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國外媒體今天刊文稱,聯想正在將自身重新定位為市場的創新者。不過在歐美公司占主導的計算機市場,聯想的品牌認知度仍然不高。聯想希望通過一系列新產品來扭轉這一局面。
以下為文章全文:
自主生產
在北京郊外的一處工廠,聯想展示了該公司在全球計算機市場的競爭中不同尋常的策略。與中國的其他數千家工廠類似,該工廠組裝桌面電腦和服務器。在工廠中,機械臂運轉不息,傳送各種配件。成排的工人安裝著不同配件,而計算機順著生產線逐漸成型。該工廠每天能生產2.5萬臺計算機。
這家工廠的不同之處在于,廠房、設備和員工都屬于聯想。這是聯想在全球范圍內的8家工廠之一,該公司還在中國和巴西建設另3家工廠。這一做法有違行業常規,例如蘋果和惠普等公司都將筆記本和其他電子產品的生產,甚至設計,外包給OEM廠商。
聯想認為,自主生產將成為一大關鍵優勢。聯想CEO楊元慶表示:“賣電腦和賣水果類似。創新的速度很快,因此你必須知道如何跟上速度,控制庫存,匹配供需,以及掌握快速的資金周轉。”
去年下半年,聯想的這一優勢得到發揮。當時,泰國洪災導致計算機行業面臨普遍的硬盤缺貨問題。因此,聯想需要與其他公司競爭,以獲得更多的硬盤供應。
不過聯想供應鏈高級副總裁格里·史密斯(Gerry Smith)表示,由于聯想自行組裝計算機,因此能很快地調整產品線,加強硬盤供應充足的產品生產,并給予高利潤產品更高的優先級。他表示,由于供應鏈的快速響應,聯想在此次行業危機中市場份額大幅增長。
業務復蘇
根據IDC的數據,去年第四季度,聯想的全球市場份額上升至超過14%,高于此前一個季度的13.7%。聯想該季度共出貨了1300萬臺計算機。而出貨量連續5年排名第一的惠普市場份額則從此前一個季度的18%下降至16%。
憑借自主生產及進軍新興市場的戰略,聯想已經扭轉了業務滑坡的趨勢。在截至今年3月31日的這一財年中,聯想的利潤同比增長73%,至4.73億美元,超過大部分競爭對手。而就在3年前,聯想仍面臨虧損的局面。
聯想直到2005年才開始開拓國際市場,當時聯想收購了IBM的PC業務,在科技行業中引起轟動。聯想還聘請了美國的科技行業人士擔任高管,運營公司。然而在2008年的全球經濟衰退之中,聯想的產品銷售陷入低谷。2009年,聯想聯合創始人柳傳志和楊元慶重新拿回了公司控制權,推動聯想重回正軌。聯想當時加強了在發展中國家,例如中國、印度和俄羅斯的計算機銷售。
在中國,有許多OEM廠商為大公司代工計算機和其他電子設備。聯想與這些公司不同,因為該公司以自主品牌銷售產品。這使其成為中國首個全球性的消費類品牌。
移動設備
目前,聯想面臨著比以往更大的挑戰。隨著iPad等移動設備越來越受歡迎,市場對傳統PC的需求明顯滑坡。楊元慶希望,聯想的PC業務戰略將幫助該公司開拓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和互聯網電視市場。
今年早些時候,聯想發布了第一款互聯網電視“K91智能電視”。目前這款產品已在中國面市。聯想表示,在美國和全球其他地區銷售這款電視之前,還需要獲得內容提供商的合作。該公司不能確定這需要多長時間。
今年晚些時候,聯想計劃開售首款采用英特爾芯片的智能手機。此外聯想也已準備好推出超薄筆記本IdeaPad Yoga。這款筆記本的鍵盤可以向后折疊至顯示器背面,從而成為一款類似iPad的平板電腦。
北京營銷策略公司Wolf Group Asia CEO大衛·沃爾夫(David Wolf)表示,聯想面臨的挑戰在于,不僅需要使產品優秀,還要能吸引消費者。聯想已經看到了這樣的道路,并且需要走上這條路。
聯想最新款產品的銷量目前不大,但仍在增長中。根據IDC的數據,第一季度聯想是全球第4大平板電腦廠商,以出貨量計算市場份額為2.8%。蘋果iPad的市場份額則高達63%。去年第四季度,聯想排名第8。
蘋果CEO蒂姆·庫克(Tim Cook)并未過多地關注聯想的平板電腦業務。在4月份的財報電話會議上,有分析師向庫克提問稱,他是否考慮開發一款產品,在iPad中加入選配的鍵盤。庫克對此表示:“你可以將烤箱和冰箱整合在一起,但這種產品并不會吸引用戶。如果你在兩方面都妥協,那么兩類用戶都不會滿意。”
今年1月,楊元慶參加了拉斯維加斯消費電子展(CES),詳細了解了競爭對手的產品。他表示:“與三星和LG等公司的設計相比,我們仍有很大改進空間。他們的產品很時尚。這是我們的挑戰。”
發展歷程
楊元慶現年47歲,他從1988年開始供職于聯想的前身。早年間,作為一名銷售員,楊元慶需要騎自行車送電腦。他表示:“在美國,基礎設施能滿足企業的一切需求。有人能幫你做一切,例如廣告。在中國,我們一無所有,因此什么都需要親力親為。我們的第一條廣告就貼在辦公室窗戶上,在晚上我們會開燈展示廣告。”
在獲得柳傳志的賞識之后,楊元慶在聯想開始一路晉升,并于2001年36歲時成為聯想CEO。那一年,楊元慶帶領由10名高管組成的團隊拜訪了全球多家大公司,包括思科、英特爾和惠普。惠普當時的營收超過聯想的3倍。在聯想2005年收購IBM的PC業務之后,楊元慶的辦公地點搬遷至美國。不過他不再擔任公司CEO,轉而擔任董事長。聯想的CEO一職被交給美國高管。
收購后的整合并非一帆風順,不過到2008年中期,聯想的利潤明顯上升。然而全球經濟的滑坡暴露了聯想內部的脆弱。一方面,Thinkpad業務非常依賴企業用戶,而當時許多大企業減少了IT支出。另一方面,聯想的消費類業務僅僅專注中國市場。聯想的產品并未進入美國主流零售商銷售,而以出貨量計算的全球市場份額則下降至不到7%,落后于惠普、戴爾和宏碁。
柳傳志于2009年決定重新出任公司董事長,而楊元慶則將再次擔任CEO。而在柳傳志卸任聯想董事長之后,這一職位由楊元慶兼任。
戰略調整
楊元慶提出了4年計劃。他將業務重點重新轉向中國和其他新興市場。楊元慶還擴大了在中國的經銷商網絡,使農村地區消費者也能很容易獲得聯想的客戶服務。此外,楊元慶大力拓展印度和俄羅斯市場。在這些市場,Thinkpad名氣很大,而聯想自主品牌則缺乏知名度。
推薦閱讀
趕集網副總裁王連濤離職 "螞蟻短租"收縮業務
趕集網副總裁、電商平臺總經理王連濤近日正式離職,另有消息稱,上線半年的趕集旗下螞蟻短租近期開始收縮業務。 王連濤離職 王連濤近日在微博宣布,其6月29日正式從趕集網離職,離職后將短暫休息。 據了解,王連濤還>>>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聯想戰略調整:提高品牌形象認知度
地址:http://www.geekbao.cn/a/22/20120709/743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