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頭再看,這些企業所面臨或者不得不面臨的困境,敗局僅僅是因為“世事突然急轉直下”嗎?僅僅是因為資本的簡單粗暴介入嗎?僅僅是因為管理團隊越位超盤嗎?
2011既然過去,就不會回來,但我想2011年中那些敗局,那些記載著創業者不甘心、荒唐甚至屈辱的故事應當被記錄下來,留此存照,一邊讓我們可以屢屢重溫那些“傳奇”,同時也準備隨時等待它們換個面目在某年某月再次重演。
Ku6視頻網:賠了夫人又折兵
酷六是個成功的創業故事嗎?把企業弄上市(哪怕是曲線的)就算是成功嗎?從酷6的大事記及其創始人的宣講中,顯然是。大概如下:
·2006年6月1日,酷6網公司成立,李善友懷揣200萬人民幣以及“夢想有多高,就能飛多高”的理想,開始了新的征程!
·2006年7月17日,酷6網上線試運行,這是在當年創辦的200多家中最后一個上線的,當時誰也不知道它會是第一家上市的。
·2007年3月,酷6網與百度達成戰略合作,為百度提供視頻服務支持,強強聯合創視頻新格局。百度同時戰略投資酷6,幫助酷6成為當年上升最快的視頻網站。
·2007年5月,酷6網第一輪融資到位,獲得德豐杰和德同資本千萬美元級投資,創13天融資神話。
2008年
·2008年6月5日,酷6網成為第一家獲得廣電總局頒發視頻牌照的網站,開始領軍“民營”視頻網站行業。同期,酷6網獲得第二筆投資,新增了UMC、SBI等若干家投資人。
·2008年8月,酷6網攜手央視網,成為2008年奧運會獨家視頻點播合作伙伴,借此酷6網流量和影響力大大提升,成為中國頂級視頻網站。
2009年
·2009年11月27日,酷6網正式加盟盛大集團,與華友世紀合并上市,從而成為全世界第一家上市的視頻網站,也是國內2.0創業以來第一家上市的網站,初步實現創業理想。
2010年
·2010年07月18日,多家第三方權威公司調查數據顯示,酷6網南非世界杯期間,流量、內容及收入均創造行業第一的記錄,成為視頻網站最大贏家。
2011年
·2011年4月,酷6獲得盛大1億美元注資,酷6網發展得到盛大集團全力支持。
可惜“王子和公主的童話故事”并沒有happy ending于此,2011年4月之后,ku6歷盡劫波,創始人隱退,暴力裁員,視頻一線公司保級戰中無奈降級。
2011年有旁觀者說:“李善友走了,再次驗證了那句話,不盈利的企業是罪惡的。這其實對他是解脫,真正痛苦的是,一個自己看好而買入的希望,成為每年虧掉半個完美時空利潤的包袱,那是怎樣的一種錐心之痛。
5月1日8暴力裁員后,@老李飛刀微博如是說 : 冷戰時,一青年欲翻柏林墻,被一東德警察射殺。東西德合并后,該警察被判處死刑。律師稱,他當時是在執行上司命令,是職務行為。法官說,是否射擊是執行命令,能否擊中則是個人選擇。職業行為和個人人格要分清,切莫犧牲個人底限來執行不正義的職業命令。況且,凡為虎做倀者,終必被虎所倀,豈不二乎!
也還有微博如此抨擊上述說法:老李拿這個事說事,說的還是酷6裁員的事。按照這個邏輯,如果酷6人事部不為虎作倀,那該怎么辦?回復老板:抱歉,我裁了半天,實在裁不掉?那又置職業操守于何處?酷6的麻煩事,難道僅僅是為虎作倀相煎何急這么簡單嗎?作為創始人,不能這么難得糊涂啊?
自從盛大決定收購酷6網的時候,就應該意識到這是個爛攤子。如果說盛大有實力做好視頻業務,那不應該收購酷6這樣一個出于末流的視頻網站,而應該是跟優酷的合作分成。事實是,他們這樣做了。盛大當時的收購在評論人士看來是草率的:“當時酷6資金跟不上了,于是跟盛大談。我認為問題不在于酷6,也不在于李善友和陳天橋誰的發展路線正確,而是盛大在收購時僅僅認為戰略上需要一個視頻網站,就隨意決策,還是經過從容、詳細的論證。現在看來這方面有存疑。”
中國有句古話:菩薩畏因,凡夫畏果。我所理解的酷6的因果,正在它對于“快公司”的追逐,在于他“13天搞定融資”的自喜,在于他對“創業傳奇”的貪戀。
在2011,那個曾經為世界杯而狂歡的酷6不期然卻又無可奈何得蛻變成一個沒有靈魂的公司。
品聚網:豪言上西樓,為伊消得人憔悴
2012年1月6日,有消息稱,“盛大旗下品聚網將關閉”。傳言在2012年1月9日被證實,品聚網官方貼出公告,稱由于“投資方承諾的投資款未能如期到位,公司資金鏈斷裂”,將暫停公司相關業務。上線不到3個月的品聚網面臨倒閉危機。從宣布獲得20億元投資的高調上線,到資金鏈斷裂無法支撐公司業務,曾豪言“三年超越”的品聚網上演了一場大躍進式mission impossible燒錢游戲。
在2011年初,曾擔任盛大金酷游戲CEO的葛斌斌在個人微博上宣稱,已獲得20億元的投資,并將進軍電商領域,“創造有樂趣的平臺”。在此之后,葛斌斌在自己的個人微博上,不斷@一些業界名人,試圖制造輿論話題。2011年7月份,京華時報刊登文章并援引葛斌斌的話稱,“盛大集團作為重要投資方已確定聯合其他兩大投資方將向品聚網投入20億元進入電子商務領域”,在文章里,葛斌斌透露“盛大集團目前的投資占比約為40%”。
在品聚網2012年1月9日發出公司清算的公告中稱,品聚網將“通過法律手段追討投資方承諾的投資款”,并承諾“將返還所有商戶繳納的品質保證金”。而在2012年1月8日,盛大集團針對近日“盛大旗下品聚網倒閉”一事發布聲明稱,盛大對品聚網從未進行投資,品聚網的一切企業行為系品聚網及其投資人自身的行為。
在外界開始紛紛質疑品聚網時,葛斌斌在其個人微博上公布了其與盛大陳天橋的聊天記錄作為回應。通過聊天記錄,很多人發現品聚網“真實的一幕”:葛斌斌個人出資2000余萬元人民幣,陳天橋則建議性的提出了總投資額為2億元的分期投資“對賭協議”。
北京盛峰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于國富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稱:“如果要追究盛大的法律責任,那么品聚網就應該拿出反映案件事實的材料,如果想證明盛大確實投資了品聚網,我想僅僅有聊天記錄是不夠充分的。即便假設記錄屬實,并且可以做為證據。這也只能說雙方作過初步交流,與是否有盛大投資,是否盛大旗下網站距離蠻遠的。 斌斌如果只有這些證據,已經輸了。”
隨后針對葛斌斌公布其與陳天橋的私人聊天記錄的動作,易凱資本CEO王冉在微博中發表個人看法:“作為投資人,我看不出天橋想分次投有什么錯,至于最后投資節奏的具體條款,需要雙方談判。這位老總拿不到錢就把投資人聊天記錄公布,我不知道以后還有誰敢投給他。創業者們,這不是一個好榜樣。”
在品聚網正式上線運營前,品聚網周轉各大城市舉行招商活動,吸引第三方賣家入駐,并一擲千金地對提前入駐的商家進行獎勵,其創始人葛斌斌宣稱將做輕公司,輕物流。在品聚網上線之后,為了吸引顧客,品聚網展開各類促銷活動,并提出低價“體驗購”的推廣營銷模式,在其倒閉前的12月份,品聚網提出了“巨虧一億元的一元購”大型促銷活動,試圖通過低價格來吸引客戶。直至2012年1月初,品聚網轟然倒塌,無錢可燒,資金鏈斷裂而被迫關門。
高朋網:門當戶對的玩笑
2011年7月,在一個非公開場合,我問云峰基金的創始合伙人虞鋒:為何投資高朋網?他如此作答:因為GROUPON在,因為在,因為這是一個依賴出色的商業模式的極其出色的商業伙伴組合。一個月之后,8月19日,高朋中國區董事總經理之一的Raphael Strauch向上海編輯部門50名同事宣布:“你們被裁員了。”
隨后,高朋網有秦皇島、煙臺、南寧等13個地方分站整體被撤,上海、杭州、佛山等18個分站進行了裁員,裁員總人數超過400人。緊接著,市場又傳出團寶、嘀咕等網站的裁員比例高達50%的消息。“裁員”流感繼續蔓延,終于擴散到整個電子商務行業。8月底,凡客被爆裁員5%;9月初,又有消息稱敦煌網整體裁員30%。
百度百科上如此介紹高朋網:是由美國最大網站Groupon與騰訊合資的中文版Groupon團購站,除了Groupon和騰訊共同出資外,還成功引入了虞鋒、、等人發起的云峰基金。CEO由騰訊方面負責擔任,運營由Groupon團隊負責。雙方各出5000萬美元(約3.25億人民幣),各占50%股權。高朋網于2011年2月28日正式宣告成立。
同年5月,高朋網在騰訊微博發起iPhone4抽獎活動,網友懷疑抽獎活動造假。5月11日,高朋網承認微博抽獎造假,稱已經辭退負責副總裁。2011年12月,工商部門確認高朋網所售“天梭表”為假冒商品。此后,百度上再難查詢到這個曾經被無數人寄予厚望--“借助Groupon的成熟運營經驗,再加上騰訊擁有的巨大用戶量,Groupon中文網站將掀起中國團購網站的一場革命的天之驕子項目的最新動態。
窩窩團:人有多大膽,地沒多大產
20天。這是窩窩團購網菏澤、棗莊、聊城等分站的生命周期。從9月8日熱鬧上線,到9月28日突然撤掉,時間之短,讓團購業乃至整個IT界震驚。
裁員風波波及全國
與此同時,聊城、南陽、許昌等分站被裁員工也在網上發帖反映遭窩窩團的突然“優化”后離職。
據窩窩團內部人士提供的撤站名單顯示,窩窩團此次裁員涉及濟南、青島、成都、南京、哈爾濱、大連、深圳、天津、武漢、重慶等10個大區,共35個地方分站被整體撤掉,其中,菏澤、棗莊、聊城、承德、張家口、臨汾等6個分站均為上線不到一個月就被撤,而南陽、許昌等站還未上線就突然通知撤掉。
此前,窩窩團前任戰略合作總監葉耘曾在微博爆料稱,“窩窩團將裁掉目前70%的員工。”窩窩團對外公布的員工數量為5,500人,按照70%的比例來算,窩窩團此次裁員規模超過3,500人。
在閃電般撤站裁員之后,窩窩團正陷入生死困境。一方面是遭到大量員工聲討維權;另一方面是分站撤銷后有些團購單淪為“爛尾款”,商家收不到結款,消費者也無法消費,就像窩窩團徹底消失了一樣。
窩窩團為什么會在全國突然進行大規模裁員呢?IT評論網專欄作家袁野認為,毛利不夠只是全國性的大規模裁員的借口。裁員的根源在于窩窩團前期盲目擴張,導致資金支持已嚴重不足,“資金鏈已顯露出斷裂風險,只能裁員撤站解決短期危機”。
2011 年秋天的窩窩團IPO鬧劇,終因遭多家承銷商拒絕而無疾而終,此前媒體的報道均普遍認為,窩窩團上市遭拒主要是因為兩個原因,一是窩窩團依靠并購大量地方 團購網站拼裝而成的發展模式不夠成熟,同時,自身管理能力和盈利能力也嚴重缺失,巨大的風險之下隨時有崩盤的危機;二是其招搖撞騙式的赤裸裸炒作行為嚴重 得罪了華爾街。此前窩窩團曾一度自作聰明的利用高盛做宣傳,騙媒體說高盛給窩窩團投資了2億美元,結果卻被高盛澄清是徹頭徹尾的假消息,在該謠言被戳穿后 還讓內部員工偽裝成高盛的人去配合挖角,結果事情很快敗露。
對此,有圈內專家調侃稱,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窩窩團帶給業界的震驚真是無處不在,無怪乎窩窩團遭到業界各方人士的口誅筆伐,只因為其太沒有誠信,做事太不講原則,忽悠太過頭。丑聞纏身的窩窩團已經陷入發展和成長的詛咒中不能自拔, 特別是在窩窩團上市無望已成定局后,其唯一的救命稻草也已經消失殆盡,此前一味瘋狂擴張追求規模的窩窩團根本從未意識到內功修煉的重要性。
結束語:
如所有人知,這是一個崇尚“快公司”的時代:“復制一個模式,找到錢,然后燒錢,之后再弄融資,最后或上市或被并購或被干掉”,“所有的東西都要圍繞上市來做”。回頭再看,上述企業所面臨或者不得不面臨的困境,敗局僅僅是因為“世事突然急轉直下”嗎?僅僅是因為資本的簡單粗暴介入嗎?僅僅是因為管理團隊越位超盤嗎?
上市四家公司的產品做得好嗎?他們的產品曾經做得好過嗎?一個沒有前戲的公司,其高潮注定不會長久。2010年9月7日,酷6的CEO李善友接受專訪表示:很多人看重的天時、地利、人和,這與成功其實并沒有必然聯系,真正成功的企業家和創業家,幾乎都是一沒有天時,二沒有地利,三甚至沒有人和,恰恰是正確的價值觀、決心、堅韌不拔的精神和夢想改變天時助其成功;而特別光鮮的那些,到最后反而跳不出來。
假如過去可以重來,我們換一個李善友、葛斌斌、徐茂棟等期盼的結局,于是我們又多了一個關于“價值觀,決心,堅忍不拔的精神可以改變一切”的創業“傳奇”,這顯然未必是一件好事。這些年有太多類似故事在我們耳畔扯淡,它藏匿起了故事中成功的偶然性,無限夸大其必然性,強調主人公的愿景,相信資本可以改變一切,把一時的卡位當作永久的定位。那些事讓我們對這個時代的成功路徑有了更多幻想,讓我們幾乎忘記審視成功天枰的另一端:企業如同萬物,有其自然生長規律。
向上述失敗者致敬,如果他們的故事可以給我們留下思考,如果他們可以東山再起。
推薦閱讀
>>>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2011那些敗局:快公司為何轟然倒塌?
地址:http://www.geekbao.cn/a/22/20120410/49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