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莓手機制造商Research in Motion(以下簡稱“RIM”)并不想步諾基亞的后塵。但它已經錯過了最佳救援時間,未來的命運已經不在自己手中。
7月10日的RIM股東大會上,CEO托斯滕·海因斯無可避免地受到了投資者的質疑,場面異常激烈。
6月RIM宣布摩根大通證券和加拿大皇家銀行資本市場的銀行家幫助其評估業務戰略,事后外界給出的“確診方案”出奇的統一:只有公司出售時才會聘請投行研究其戰略選擇,否則RIM將挺不過2013年的圣誕節。
這樣的結果并不出人意料,財報虧損已經成為慣性,投資人紛紛解套規避風險,管理層內斗不斷,大廈傾倒已成定局。號稱堅固穩定的RIM不禁自問:“到底哪里出了問題?”孰不知,在日新月異的高科技行業中,“穩定”早已不再是褒義詞。
RIM或許覺得很冤枉,自己從來沒有像諾基亞那樣橫行天下,也沒有像蘋果似的不可一世,低調到連奧巴馬拿著黑莓手機入主白宮時,RIM也只是笑而不語。但為什么現在最受傷的是自己。
技術篇
贏了開頭 輸了結果
RIM決定推遲黑莓10的發布。這又是一個傷害股價的決定,誰都知道黑莓是RIM最核心的業務。
這是RIM CEO海因斯上臺之后的一次大膽決定,新黑莓智能手機推出時間從2012年末延遲至2013年初,“如果我們明年初推出的新款手機質量很好的話,短暫的延誤不會造成嚴重影響。”RIM新任營銷主管弗蘭克·布說。
此話中有一個先決條件,“質量很好的手機”。來看一下2012年已經推出的終端,蘋果新一代iphone、三星GalaxysⅢ、HTC One X,再加上其他多如牛毛的品牌終端型號,排除市場份額和競爭力不談,至少“質量”一詞不會是任何手機終端企業新品宣傳頁里的關鍵詞。
“黑莓產品是因質量和穩定性見長,它也一直以此為傲,直到現在依舊如此。”業內人士分析。其在2001年“9·11”事件中及時傳遞災難現場的豐功偉績成了其陷入自我崇拜的開始。
1998年,黑莓950郵件終端設備推出,確切地說這并不是一款手機,而是一個具有收發E-mail功能的手持郵件終端,此產品一出世便獲得好評,RIM趁熱打鐵在1999年推出首部能通話的黑莓手機RIM 6230。
時間定格在1999年,黑莓當時的核心競爭力是:可以實現推郵件的功能;可以把軟件客戶端結合在移動電話、PDA及其他通信終端上;用戶可以通過其無線裝置安全地訪問電子郵件、企業數據、Web以及進行企業內部的語音通話。而那個時候,市場上還是以諾基亞的功能機為主,用戶對于手機的需求只停留在通話、短信、拍照和簡單游戲中。
黑莓成了那個時代頂尖科技的代名詞,最風光時其市值超過800億美元,控制著美國智能手機市場的半數份額。
“黑莓是由其他功能性終端轉做通信產品的,這一點與其他手機終端廠商有所不同。”易觀國際分析師郭洋說。這樣的定位注定黑莓將是一款小眾產品,商務人士、企業用戶紛紛對黑莓拋來橄欖枝。RIM內部對黑莓的用戶定位也是這樣:僅為政府和企業用戶提供擁有獨特加密技術的硬件產品。
小眾的黑莓依然沒有走出自我崇拜旋渦,而且陷得更深,這時外敵已經打到家門口。2007年,黑莓開始走下坡路,這一年蘋果iPhone問世,這標志著智能手機進入到觸摸屏時代,隨后三星、HTC、諾基亞、索愛紛紛跟進,而黑莓至今還是那標志性大鍵盤、小屏幕的造型。
“黑莓的外觀明顯過時,這是產品的大忌。” 西北大學教授、營銷專家馬元青說。事實上,至今RIM還沒有在公開場合認可觸屏智能手機,其更多的言論甚至集中在對蘋果外型的挖苦和不屑上。
傲慢換來的是自家人的“反水”。 數據顯示,2011年全年加拿大市場的黑莓智能手機發貨量為208萬部,低于iPhone手機285萬部的發貨量。而在2008年時加拿大的黑莓智能手機銷量卻是iPhone手機的5倍。短短5年時間,iPhone手機即攻破黑莓在加拿大的大本營。
其實,黑莓是把精準用戶定位做得最好的手機終端廠商,它甚至是早于蘋果,唯一具備高端產品基礎的手機企業,遺憾的是它忽視了創新與進步,由于用戶基數小,業績下滑異常明顯,死亡速度明顯快過用戶體量大的諾基亞。
戰略篇
保守式創新的代價
和諾基亞一樣,RIM并不想吃蘋果和安卓的剩飯,一場“面子”保衛戰開始了。
2011年,RIM公司通過30個國家的90家運營商推出基于其黑莓操作系統的147款智能手機系列新產品,希望扭轉市場份額持續下滑的局面。同年,RIM收購了總部設在渥太華的QNX Software Systems公司,用以幫助開發RIM新款手機產品線,提升與iPhone和Android手機叫板的實力,但結果均不盡如人意。
2011年三季度,安卓系統占據美國市場44%市場份額,iOS系統占據27%,而RIM僅占據19%。
RIM應該算是最早開始研發操作系統的公司。2007年,RIM原CEO貝爾斯利便提出公司要平臺化,鼓勵第三方開發者基于黑莓OS開發應用。2007年3月黑莓公布了SDK(Software Development Kit:軟件開發工具包)給開發者,這比Android和iOS分別早了8個月和1年。
不過郭洋認為,黑莓在硬件上的缺失和小眾直接影響到操作系統的發展。
“RIM試圖創造和建立自己的生態系統,一直以來,他們的想法看上去都未免太野心勃勃了。盡管這或許看上去很誘惑,讓他們可以獲得與其他玩家的明顯區分,但是RIM很可能會發現,現在要達到需要的規模非常困難,在整個轉型期,他們必須面對硬件利潤率為負的現實。”野村證券分析師杰弗里在一篇題為《RIM管理層重復對手策略錯誤》的報告當中寫道。
事實的確如此,一心想建立手機生態系統的RIM研發資金只有14億美元,這個數字只是蘋果、谷歌開發費用的零頭。
微軟和谷歌都給了RIM機會。現在它可以選擇轉投谷歌開發的Android或是微軟專有系統Windows Phone。“曾經考慮過,但我們還是放棄了改換系統的決定。”海因斯說。
放棄的原因同樣與面子有關。據了解,不管與谷歌還是微軟合作,RIM都必須堅持為自已收購的一套原本作為自動化娛樂系統嵌入操作系統開發的ONX系統重新打造一整套軟件和硬件系統。“RIM的想法是在任何一個操作系統中保留自己的影子,但這個軟件明顯已經沒有競爭力了。”郭洋說。
推薦閱讀
不知行蹤何處的吳長江,開始了凌厲的反擊。 7月12日,位于重慶南坪萬達艾美酒店五樓的多功能廳,雷士照明高管暨集團董事會成員見面會變成了一場劍拔弩張的對峙會。跟隨雷士照明創始人、前董事長吳長江多年的各地經銷>>>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RIM淪陷背后:保守式創新的代價
地址:http://www.geekbao.cn/a/43/20120715/759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