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系列前的兩篇文章提及SEO數據的準備工作、以及如何讓網站對搜索引擎友好,難以避免的涉及了不少技術層面上的內容。這篇總算能進入稍微輕松點的話題,因為讓網站對搜索引擎的用戶友好,只需要我們從常識出發就可以了——盡管往往越是常識越容易成為盲點。
不知是否有人在疑惑,為什么不是對網站自己的用戶友好,而是對搜索引擎的用戶友好?這就是SEO至今為止大多數人最大的盲點,SEO的服務對象不是自己網站,而是搜索引擎。
為什么SEO是服務于搜索引擎的用戶?
搜索引擎為什么會給予網站免費的SEO流量?因為它的主要盈利點之一在于收費的PPC廣告,而它的自然搜索結果質量是直接帶動到它的PPC市場份額的。
倘若你有一個優秀的網站,人們到這個網站以后贊嘆不已流連忘返。當然不能說這樣的網站對其SEO沒好處,對于搜索引擎而言優質網站也更可能存在優質信息,但搜索引擎也不會因此就完全青睞它。因為搜索引擎的目標很簡單,它最希望用戶使用搜索引擎搜索,然后在你網站上找到這些信息以后,直接滿意的走人。
某種程度上來說,搜索引擎反而不想讓用戶太喜歡其它網站,如果因此降低了對搜索引擎的使用頻率的話,對自己是無益的。盡管搜索引擎不可能至于到因此作惡,去反過來將優秀網站的排名降低(因為商業競爭的人為干預是另一回事,這里不討論),但是比如像百度那樣,做了百度百科、百度知道等等平臺,把自己的很大一部分搜索流量再引流回自己,就是因為它實際上不喜歡把流量給別的網站。
(若對搜索類型了解的話,會知道主要分三種搜索:導航型、問答型與產品型。除了導航型搜索百度不方便截取太多流量之外,百度知道與百度百科就是完全是分別對應問答型與產品型搜索而生的SEO產物。)
我們做SEO的時候,有一些東西也沒必要考慮太多,還是應該關注于如何切實的給搜索引擎的用戶返回他們所需的內容。
如何讓SEO服務于搜索引擎的用戶?
首先需要意識到的是,服務于網站的用戶與服務于搜索引擎的用戶有什么區別?主要是入口頁面的差異、及對于信息的需求。
比如對于電商網站而言,首先一個用戶從SERP點擊到了電商網站的產品頁,他很可能此前對該網站一無所知,所有他所了解的,就是網頁上所提供的與產品相關的各種信息。但用戶的信息需求是極度多樣性的,十有八九這個頁面不能滿足他,此時主要有兩個選擇:一、返回搜索引擎尋找其它網站的搜索結果;二、通過已進入頁面上面的鏈接在該網站中繼續瀏覽。如果用戶選擇了前者,就說明網站上的信息對于用戶而言不是很符合需求。
搜索引擎一直致力于通過自己的各種判斷規則來事先判斷用戶選擇后者的幾率以決定初始排名,并且通過用戶在訪問搜索結果之后在SERP上的后續點擊數據來對排名進行調整。
從數據上來說,對于這最簡單的衡量指標就是登陸頁面的跳出率。而降低跳出率的方法有改進網頁設計等等,但一般來說最關鍵的,還是要在頁面上提供相關的產品鏈接,它們往往是最有可能被點擊的。
前面篇文章提到過Amazon的產品頁SEO在電商領域是鶴立雞群的,現在再來看一個Amazon的例子。它的產品頁上的主要產品推薦區塊有三塊,依次為:
What Other Items Do Customers Buy After Viewing This Item?(看過該商品的用戶之后購買了其它什么商品?)
Customers Who Bought This Item Also Bought(買了這個商品的客戶也會買)
Related Items(相關產品)
初看上去可能都挺像的,但三者有什么本質性的區別?第一個推薦,是當用戶實際上對該產品沒興趣時,可能購買的其它商品;第二個推薦更多的是用戶已經有購買意向時的捆綁銷售;第三個更多是為了SEO的收錄及排名(文字相關性)的考慮。
頭一個推薦是放在前面最顯眼的位置的,可以較大改善前面提到的跳出率,從而使得SEO流量提升。另外從SEM角度上,跳出率降低后,單位SEO流量的平均價值也可以得到提升。
從網站角度,這樣的推薦機制相對可能顯得不是那么重要,尤其在論壇這樣的網站類型上。網站用戶多數是從列表頁找尋最新的帖子看,看完了回到列表頁再找其它新帖。
但對于SEO而言,當訪客從搜索引擎進入到帖子頁面后,他對這論壇一無所知,促使他繼續瀏覽的動力就很可能是相關帖子鏈接。當然對于論壇往往還有些其它特殊方法,如注冊用戶方可下載附件、部分回復貼隱藏等(如CSDN就這么做)。但后面的小技巧只在搜索引擎根據實際跳出率,從而對網頁的排名進行修正的時候才會起到效果,但相關帖子鏈接則可以在一開始就起到本質性的影響。
最后
相應如何對搜索引擎友好而言,如何對搜索引擎的用戶友好應該是SEO要更加花力氣去做的事情。畢竟搜索引擎的算法規則太多,知道它的主要軟肋并給予一定的協助就夠了。在Google網站管理員工具幫助里面的文字所占篇幅也能看出,雖然搜索引擎存在需要SEO幫助解決的技術難題,但它們更傾向于自己搞定那些麻煩。畢竟它更希望SEO節省下力氣,去將網站上更多有價值的信息以更好的形式展現給用戶。
本文所涉及的主題和信息架構領域有較多的共通之處,可以去參考一些信息架構方面的知識。但它們的區別也已經提到過,SEO是為搜索引擎的用戶服務的,所以入口頁面及需求特性都不一樣,這一定不能忘記。
該系列文章到現在三篇,談及了可能很多人尚未認識到的SEO方法與理念,但從提到的Amazon等幾個例子應該可以看到,這就是一些SEO出色的網站實際在做的。
更進一步的SEO應該做些什么?如上面的提到的推薦模塊,如何保證最后網站收益最大化?要保證排名、保證跳出率、當然還有轉化率、產品利潤等等因素,專業的數據挖掘才可能較好的解決這問題。雖然這對于國內目前的SEO狀況有些奢求,我也對數據挖掘等尚了解極少,沒能力做出多好的推薦引擎。但能不能容我說句,如果還只談論PR、關鍵詞什么的,是不是有點out了呢?
推薦閱讀
在該系列文章的第一篇中,提到SEO應該是以數據為基礎的,并略為展開寫了一些數據方面的準備工作。數據雖然是非常重要的,但它扮演的角色只能是輔助:發現問題、總結改進、作為決策的參考因素等,但都無法脫離既有的S>>>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geekbao.cn/a/34/20120302/36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