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媒體報道,阿里巴巴集團已向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提出抗議,要求將從“惡名市場”名單中除名。“惡名市場”榜單是由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發布的,榜單主要是針對美方認為在上存在侵權、盜版、偽造做假等狀況的行業或者市場,一般也是被認為需要就上述問題進行調查或者開展維權行動的對象。淘寶去年2月底與百度一起被列入這個名單。
有一個“惡名市場”的帽子戴在頭上,確實不好受,現在百度摘帽了,自然也坐不住了。當然,馬云要求摘帽我們可以理解,但從淘寶給大家的消費體驗來看,我們認為馬云真的不該急于撇清。我們不妨先看看美方將淘寶列入“惡名市場”的理由,美國方面指出作為中國訪問量最高的網站之一,淘寶雖然在解決侵權產品問題方面取得了顯著的進展,但是要杜絕這一問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比如說淘寶一直受到假貨問題困擾,再比如淘寶促銷活動中被指存在先提價再打折的情況等等。
其實,只要我們仔細研讀下美方的報告,就會發現淘寶確實存在著這樣的問題,當然這些問題的出現并不都是淘寶的錯,這是淘寶作為國內C2C平臺先驅必須要付出的代價。我們都知道任何一個行業的先驅,在成為市場先行者后有訂立規矩的權利,他們所制定的規則往往都會成為同行業的規則,從過往的經驗來看,國家在制定行業法規時,很多時候也都是照搬龍頭老大的辦法,這是任何一個市場追隨者都難以獲得的先天優勢。
可另外一個方面,一個行業從產生到發展,從無序到有序,先驅肯定會遇到種種問題,所有的這些艱難險阻,所有的這些制度漏洞帶來的后果,甚至是聲譽受損先驅者都要自己承擔,而后來者只需要踩著先驅的腳步前進就可以了。淘寶既然要做中國C2C行業的先驅,要做中國的先驅,那就要有做先驅的準備,就要做好承擔責任的打算,所以馬云對這個“惡名”應該有一個正確的認識,不是淘寶比國內其他的C2C平臺更惡,而是因為淘寶是在前面探路的。
當然,針對C2C平臺出現的販假、售假、欺詐等問題,淘寶確實也采取了許多措施,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經常上淘寶的人都會發現,每隔一段時間淘寶都會有新變化,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對消費者權益的維護,這些進步不僅馬云看到了,淘寶的客戶也感受到了,美國人雖然離得有點遠,但我們相信他們也能看到淘寶一天天的變化。
不過,對一個平臺、一個市場的評價,無論是誰最終看的都是結果,而不是你做了什么,或者是想做什么。所以,客觀地說雖然馬云做了許多,也有美好的愿望,但事實上淘寶在構建良好的消費體驗,在保障消費安全、保護知識產權上,確實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雖然這不是淘寶的錯,作為C2C平臺,不知道有多少人盯著淘寶,淘寶任何一個漏洞都可能被放大,被利用,任何一項制度都可能被人鉆空子,但這卻是一個市場先驅者要付出、要承擔的代價。從這個意義上看,或許馬云應該有更大的氣度,不要急于撇清“惡名市場”,而是踏踏實實地做好淘寶,為國內的C2C發展樹立良好典范,讓更多的網商和消費者受益。
推薦閱讀
報告稱Google+品牌頁面關注者數量增長14倍>>>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評論:馬云不要急于撇清惡名市場名單
地址:http://www.geekbao.cn/a/22/20120217/32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