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任春雷對外稱行業淘汰賽即將來臨的時候可能怎么也沒想到,其親自操刀的團寶網卻差點成為了淘汰賽中最先倒下的大型團購網。
團寶網曾經是業內叱咤風云的明星企業,追隨明星團購網站Groupon建站,以Groupon.cn為,還曾經獲CCTV“2011中國年度品牌”大獎。但就是這樣一家明星企業,在前期的野蠻增長之后最終因為資本遇冷而失血,瀕臨死亡邊緣。
在此背景下,宣稱從2月20日起將為用戶提供全新的服務的團寶網還能跑多久?
先驅幾乎變了“先烈”
團寶網上線于2010年3月,其創始人是擁有十多年IT產業背景和企業管理經驗的任春雷。他率先開通368座城市團購業務,也率先推出“先行賠付”、“三重服務保障”、“團購體驗員”等服務舉措,并通過“一日多團”、“隨時退”、“單人成團”等對Groupon模式進行了創新。團寶網的總員工一度達2300人,每天曾提供超過2萬個團購選擇,成為國內最具規模的團購網站,也是國內唯一一家實現2010年度盈利的團購網站。
然而,好景不長。自2011年下半年開始,團寶網就開始走下坡路。據團寶網某業務經理透露,2011年9月到11月,團寶網每個月的營業額在600萬元-700萬元之間。而就在此前的3個月,每個月營收至少2000萬元。
去年10月底,團寶的資金鏈開始告急,團寶網給商家打款的周期開始變長,拖延情況到12月更加嚴重。團寶網無法正常結算合作商家的欠款,并開始大規模裁員。
有媒體透露,團寶網拖欠的員工工資與商家貨款的金額達到1000萬元。而團寶的員工從高峰期的2300多人急降至100多人。
更甚的是,團寶網的營業額每況愈下,團寶網的大部分員工不是在與商家協商欠款歸還時間,就是與人事部門商量何時離職,打單已經成為一件奢侈的事情。雖然團寶網還在正常運行,但基本沒有多少營業額。隨后,員工討薪、商家討款、消費者因團購券失效而引發的一系列危機持續升溫發酵。
一位名為“團寶農民工”的用戶在春節期間爆出了團寶網拖欠員工工資和商家貨款的消息。“400多位員工離職但尚未在公司承諾期限(1月20日)內拿到工資和補償;數千商家尾款被惡意拖欠。”這位自稱團寶員工的網友認為團寶網CEO已經“跑路”:“比法定假期提前5天并突然宣布放假,裁撤分公司,變賣電腦,總部兩大寫字間清空,承諾如期發工資并簽署協議,卻年關欠薪且一周內官方無任何解釋,高管層手機集體關機,去年10月起對商家打款經常拖延。”
而任春雷則在微博上否認了自己“跑路”的消息,并表示春節后自己正在四處籌錢,力圖幫助企業盡快走出困境。
2月7日,團寶網方面對外稱,“團寶網清完所有的員工工資、合作商家欠款之后,會繼續開展業務,但會調整模式。比如不收商家傭金,只提供信息展示。”任春雷在新浪微博上也表示:“團寶將會為消費者和商家提供一系列嶄新的團購服務。”
在團寶網的網站上,記者也看到頁面顯示,“從2012年2月20日起,團寶網將為您提供全新的服務。”不少團購都是“0元預訂,現場付費”。
但業內人士指出,無論團寶如何轉型,它已經元氣大傷。首先合作商家對團寶的信任會大幅下降,接下來的合作會非常謹慎。更不利的是,團寶不僅丟失了上游商家資源,在消費者心中的品牌形象也大打折扣,再加上員工流失嚴重,團寶要想重新起步,難度不小。即便團寶能度過資金危機這一關,也將面臨能否重拾合作商家的信任與重塑消費者的認可這兩大挑戰。
賠錢賺吆喝
曾在2010年率先盈利的團寶網,為何在2011年卻遭遇滑鐵盧?艾瑞咨詢行業分析師王婷婷指出,“入不敷出”是主要原因。她分析,在融資與經營收入有限的情況下,團寶網采取了市場高推廣與快速擴張的激進戰略,資金鏈危機在所難免。
在獲得巨額融資后的團寶網沒有穩扎穩打,而是瘋狂燒錢。但這與當時團購網站大拼規模、意欲通過“唯快不破”的打法吃掉其他團購網站的氛圍不無關系。
而團購業的“預付費”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這種氛圍的形成。業內人士指出,預付費即消費者把錢打到網站的賬戶里時,實際上他沒有看到實物,也沒有接受服務。消費者提前給網站的這筆錢,使得網站有足夠多的資金使這個商業模式運轉起來。但由于預付費模式本身提供了很好的現金流,這使得不少團購網站養成了大手大腳花錢的習慣。一味大規模招聘員工、投放戶外、巨資聘請代言人、瘋狂圈地擴張……
2011年初,繼美團網推出1.3億元廣告招標計劃及糯米網宣布投放2億元廣告后,團寶網也宣布其全年廣告投放將達5.5億元。在業務規模上,員工在短短一年便增至2000多人,城市站點迅速擴張至近400個。
隨后,團寶網簽約何潤東、秦嵐、于娜3大明星聯袂代言,成為團購行業首個邀請明星代言的網站。同時在央視、衛視、分眾傳媒、全國主要城市地鐵、航機媒體、各大網站等進行策略性的品牌推廣。
應該說短時間內,這種狂轟濫炸的廣告效應還是不錯的。根據團寶網內部的一份營業額統計表顯示,2011年4月,團寶網的營收接近2500萬元。此時,嘗到甜頭的任春雷對這一數字并不滿意,他給團寶網定下的任務是一個月5000萬元。于是,團寶網又加大了廣告投入力度。
但是,實際結果卻不如任春雷預期。Alexa數據顯示,去年12月中旬開始,團寶流量急劇下跌,跌幅超70%。艾瑞咨詢IUT的監測數據也顯示,2011年12月團寶網網站的日均UV數據已由4至5月的最高值下降到1/4左右的水平。
團寶網內部人士透露,流量大跌,很大程度上是公司早期大量投放廣告到期,卻沒培養多少忠誠用戶。團寶網完全是“賠本賺吆喝”。團寶網一位離職員工說,去年上半年,公司鼓勵員工多接單,不少項目自己倒貼錢賣,以求打出名氣,做大流水,連商家都納悶團寶網咋賺錢。
互聯網創業“將規模做到第一,便可上市,上市后便能解決一切問題”的定律在團購業似乎并不奏效。
團購行業自身造血能力不強,凈利潤很低已是不爭的事實,而為了擴大規模、搶市場,倒貼錢賺吆喝,最終只能帶來交易量,而無法盈利。但業內人士指出,團購網站能夠保證活下來最有力的因素是必須盈利。因為如果沒有資本的持續支持,網站的死亡概率就會很大。團寶網便是一例。
推薦閱讀
>>>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geekbao.cn/a/22/20120223/338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