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ursquare創(chuàng)始人丹尼斯·克羅利(Dennis Crowley)
導語:美國科技博客BusinessInsider周四發(fā)表文章介紹了美國地理位置服務網(wǎng)站Foursquare創(chuàng)始人丹尼斯·克羅利(Dennis Crowley)的社交生活故事,克羅利年少就表現(xiàn)出了較高科技悟性,曾經(jīng)親眼目睹了911恐怖襲擊,也曾窮困潦倒,但最終創(chuàng)建了估值達6億美元的社交定位公司。
以下是文章全文:
克羅利來說,生活就是一場與朋友患難與共的游戲,很少有人能把這種心智轉化成一項估值達6億美元的業(yè)務。
克羅利的第一家創(chuàng)業(yè)公司賣給了谷歌,而第二家公司Foursquare現(xiàn)在擁有近100名員工,1600萬名用戶,估值正逐漸逼近10億美元。
克羅利是紐約新興科技產(chǎn)業(yè)發(fā)展的典型代表,但是他的成功并非一夜之間就輕松完成,而是充滿了一系列失敗和沮喪。
克羅利將自己的經(jīng)歷記錄在了名為Teendrama的個人博客中,我們閱讀了他的記錄并與克羅利及其家人和朋友進行了交談,想要了解這個有聚會傾向的年輕人是如何成為世界上最年輕、最成功的企業(yè)家。
成長史
克羅利成長在一個和睦的家庭中,這樣的家庭環(huán)境讓他感到任何事情都非常有趣。當在教堂做禮拜時,克羅利就和兄弟姐妹們進行比賽,看看在《Peace Be With You》期間每個人到底能夠抖動多少手指。“我們互相通報著各自的數(shù)字,比如‘噢,我抖動了6次’,我們家的記錄好像是15來著。”克羅利說。
這樣的社交游戲轉化成社交業(yè)務并沒有花費太長時間。在紐約州雪城大學(Syracuse University) 讀大三的時候,克羅利就和朋友幫助大一新生參加聚會,雖然新生無法進入酒吧,但他們又對酒充滿了渴望,克羅利就在門口幫他們遮掩身份但需要收費,一次聚會就賺取了1600美元。
“我們賺了那么多錢,但最終被警察逮到,”克羅利寫道,“我和凱文最后一起去了法院,被簡單指控為違反了噪音干擾罪,但是并未支付罰金,哎。”
與科技結緣
克羅利發(fā)現(xiàn)技術可以讓社交氛圍更加友好。當他還是青少年時,他保持著在線寫日記的習慣,并命名為Teendrama,在與克羅利坐下來好好進行采訪前,我們就通過Teendrama了解了他的早期生活。
作為對科技悟性較高的青年人,克羅利還是雪城大學第一個在宿舍連上以太網(wǎng)的學生。
克羅利還建立了一個叫“Getting Hammered Cam”喝酒游戲,并對它進行了網(wǎng)絡直播,并將直播視頻傳輸?shù)搅丝的螤柎髮W的視頻會議服務器上。在視頻中,克羅利及其朋友記錄了那些模糊夜晚的醉酒回憶。
盡管善于組織聚會,但克羅利具備了成為一名成功企業(yè)家的一切條件。他擁有一種贏得一切的能力以及保證任何時候都不會乏味的幽默感,并且將人們說服在他的構想中,在他的說服下,一切看起來都是好的。克羅利可以利用他的足智多謀將不可能的事轉化為可能。
比如,克羅利差點沒有畢業(yè)。1998年6月,克羅利接到了雪城大學的電話,他突然發(fā)現(xiàn)還差5個學分才能拿到畢業(yè)證。
“原因是記錄室的某個人在上一學期犯了一個數(shù)學錯誤(2個學分的數(shù)學錯誤),這使得我的成績單在缺少一門課的情況下顯示正常,”克羅利在Teendrama上寫道,“那是誰的錯呢,他們說是我的,我說是他們的。”
克羅利最終說服了學校讓他修完了剩余的學分,由于他在Teendrama上記錄了大學時期的搞怪事情,這成為了他的一項獨立研究。克羅利最終在1999年1月獲得了學位。同時,克羅利還創(chuàng)建了另一個個人網(wǎng)站Dodgeball.com,開展一些新項目。
初顯才能
畢業(yè)后,克羅利來到了曼哈頓,在肯·阿蘭德(Ken Allard)的Jupiter Communications公司擔任研究員。阿蘭德認為克羅利擁有一種“平靜的領導才能”。“其他人都喜歡上了克羅利,他不會站在放假的最前頭,然后說‘嘿,跟我走’,而是只做有趣的事情,員工們都希望和他在一起。他總是表現(xiàn)出這種方式,從不改變。”阿蘭德稱。
在200到300名員工中,Jupiter創(chuàng)始人基尼·丹羅斯(Gene DeRose)也認為克羅利光芒蓋過了其他員工。“克羅利絕對是其他人必須知道要關注的人之一,”丹羅斯稱,“你都不確定這是否因為他總是位于社交聚會的最中心,還是因為他就是一名企業(yè)家。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最終,這兩者已經(jīng)沒有了區(qū)別。”
在這種情況下,克羅利已經(jīng)站在世界的最頂端,他不可能在Jupiter Communications工作太久。
“我記得當時在想,這家伙的生活真的很酷,”克羅利的弟弟喬納森·克羅利(Jonathan (J) Crowley)說,“他在一家人們熱門科技公司工作,總是在外,擁有眾多朋友,然后一切就突然消失了。”
911恐怖襲擊
2001年,就在克羅利年滿25周歲那周,電子城市指南制造商Vindigo進行了一系列裁員,克羅利也離開了這家公司。同一周,他被房東從公寓中趕了出去。
克羅利花費了一個夏天的時間進行面試,但依然沒有找到工作。然后,9月的一天早晨,當他醒來后,外邊世界已經(jīng)發(fā)生了一次重大恐怖事件。
克羅利把這些都記錄在了博客中。“我起床,喝了一些果汁,打開電腦后發(fā)現(xiàn)很多朋友給我發(fā)了即時通信信息,世貿(mào)中心被炸了。我打開電視,然后站在屋頂上觀看這一慘景,雙子塔南邊的一座出現(xiàn)的大洞至少有20層樓那么高。”
“我在屋頂上待了15分鐘等待第一座塔上的塵云離開看個究竟,當我聽到第二個爆炸聲的時候我就在屋頂上,看著北邊那座塔向地面墜落。”
9月11日,克羅利親眼見證了雙子塔的崩塌。而克羅利的生活就如同雙子塔一樣隕落。
艱難生活
幾個月內(nèi),克羅利丟掉了工作,失去了女朋友、住所,最終是整個紐約市和所有以前擁有的朋友。克羅利被迫搬家到新罕布什爾州,但他無法找到走向下一步生活的頭緒。
克羅利在新罕布什爾州又待了7個月,這是一次艱難的過渡,心靈受到摧殘。“他從紐約公寓搬進了一個新罕布什爾州的滑雪屋中,從高薪金到每小時6美元教孩子滑雪。”喬納森說。
Dodgeball也繼續(xù)轉型為克羅利的個人項目,但在新罕布什爾州,他沒有心思搞Dodgeball網(wǎng)站。
煩躁、孤獨、潦倒,克羅利依靠制定的一套基本法則生存了下來。以下就是他在博客中記錄的準則:
1.每天下午之前丟掉一切習慣。
2.下午5點前不能喝酒。
3.下午5點前不能看電視(中午飯時除外)。
4.不準做出租車。
5.喝酒時不吃飯。
克羅利十分具有韌性,他把經(jīng)歷的壞時光寫成了笑話,把經(jīng)歷的困難寫成了詩。
最終,克羅利應征到了研究院,阿蘭德為他寫了推薦信。
克羅利被紐約大學的創(chuàng)新與創(chuàng)業(yè)管理強化班(ITP)項目所接受,搬往曼哈頓并遇見了他的同學阿萊克斯·雷納特(Alex Rainert)。
創(chuàng)建公司
克羅利和雷納特因為少數(shù)同學圍繞的一款視頻游戲而相遇。“回顧起來真的有趣,”雷納特說,“游戲中討論的很多元素最終被用于了Dodgeball和Foursquare。”
由于兩人在游戲、移動、社交、音樂和體育上興趣相同,所以他們倆很快就成為了朋友。克羅利日后也將參加雷納特的婚禮。通過研究院,兩人一起開發(fā)了Dodgeball等項目。Dodgeball當時已經(jīng)成為更新較慢網(wǎng)站CitySearch的替代品。
克羅利向紐約大學的其他同學推廣游戲,并在一項獨立研究項目中與克萊·舍基(Clay Shirkey)教授合作。雷納特和克羅利將舍基稱之為社交媒體的“守護神”,在舍基的幫助下,他們測試了Dodgeball的社交和移動功能。
用戶可以在酒吧和飯店中使用“簽到”功能,只需發(fā)送一條短信息,服務中的所有好友就會找到用戶的位置。用戶簽到就會獲得積分。
直到2004年5月畢業(yè),克羅利和雷納特一直在考慮圍繞Dodgeball創(chuàng)建一家公司。雷納特和克羅利也分別接受了RGA美國再保險公司和MTV的工作面試。同時,Dodgeball獲得了外界關注度,《紐約時報》用半頁的文章來介紹Dodgeball。“我們想,這可能就是我們的工作。”克羅利稱。
克羅利和雷納特給自己半年的時間來將Dodgeball轉化成一項運營業(yè)務,那個夏天,克羅利學習了融資和天使投資,對資本的追求使得他們在9月份敲響了谷歌的大門。
谷歌收購Dodgeball
谷歌當時剛剛上市,并不習慣投資創(chuàng)業(yè)公司。當克羅利和雷納特聯(lián)系到谷歌時,他們被告知:“我們真的不會投資公司,但你們兩人可以來這里工作。”
這一刻是克羅利職業(yè)生涯中最為興奮的一次。他在博客中寫道:“嘿,寶貝,我的畢業(yè)論文項目dodgeball.com今天被谷歌收購了。謝謝幫我擺脫困境的每一個人,永遠感謝。”
但是這一興奮并未持續(xù)太長時間,谷歌最終的決定又讓克羅利的心情跌落低谷。
一年半后,克羅利和雷納特意識到他們并不適合谷歌。谷歌不但沒有幫助Dodgeball成長,反而抑制了它。
“我知道他離開谷歌時的情形,對于他來說這是一段艱難的時間,”喬納森說,“每個人都能感覺到克羅利的活力,但它處于一個艱難的位置,我認為他不會找到讓他重新振奮的能量。”
克羅利在博客中描述道:“這就相當于我很高興的將公司賣給了谷歌,然后發(fā)現(xiàn)公司已經(jīng)無法運轉,那我現(xiàn)在應該干什么呢?你無法找到工作,因為沒有人想雇傭一個失敗創(chuàng)業(yè)公司的創(chuàng)始人。你當時就不知所措了。”
在離開谷歌后,克魯利在一家名為Area/Code的公司找到了工作,雷納特也找到了工作。兩人把自己的工作稱之為“籃板球”(rebounds),但是他們都在未日后創(chuàng)建的公司Foursquare積累經(jīng)驗。
雷納特的新角色是學習和管理一個產(chǎn)品團隊,而克羅利研發(fā)游戲并遇到了納文·賽爾瓦杜來(Naveen Selvadurai)。賽爾瓦杜來的辦公桌就和克羅利挨在一起。
“他是那種知道如何開發(fā)iPhone的人,喜歡盜取城市應用,”克羅利回憶道,“我做了很多移動工作,我也喜歡城市應用,并開始與他一起合作。我們在一起試驗了4、5個月,直到2009年1月,我們決定--讓我們嚴肅對待它,在SXSW音樂盛典上發(fā)布它。”
那時,蘋果應用商店已經(jīng)上線快一年,蘋果流行設備創(chuàng)造出了一種全新市場,這種市場正是克羅利想用Dodgeball創(chuàng)造的。
克羅利倍受鼓舞,科技抓住了他一生的志向。
創(chuàng)建Foursquare
原本社交頻繁的克羅利突然變得和隱士一樣,“當你發(fā)現(xiàn)克羅利停止社交后,你就知道他正在研發(fā)一個真正大項目。”喬納森說。
1月內(nèi)的一周工作時間內(nèi)沒有發(fā)生任何事情,周五和周六晚上過后,克羅利依舊沒有動靜。整個一周過去后,喬納森依舊沒有從他哥哥那里聽到一絲消息。
“然后我們一組人收到了一封電郵,上面說:‘嘿,伙計們,我開發(fā)了這款產(chǎn)品,你們看看怎么樣。’這是第一版的Foursquare,原本被稱作Jimmy Disco。”喬納森說。
目前Foursquare擁有100名員工,超過1500名用戶,估值達到6億美元。但是對于克羅利來說,創(chuàng)建Foursquare并不是一帆風順。
“每個人都認為Foursquare的經(jīng)歷就像是一個從SXSW 2009音樂節(jié)上起飛的火箭飛船,從未停止過,事實上,它經(jīng)歷一些小的波折,差點在夏天空茫一場。”克羅利稱。
Foursquare的首輪融資花費了克羅利和賽爾瓦杜來9個月的時間,“然后Foursquare獲得了支持,開始穩(wěn)定發(fā)展……,”克羅利稱,“如果你把Foursquare的經(jīng)歷看做是曲棍球棍的弧線,放大之后你就發(fā)現(xiàn)它非常的曲折。”
將Foursquare的經(jīng)歷比作過山車是對克羅利一生的最好形容。“我的職業(yè)生涯充滿了起伏,當你進行回顧后就會發(fā)現(xiàn)它們一開始就聯(lián)系在一起。所有一切都是事后才發(fā)覺存在聯(lián)系,當然,你不能預知未來,你只能回顧過去。”克羅利說。
從多個方面來看,克羅利仍舊是那個大學時代頭發(fā)蓬松的社交學生,他依舊在各個領域尋求快樂。上個月,他攜帶了5個看起來像玉米棒的管子在鄉(xiāng)下旅行,這驚壞了他在太浩湖的朋友。
“我希望他保持那種做事方式,不要長大,”喬納森說,“他即將年滿36歲,但我沒有看到他放緩的跡象,他總能保持那份活力。”
成熟
作為一名商務人士,克羅利已經(jīng)開始變得成熟起來。Foursquare可能會被收購,但克羅利希望這次能夠把握Foursquare的命運。
他已經(jīng)開始學會在商務和娛樂之間尋找平衡,盡管他經(jīng)常在這兩項之間產(chǎn)生混淆。克羅利稱:“我可以更為強硬一些,催促員工開發(fā)出更好的用戶體驗,超出他們可能達到的水準”
但是對于克羅利來說,將生活打造成一個大型社交游戲的夢想可能永遠無法完成。
“多年來,我一直都在嘗試解決同一問題,開發(fā)能夠幫助優(yōu)化宕機的軟件。當然,這些問題也都在演化并發(fā)生改變。”克羅利表示。
也許,克羅利對于Foursquare一生的努力都體現(xiàn)在了產(chǎn)品上。但生命對他來說,永遠都是一場與所愛的人患難與共的游戲。他獲得的個人褒獎就是為其朋友和每個Foursquare用戶發(fā)現(xiàn)創(chuàng)造快樂的新方法。
克羅利在采訪中表示:“我會不會將普通人以外的人社交化呢--也許會,也許不會。”
當被問及他幾乎肯定做的事情時,克羅利笑著反問道:“人們一般下班后做什么?人們只是回家嗎?我感覺你如果不和朋友在一起玩樂,幾乎就是浪費時間。”(曉明)
推薦閱讀
>>>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Foursquare創(chuàng)始人歷程:從潦倒至輝煌
地址:http://www.geekbao.cn/a/43/20120218/32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