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傳志開始享受他期待的天倫之樂,但江湖上,會留下他的傳說。
12年前聯想分拆為神州數碼,柳向年輕人楊元慶、郭為交旗。那時就有人說柳傳志將離開前臺、走向幕后,留下傳奇,結果柳先后創立聯想投資、弘毅投資、融科置地等,開啟了更為輝煌的創業下半程。
6月18日,朱立南出任聯想控股總裁,柳傳志繼續任聯想控股董事長。業界預測:或許這一次柳傳志會逐漸隱退,不問江湖事,真的成為傳說。但聯想控股相關負責人否認:柳總仍將負責公司眾多及重要事情,與朱總只是分工不同。
期待柳傳志開啟創業第三程,或許強人所難,畢竟柳傳志已經68歲,不是40歲,也不是56歲。在柳傳志即將進入其人生第三階段時,鮮為人知的是他的第一階段:紅色家庭出身,意氣風發的少年歲月及中科院里郁悶的工作經歷。媒體對其報道大多語焉不詳,卻對他影響最大。
柳傳志父親柳谷書是“影響柳傳志一生最大的人”。其父1947年參加革命工作,長期在中國人民銀行總行工作,建國后作為金融系統奇缺的專業人才,備受重用。退休后,63歲的柳谷書還創辦香港中國專利代理公司、參加創建北京柳沈知識產權公司,后改為柳沈知識產權律師事務所,為其首席合伙人。
傳言柳傳志少年時頗有俠氣,遇到不平事,常仗義執言。柳傳志回憶自己年輕時曾這樣說:比較沖動,打群架時,曾拿著鐵鍬與人干仗。即使到了現在,柳傳志的俠氣還不時流露于言談之中,語速快,說到不平事,憤激之詞沖口而出。
1967年學校畢業后,柳傳志有過一段“蹉跎歲月”:先在國防科委成都十院十所做實習研究員,然后到湖南西湖解放農場、廣東珠海白藤農場勞動鍛煉,最后是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中科院人事局領導干部處。
柳傳志人生第二個階段:聯想集團、神州數碼分別代表了他創業的前半程,集中于IT領域,聯想投資企業則是他創業的后半程,聚焦投資領域。
一次接受采訪時,柳傳志露出胳膊給記者看:黝黑結實。柳說他最喜歡的生活是與好友打打高爾夫。柳傳志的球友中,包括四通創始人段永基這樣的商界朋友,也包括柳傳明這樣的家人。柳傳志還喜歡攝影、旅游等,他有些向往地說:這是他的“退休生活”。
這將是柳傳志人生第三程。而在此前,他的三個弟子已經并將繼續肩負聯想系資產下的三大使命:致力成為頂級IT硬件企業、頂級IT服務企業和頂級投資公司。
柳傳志三弟子
40歲創業、56歲高齡二次創業,68歲籌謀退休,柳傳志這一生可謂壯闊。其直接相關企業就有五家:聯想集團、神州數碼、聯想投資(現君聯投資)、弘毅投資及融科置地。此前,聯想控股內部曾有一個投資平臺,即控股投資,物美即由其投資,由吳亦兵負責,更早還有一個金白領餐廳。
五家公司發展至今天,可謂“江山如畫”。據聯想集團剛發布的財報顯示:聯想集團全年銷售額年比增長近37%,達到296億美元,躍升為全球第二大電腦廠商,全年市場份額12.9%。就在這一年,楊元慶公布
“PC+”戰略,除PC這一核心業務外,向電視、平板、手機領域拓展。
“PC+”代表聯想集團多元化戰略的重啟。長期跟蹤研究聯想的偉大公司創始人何萬斌透露:2000年聯想分拆后,楊元慶領街的聯想集團準備啟動國際化戰略,柳傳志拜訪臺灣宏碁創始人施振榮,施振榮告訴柳傳志,國際化挑戰巨大,即使是宏碁,也付出了巨大代價,柳傳志、楊元慶轉而主導多元化。
2002年,啟動多元的聯想集團為之付出了慘重代價。窮則思變,次年聯想轉求國際化,這才有了2004年針對IBM全球PC業務的收購。
聯想集團分拆十二年,即在多元化與國際化兩個緯度突圍。成為全球PC市場老二,聯想集團國際化這一緯度的突破初步成功。此時推出“PC+”戰略,是聯想集團再次在多元化這一維度突圍。
與楊元慶不同,郭為則在IT分銷與IT服務之間掙扎。神州數碼分拆之際,由麥肯錫主導、郭為拍板,制定了一個三級火箭戰略,分別是:IT分銷、系統集成、軟件與IT服務。分銷是基礎,系統集成是過度,軟件與IT服務是未來。
神州數碼于6月12日公布的最新年報顯示:實現營收703億港元。神州數碼總裁林楊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顯得興奮,興奮的不是業績增長,而是軟件與IT服務業務的增加:借助“智慧城市”戰略的落地執行,神州數碼服務業務營業額約港幣78.92億元,較上財年同期的港幣60.42億元增長30.62%。
以營收計,神州數碼已是中國本土最大軟件公司。與過去依托行業軟件開發不同,云計算時代,神州數碼利用完整的本地銷售網絡及公關能力,抓住“智慧城市”這一歷史機遇,其IT服務終于找到方向。
但柳傳志最上心的,還是聯想控股旗下公司的發展。2000年聯想分家,楊元慶分得聯想集團,郭為分得神州數碼,而同為“聯想三少帥”之一的朱立南卻“一無所有”。
改制成功
其時,柳傳志指出的方向是,做一塊新業務,即投資業務。就在這一年,聯想投資(2012年2月更名君聯資本)悄然成立。聯想最早進入投資領域,可追溯到聯想投資卓越網,2004年8月卓越網作價7500萬美元賣給亞馬遜,堪稱聯想投資推出的最具影響力項目。
為何做投資?起因于1990年代初,那是聯想業務發展最快的幾年,也是柳傳志最不快樂的幾年,因為錢不夠用,借貸都無門,后來聯想上市才部分解決該問題。
2002年,國有企業要進行股份制改造,柳傳志覺得這又是一個很好的投資機會,從中科院國有體制中脫胎而出的他,太了解國有企業蘊藏在體制之后的巨大潛力了。國有企業如果改造好,就會由銅變成金子,不久后,弘毅投資成立。
1990年代,是全球PC產業發展的黃金十年,成就了眾多企業,包括聯想。聯想做品牌PC時,恰逢中國計算機產業對外開放,原有國資背景的企業在市場上失去競爭力;全球制造向中國轉移,電腦個人化、低價化。聯想充分利用中國勞動力優勢及中科院給予的空間,深耕中國市場,成為國產PC第一。
更重要的是,柳傳志完成了體制變革,這是聯想走得更遠的原因。而柳傳志出來做投資時,恰適中國創業黃金十年,創業企業對資金饑渴使其獲得眾多投資機會。隨后一個更大的機會擺在他的面前,2002年國有企業要股份制改造,柳認識到很多企業之所以虧損,除體制問題外,商業智慧的缺乏是更重要的原因。
推薦閱讀
TechWeb編輯推薦: 本報訊(記者馬佳)你們覺得我今天的表現怎么樣?還滿意嗎?前天下午,中國移動董事長奚國華在媒體面前完成了履新來的首次正式亮相。媒體記者也以掌聲回報了他的真誠,因為在一個半小時的座談會上,>>>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柳傳志的傳說:聯想系資產接班人確立
地址:http://www.geekbao.cn/a/43/20120623/702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