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獨放一家樂 幾朵凋零幾多愁
獻禮片市場為何冰火兩重天
就在作為建黨90周年獻禮片“旗艦”的《建黨偉業》票房一路高歌猛進的同時,同為獻禮片的其他一些紅色題材電影卻不幸加入了影院“一日游”的行列,匆匆上映,匆匆下馬。記者昨天了解到,反映我黨一位早期領導人感人愛情故事的新片上月29日全國上映,不滿一周,已經被擠出某些大都市的市中心,在幾家偏僻的影院“鮮為人知”了。
場景讓人心寒
這部“紅片”的女主角正在風塵仆仆行走各地,為影片作宣傳,忽聞部分院線已將影片下檔,十分感傷。她在微博中寫道:“太狠了吧!我們還在做宣傳呢!雖然微不足道,也不是商業大片,但文藝片就要落得如此下場嗎?”對于這種現象,上海某院線負責人對媒體記者說,“若我們安排場次放映電影,卻一個觀眾也沒有,那么就是資源浪費。我們不會因為電影是文藝片就區別對待。我們只遵循一個原則:觀眾多,安排場次多;觀眾少,安排場次少。”但要問的是,今年的“紅片”真的是只有《建黨偉業》好看,其他的都不盡如人意嗎?比如說導演霍建啟的一部紅色題材獻禮片,試圖用領袖人物浪漫的革命愛情打動年輕觀眾,采用“謀女郎+謀男郎”的搭配,兩位主角分別由竇驍和董潔飾演。在大學生電影節上,它獲“最佳導演獎”。但該片早已不在主要影院的黃金檔上映了。還有一部沒有明星加盟卻個性十足的小制作獻禮電影《歲歲清明》,很多觀眾甚至還沒來得及記住片名就已經匆匆下線了。即使上映期間,每天有限的場次也大多被安排在上午九十點鐘,全場稀稀拉拉三五個人的場景讓人心寒。如果與商業片不在一條起跑線上競爭,它的觀眾怎么能多?而盡管正在進行中的搜狐2011年上半年爛片榜上,一些被院線看好的商業片如《財神客棧》等,已成眾矢之的,卻因為有大量的八卦娛樂元素,如話題人物謝霆鋒主演等,所以一再被放在優質時段放映。
“優待”一去不返
獻禮片曾有過不錯的口碑和票房,不過,在取得矚目成就的同時,也暴露出一些“紅片”創作上的種種問題,有些電影依舊只是教科書、傳聲筒,在藝術和市場上均陷入尷尬。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有些獻禮片就是“三無”電影:無觀眾、無市場、無創新。而那些英模傳記片,更是長年延續著“苦情”的創作模式,難以引起觀眾的情感共鳴。
在上個世紀,獻禮片是“皇帝的女兒不愁嫁”,只要打上主旋律的標簽,再加以適當的運作,僅靠各種包場,一部影片基本上就票房無憂了。但是進入商業時代,當下整個中國電影的制作與發行,早就納入到了市場運作之中,不但這樣的“優待”一去不返,“獻禮片”3個字反倒成了影片進入市場的障礙。
創作任重道遠
2009年以全明星陣容首度試水市場化營銷的獻禮大片《建國大業》,創造了4.5億元的票房奇跡,為主旋律電影走近觀眾贏得市場找到了一條新的途徑。有了這樣的成功在前,2011年獻禮影片將繼續把“明星陣容+市場化營銷”的運作模式進行到底。為了吸引年輕觀眾,包括《建黨偉業》在內的眾多獻禮片都選擇了青春偶像劇的路子。盡管這種嘗試很不容易把握,但這種青春勃發的姿態還是讓人眼前一亮。而那些投機取巧的“創新”卻不被觀眾接受。在當下,有些導演拍攝的主旋律電影沒有找到“商業和主旋律最佳的融合點”,而是走上了“歪說歷史”、“娛說歷史”的道路。從這個意義上說,中國獻禮片創作顯然還任重道遠。
(特約記者 聞心)
推薦閱讀
掀起皮蛋風波的CNN網站記者丹尼霍爾瓦達近日出來道歉,稱自己并無貶低中國食品的意思,他非常喜歡中國美食,并向華人道歉。 無意冒犯文化 近日,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將松花蛋評為全球十大惡心食品之首。這項評比>>>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獻禮片市場為何冰火兩重天
地址:http://www.geekbao.cn/a/22/20110707/96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