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6月21日以來,知名做空機構香櫞(Citron Research)做空恒大地產(03333.HK),恒大奮起反擊,二者對峙姿態凸顯。顯然,這不是一個僅從會計視角就能解讀清楚的資本故事。
本報記者采訪中發現,對于香櫞報告中的指控,支持與反對者、做空與反做空背后的中西方思維和判斷邏輯是如此不同:香櫞對表外負債、信托融資、預收賬款、現金余額等的計算和處理,遵循美國公司的會計準則,而在中國房地產業,這些項目的會計處理均表現出自己的行業“特色”。
多家投行和機構指出,香櫞并不了解中國房企。
但是,在贊同高盛、美銀美林、摩根大通等知名投行基于其中國業務高度本土化而聲援恒大的同時,分析人士亦對于中國房地產企業一向存在并習以為常的高負債運轉、財務不透明,以及粗放式的經營模式進行反思。“否則,僅憑香櫞一份報告,就能擊穿恒大股價,以及連累H股、A股中資地產股票全線下跌?”
看淡“中國故事”?
恒大、碧桂園、SOHO中國……這些曾經屢創輝煌的中資地產股,被知名投行人士蔡洪平稱為激動人心的“中國故事”,在恒大遭遇狙擊的這幾天里,黯然失色。
“做空中資地產股,這種事情并非少見,只是這次影響太大了。”同在香港上市的一家民營房企內部人士對本報記者說。
查詢過往記錄可發現,去年以來遭做空的地產公司包括中海外、綠城以及龍湖等。而標普、穆迪等評級機構給予部分房企流動性枯竭、償債能力下降的“小紅旗”幾乎從來就沒有中止過。
但市場對于中資地產股的信心從來就沒有這么微弱過。21日香櫞報告一出,恒大股價最多跌17%,遠洋地產、中國海外、富力地產以及世茂房地產也明顯受恒大地產做空影響,分別下跌3.17%、3.94%、 5.86%以及5.25%。
25日開市,A股地產股全面暴跌。其中華業地產跌9.97%,金地集團跌6.44%,招商地產跌5.79%,保利地產跌4.87%,萬科A跌3.10%。
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大霄表示,地產股全面下跌,有市場本身調整的需求,也有恒大被狙擊因素的牽連。
這發生在5、6月份樓市已經回暖、政策微調利好頻出的當下,可見資本市場和投資者對于中資地產股的看淡。
不過,也有投行人士對此表示不必過于擔心,“作為內地房股投資人,這次做空讓大家知道,在書中讀到的索羅斯等大鱷們其實就游弋在身邊。”
該人士認為,在香港及國際資本市場上,做空機構的存在是一種對沖機制的設置,美國也要借助香櫞以及渾水這種民間做空機構的力量,去尋找上市公司的各種漏洞,從而有效降低監管成本。
招銀國際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聯席董事鄭磊認為,中國企業財報的不透明,給做空機構提供了機會。
做空機構借此也可以獲取商業利益。盡管香櫞在報告中義正辭嚴,“恒大地產不是一個關于中國地產泡沫的故事;它講述的是這樣的一個公司:它濫用了資本市場的支持以及中國政府慷慨的貸款,以換取一個人的中飽私囊、其自負的無限擴大,并將股東的錢揮霍在其個人的各種愛好上。”
恒大對決香櫞背后: 房企高負債增長模式終結
但從香櫞這家專事做空的機構背景來看,其對恒大的指控并非出于道德和正義的目的,而是為了獲利,這一點香櫞創始人萊福特也并不諱言。
高負債模式落幕
截至6月26日,恒大的反擊陣營中,增加了至少九大知名投行的聲音。
6月25日,高盛發表研究報告稱,香櫞對恒大的指控只是基于簡單及不合邏輯的假設。高盛認為,香櫞對房地產行業的獨特會計方法有誤解,以及盡職調查不足。
香櫞報告主要指控之一是,以參股公司的名義對外借款,但由恒大提供擔保,形成表外負債,涉嫌故意低報債務。
對此,國內知名會計師馬靖昊認為,如果參股公司符合并表條件,就不存在表外負債的情況;如果不符合并表條件,則恒大只需披露擔保情況,如遇官司糾紛,應計提相應的預計負債,但不能將擔保金額全部視為負債。
此外,會計行業人士指出,如果以517億的有息負債與348億所有者權益衡量恒大地產風險,這個比例是148%,是偏高的,但有息負債扣除現金281億后的凈負債率是68%左右,在內地地產公司中,并不算高。
這里透露出一個問題,即所謂地產行業獨特的會計方法,與中國房企的高負債模式有極大的關系。而將恒大遭受狙擊與近期綠城中國出售股權和項目放在一起來看,上述“獨特性”便顯得耐人尋味。
綠城董事長宋衛平曾對本報記者表示,中國房企的高負債運營是一種無可奈何的情形,因為地價連年上漲,而公司要發展就不得不去負債買地。綠城曾經堅持高負債發展,其負債率長年高于100%。
依靠內地近年來極其便宜和便捷的資金成本,上市房企普遍高負債運轉。從上市房企總體來看,業內公認的資產負債率警戒線為70%,而在過去的2012年一季度,諸多房企負債率超過了80%。
深圳市房地產研究中心主任王鋒認為,盡管近年來房地產企業發展迅速,但高負債已經成為投資者最擔憂的問題。而香櫞披露的融資成本高企、虛增利潤、流動性枯竭等問題,也是多年來國內房地產企業高速、粗放發展中面臨的通病。香櫞做空恒大地產影響到了投資者持有地產股的信心,這也是地產股大跌的原因之一。
“房企高負債運轉的模式已經不適用了。”萬科總裁郁亮說。萬科很早就開始有意識降低負債率。2011年,萬科扣除預收賬款的凈負債率為23.8%;作為在香港上市的房企,中海外的凈負債比率底線是40%。而一眾港資地產商的凈負債率更是長年低于40%。
事實上,不管是綠城還是恒大,也都已經在有意識地降低負債率。綠城通過引入九龍倉和融創中國,目前已將負債率降至約80%。
恒大降低負債率的舉措也早在上市后就已開始。恒大管理層對記者表示,長期來看,公司會對負債率進行控制,今年內希望在65%左右,而目前恒大的負債率為67%。
推薦閱讀
重慶明確發展方向之后,兩江新區也迅速地調整好它的戰略。 國務院副總理、重慶市委書記張德江在6月18日所做的黨代會報告中,對重慶未來5年,制定了“三中心兩集群一高地”、“三個領先”的發展目標。 作為內陸唯一的>>>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恒大對決香櫞背后:房企高負債增長模式終結
地址:http://www.geekbao.cn/a/22/20120628/713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