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宋迪
2011年初,包括IBM、VMware、HP在內的多家云計算及虛擬化領先廠商紛紛在中國發布自己新的產品或戰略。自“云計算”成為國家“十二五”規劃建設重點之一后,從政府到行業,從客戶到廠商,各方面在“云計算”部署的認識方面達到了空前的一致。
Gartner數據顯示,2009年全球云計算市場的銷售額達到563億美元,較前一年增長21%,到2013年,云計算市場的銷售總額將達到1500億美元。而對于中國,當前云計算產業尚處于導入和準備階段,處于大規模爆發的前夜,除了中化集團成功打造出中國首個企業云計算平臺之外,一些地區和核心企業也已經將云架構戰略訂立為下一代IT基礎架構的方向并紛紛著手實施,如河北廊坊正在建設全球頂級的云計算基地、山東東營正在建設的黃河三角洲云計算中心、中國電信正在推進的“星云計劃”等等。
“2011年是各行業企業級基礎云大規模落地的起步年。” 3月9日,IBM系統與科技部大中華區Power Systems服務器產品部總經理韓忠恒先生在上海主題為“開天P地,云籌帷幄”2011 IBM Power Systems云計算解決方案論壇上表示。此發布會IBM正式推出了全新的Power基礎架構云解決方案―Power Cloud-Box。
“云計算”談論了已不是一兩年的事情了,有各種有關“云”的概念被提出來。首先是諸如IT、傳媒、電信等先鋒行業的企業級用戶對云計算發生興趣,因為行業的特殊性它們可能會首先接觸到云,但是有很多企業級用戶并沒有真正的對此發生興趣。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級用戶因為節能以及業務的各種各樣的需求,會對“云計算”發生越來越多的興趣。如何把最新的“云計算”技術和行業的發展做一個結合,讓云落地,讓“云計算”真正在不同行業的企業里面發揮更大的、獨有的作用,應當是目前“云計算”發展的關鍵所在。
一方面,從地方政府的角度出發,建設大規模的“云計算”數據中心,在此基礎之上為企業級用戶提供各有特色的“云服務”,不僅能夠吸引更多的投資,創造更多的本地就業機會,更能在未來打造智慧密集型產業,優化產業結構等方面發揮重要的基礎作用。
另一方面,從中國企業的角度來講,也一直存在著這樣一個說法:中國企業虛擬化的程度,比國外的水準要稍微低一點。確實,中國企業對于資源靈活的調配還有很多的顧慮,怕技術一靈活出什么問題,所以其虛擬化的水準比國外有差距也就不足為奇了。
那么,如何在中國現有的環境之下,企業級用戶如何向云開始邁進呢?
IT廠商們也注意到了這一點。“首先,要虛擬化優化系統性能(Power Cloud Basis):虛擬化技術是構建云計算的基礎,是優化系統效率、提高系統性能的有效手段。” IBM系統與科技部大中華區Power Systems服務器產品總監李紅女士表示。
從行業及企業的角度,首先建立一個池的概念,把基礎架構虛擬化,再往上,建立池的管理,把“云計算”分成若干部分、過程一步一步去走,前期不要投入很大,先做一些嘗試。先看看效果,效果好再追加。其次,就是在不改變現有IT基礎架構的情況下最大程度的虛擬化。如果說,能夠做到以上兩點,中國的虛擬化程度將得到更多的提升,中國的企業級“云計算”之路才能走上正軌,“云計算”才能真正的落地。
實際上,筆者在與包括IBM、VMware 等廠商與用戶交流時發現,無論是“云計算”相關廠商還是客戶,業界對云的認識雖有差別,但程度基本一致,均處在一個摸索、探討的階段。剛開始說云,大家想到的或者是基礎架構,或是服務,進而一下子到了經營模式的轉變,好像一下子就要把企業改頭換面。企業級用戶怎么和云掛鉤,要改變整個企業的模式?還是怎么樣?這也還處在一個探索的過程中。
推薦閱讀
三次轉折志不移 心系通信終如愿 1939年夏秋之交,孫寶傳出生在江南水鄉的一個鄉村小學教師的家庭,家境貧寒,四歲喪父。打好基礎練內功 順勢而進創新業一談到傳媒科技,孫寶傳頓時神采飛揚,說話落地有聲,老遠都能聽>>>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行業云起 基礎落地
地址:http://www.geekbao.cn/a/22/20111028/13485.html
樂購科技部分新聞及文章轉載自互聯網,供讀者交流和學習,若有涉及作者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系,以便更正、刪除或按規定辦理。感謝所有提供資訊的網站,歡迎各類媒體與樂購科技進行文章共享合作。

網友評論(點擊查看更多條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