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美國為主的西方國家及媒體,近期頻頻指責中國黑客組織威脅其國家安全。國家信息安全問題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在中國的政府、金融、化工等核心領域內,有大量設備來自IBM、思科、Google、英特爾、微軟等美國企業,他們占據著國內龐大的市場份額,控制著我國大部分網絡命脈。過去,思科在國內的設備出現漏洞,網絡大面積癱瘓以及高昂價位壟斷市場等報道層出不窮。但另一方面,中國知名通訊設備廠商華為、中興卻因為“安全威脅”在美國遭遇國會調查。
可以看出,我國網絡信息安全正面臨著巨大威脅和挑戰,在這種嚴峻的形式下,中國政府和企業到了打響全方位信息安全“保衛戰”的關鍵時期。
事件
華為中興在美受阻 思科被指幕后黑手
隨著中國成為全球經濟大國,中國企業在全球市場逐步鞏固自身地位。近年來,中國企業在國外受到的反傾銷、反補貼、特保等貿易壁壘越來越多。
最近一兩年,以“安全問題”為由,美國曾多次發難在美開展業務的中國企業。
2012年,美國當地時間10月8日,在對中興、華為兩家企業長達11個月的調查后,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發表報告稱,美國電信運營商不應和中國華為、中興兩家公司進行合作,因為后者“可能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風險”。
事實上,在過去的十年里,中興、華為在美拓展屢招懷疑。華為對3Com、3Leaf公司的收購先后被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否決,與中興一起競標Sprint項目,也被美國商務部干預導致失敗。
為了改變這種現狀,2011年2月,華為向美國政府發出主動請求調查的公開信。該年11月,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正式啟動調查,指向在美國有業務的中國電信企業的反間諜和安全威脅,調查將華為和中興納入其中。
盡管華為和中興都明確表示,不會對美國造成任何安全威脅,但在一紙令下,“中華”兩家公司在美拓展勢必會受到嚴重影響,未來將很難在美國并購同類企業,并獲得互聯網通訊設備,尤其是路由器等相關合同。
對于這樣的“殘酷判決”,就連美國的《華爾街日報》也表示,這類直接把一國企業指名道姓列入“黑名單”,直截了當建議本國政府禁止這些企業在本國進行收購交易,參與政府采購投標,甚至呼吁本國企業不要和上述公司進行商業往來的行為,是十分罕見,也是十分嚴厲的。
事件引起不小的震蕩。包括美國在內的各國媒體紛紛猜測,思科是讓美國國會調查中興和華為的幕后黑手。
“思科游說美國國會議員,我認為是存在的,這種做法也是合法的。”德國經濟政策領域權威專家楊佩昌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有些人說美國國會有70多名議員持有思科的股份,所以才替思科說話,但從另一方面看,美國的企業在用合法的手段去找幫他發聲的人。華為在中國和其他國家和地區的成功,已讓思科有了憂患意識,如何阻擋華為的發展,讓華為在美國盡量受到阻礙,是企業之間的競爭。
競爭
“中華”專利數超思科在美國仍舉步維艱
諾西CEO蘇立(RajeevSuri)在今年的移動世界通信大會期間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我仍堅信全球只有三家長期盈利的電信設備商可以在接下來的幾年里生存下來。愛立信和中國的華為占據了前兩個席位,第三名的爭奪則在諾西和阿爾卡特朗訊之間展開。
對于第三名,思科、中興都沒有在諾西公司的競爭對手名單中。中國科學院大學管理學院教授呂本富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在這樣的情況下,思科先要把美國本土市場保護起來,樹立了這樣的案例,其他競爭對手就會把美國案例拿過來,反過來在歐洲市場再阻擊華為,這個示范作用很大。比如說華為要進入歐洲市場,歐洲就可以說,‘美國人不讓你進,我也可以不讓你進’。思科想樹立示范效應,一是為了保護美國本土市場利益,二是在全球市場上樹立示范作用,想把華為市場壓在中低端的范圍內。”
眾所周知,華為和中興近年來在全球謀劃藍圖。
資料顯示,近幾年兩家公司的海外市場營收大幅高于國內市場,均占到總營收的2/3左右。2011年華為的全年財報顯示,華為實現營收2039億元人民幣,國內市場營收655億元人民幣,海外市場營收1383億元人民幣,海外市場營收占總營收的68%。
華為海外市場的增速也高于國內市場的增速。2011年,華為總營收同比增長11.7%,其中國內市場營收同比增長5.5%,國外市場營收卻同比增長14.9%。
美國市場是華為最想攻下的一塊陣地。“(華為的全球)戰略布局,我們唯一覺得困難的是美國。”這是華為總裁任正非在半公開場合的表態。
這一次再遇美國方面封殺,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部副主任白明認為,雖然現在“中華”暫不足以在美國市場形成競爭優勢,但美國看重的是動態發展,以華為和中興的發展速度,與其等這兩家通訊設備制造商“做強”后再封殺,不如現在就以安全為由進行貿易保護,將兩者阻擋在美國市場之外,
北京盛峰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于國富從法律的角度向《每日經濟新聞》闡述了中國企業在國外可能面臨的最大障礙。“加入世貿組織之前,企業面臨最大的障礙是關稅,只要思科等企業游說美國政府收取相關關稅,企業就很難進去。其次是傾銷和知識產權,后者是中國企業進入美國面臨的難題。經常有企業在美國產品被扣押了,或者被美國起訴索賠,可能就是因為知識產權侵權。”
于國富表示,值得欣慰的是,上述這幾大障礙華為、中興都解決了,因此游說國會是思科打出的最后一張牌。華為、中興在通訊設備行業的創新是位列前茅的,以前思科有創新的東西,我們要去學,現在PCT(國際專利合作條約)有國內專利,有國際專利,華為和中興申請PCT的數量一直占到全球前三名。可以看出,中國企業在創新方面一點都不遜色于思科這種海外老牌企業。從PCT專利數量對比來看,思科的創新力度已經不如華為、中興了。
隱患
思科設備被證存安全隱患 國內電信企業更換路由器
值得注意的是,中興和華為的崛起,讓思科加強了防范。實際上,目前華為和中興在美國的市場份額是微乎其微的。數據顯示,華為在美國的銷售額占據其營收的4%,但思科在亞洲、環太平洋地區和中國的業務卻占了思科總業務的16%以上。2011年,思科全球總收入400億美元,其中16億美元來自中國。雖然思科在中國的收入僅有其總收入的4%左右,但中國市場卻貢獻了其整體利潤的30%,緊追美國本土市場。
推薦閱讀
速途網訊 在網上給手機充值卻變成給騙子買游戲點卡,近日有網友就遭遇此釣魚欺詐騙局。據360安全專家表示,近期手機充值類釣魚網站成為網絡詐騙的重災區,對于此類涉及網上交易的網站,在支付之前一定要確認該網站的>>>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geekbao.cn/a/11/20130301/261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