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傳言稱,上海廣播電視臺臺長、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原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下稱SMG)總裁黎瑞剛將會調任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兼任辦公廳主任。
過去數年之中,多次有黎瑞剛調任政府部門的消息傳出,最終均被證偽。此番消息傳出之后,上海廣播電視臺和黎瑞剛本人未對這一消息做任何評論。
對于事業單位的上海廣播電視臺和國有企業的SMG而言,政府主導的人事調任事屬平常。但是,傳媒企業的特殊屬秉性也決定了,企業領袖的離任將會帶來異常深遠的影響。
放眼全球,傳媒企業的穩定成長,其企業經營戰略的長期穩定是其必要條件,默多克、雷石東等人以古稀之年仍掌舵各自的傳媒公司絕非偶然。
在SMG,黎瑞剛獲得了寶貴的近10年時間,但是對其做有全球影響力的傳媒集團目標而言,仍嫌短暫。
2002年,原上海文廣啟動集團化改革,嘗試媒體產業運營。黎瑞剛明確提出了“兩個轉變”的戰略目標:從為播出而生產轉變成為市場而生產;從一個地方的廣播電視播出機構轉變為一個面向國內乃至海外的內容提供商、發行商和服務運營商。
此后,上海文廣在IPTV等新媒體領域布局,同時成立《第一財經日報》等跨媒體平臺,并進入到電視購物等新業態領域。其中,IPTV最能見到黎瑞剛的判斷力,在其力推之下,SMG的IPTV業務從零起步,目前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IPTV運營商,并借殼上市。
2009年10月,原上海文廣開始實施“制播分離”改革,形成了事業、企業“一體兩翼”的運營格局,可經營性業務和資產全部進入SMG。通過重組,SMG逐漸形成了包括金融信息服務、新媒體、娛樂產業、動漫產業和電子商務產業5大板塊。
過去兩年,長期持續的體制機制改革已見成效。2010年,SMG的經營收入達到113億元,對比2009年增長50.7%,比2002年集團化改革之初,收入增長了近6倍。據SMG內部人士反映,SMG今年預計可以完成銷售收入180億元。這將在國內同行中繼續位居第一。
在資本市場,黎瑞剛近年也快速布局、突破。2009年4月,SMG與國開行共同發起成立了“華人文化產業投資基金”(CMC)。2010年12月,第一財經公司也獲得了多家投資機構的投資。2011年1月,百事通借殼廣電信息上市。現在,旗下的炫動傳播公司也正在準備上市。
2010年2月,上海電視臺與寧夏衛視合作,通過寧夏衛視,第一財經的電視節目上星覆蓋全國。2010年10月,CMC還從默多克的新聞集團手中買下了星空電視的控股權。
值得注意的是,SMG的每一項具體業務和改革進程的每一個環節當中,在重大的節目策劃運作,新媒體業務的拓展,體制機制改革推進,以及CMC的成立和旗下公司的融資上市過程中,均深深打上了黎瑞剛的個人烙印。
在國內傳媒界中,黎瑞剛的國際視野突出,與默多克等傳媒巨頭過從甚密。業內人士稱,西方傳媒界能叫得出名字的中國傳媒企業家可能只有黎瑞剛一人。2006年,《紐約時報》的報道稱,來自中國的黎瑞剛是非常少見的、未來極其值得關注的傳媒新星。2010年10月,全球最大的廣告與傳播服務集團WPP邀請黎瑞剛出任唯一的非歐美裔董事。
熟悉傳媒科技產業發展趨勢,熟悉資本市場,突出的國際視野,黎瑞剛幾乎是中國邁向世界的現代傳媒企業領袖的最佳人選。2011年4月,《財富》雜志“中國最具影響力的50位商界領袖”的評選中,黎瑞剛和任正非、張瑞敏、柳傳志等共同獲得提名,他也是唯一一個來自國有傳媒企業的領導者。
LG100訊 如果黎瑞剛調任消息屬實,其影響將會逐漸滲透到SMG改革進程的每一個環節。最直接的影響是,使得新媒體業務和炫動卡通上市進程產生變數,也將直接影響到華人文化產業基金正在進行中的重大資產收購計劃。
對于SMG而言,在IPTV、電視購物、娛樂內容等領域,SMG均面臨著來自于央視、湖南、江蘇等廣電機構的競爭。在當下的國內外媒體環境中,還面臨著來自互聯網等新媒體的不斷競爭,面臨多變的產業監管政策的挑戰。
在微博上,有評論留言認為:“傳聞SMG要換當家人了,直覺是一個時代的終結。”
突然而至的換帥傳聞使得SMG未來發展陡生陰影。如果黎瑞剛離任的消息屬實,誰可以再來駕馭黎瑞剛10年的產業布局?新的繼任者還有沒有堅定改革的勇氣?還有沒有厘清傳媒產業發展趨勢的視野?還有沒有縱橫于國內外傳媒產業的能力?
推薦閱讀
近日,廣電運通舉辦了中國民生銀行 2011 年第二期自助設備新機型使用評價總結暨服務外包、商貸通客戶現金解決方案研討會,這是繼 2010 年中國民生銀行與廣電運通雙方合作開展自助設備新機型上線培訓及運行管理研討之>>>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上海東方傳媒集團總裁黎瑞剛調任
地址:http://www.geekbao.cn/a/22/20110714/9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