的方式刷信用卡支付的,她希望>>>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電商價格火拼蔓延至實體店 噱頭遠大于實惠
地址:http://www.geekbao.cn/a/b2b/20120817/81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