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出現了不少“90后人均負債12萬”的報道。有的說是房貸,有的說是“提前消費”,更有不少文章聯系近兩年花唄和白條的火爆,驚呼90后是被透支消費“毀掉的一代”。
當然了,這一數據最后被證明是假的。但是,我們也需要正視一下不少年輕人過度提前消費的問題。比如很多剛參加工作的年輕人欠債過多、壓力過大,在校大學生為買手機陷入“校園貸”困局等等。
究其原因,除了年輕人閱歷淺、抵擋不住誘惑之外,還有很多金融服務機構急功近利的因素。
良性金融服務是和用戶共同成長
近些年,互聯網金融來勢兇猛,大大拓寬了傳統金融的服務半徑,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金融服務質量和供給的效率。但是,不少互金服務機構為了迅速擴張,有意無意地放松了風險控制,在合規性方面也存在很大不足。這些機構更多地將重點放在跑馬圈地上面,而不是風險控制上面。
正是將擴張放在第一位的理念,導致市面上出現了很多“無門檻”或者“超低門檻”的借款產品,這樣的借款交易并不是真的在為用戶提供幫助,而只是以這種噱頭將用戶吸引進來,不負責任、不計后果地完成交易,然后用戶得到的,可能是無休止的麻煩,而平臺也為自己埋下隱患。
事實上,金融服務并不是一次簡單的產品交易,其背后必須有堅實可靠的風控,保證金融機構的錢放得出去且收得回來。比如每個人都可以買各式各樣的家電、衣服、食物等商品,但不是每個人都符合借款的資質,判斷這一資質是一個復雜的過程。
此外,金融服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比如剛參加工作的年輕人,一開始信用額度只有幾千塊,但隨著其事業進步,隨著其信用習慣的養成,其信用額度會不斷攀升。對于金融服務機構來說,這樣的用戶長期服務下來,也是一種價值提升。
所以說,好的金融服務和用戶之間,不是一次性的商品交易關系,而是相互促進、共同成長的陪伴關系。
榕樹平臺的用戶養成計劃
對于金融服務機構來說,用戶不僅需要吸引,也需要培養、養成。不管是信用卡、貸款,還是花唄、白條等,我們經常會提到“提額”“降息”等概念。也就是說,同一個用戶,在同一平臺使用同一產品,不同階段所獲得的額度和利率都是會發生變化的。
那么,優質的金融服務平臺都會有自己的用戶養成計劃,并按照計劃選擇用戶,培養其信用習慣,從而使得雙方共同促進,一起成長。
榕樹智慧金融服務平臺就是其中的典型案例。
榕樹在營銷獲客的過程中,并不急功近利,而是通過“風控前置”的辦法,從營銷端開始,就對用戶進行精選。
用戶在榕樹平臺注冊賬號后,平臺能夠基于用戶提交的基本信息資料進行資質預審評級,實現多維度、更加客觀地對進入榕樹的用戶給予信用預判,大大提高了優質用戶與平臺合作機構的觸達率和需求匹配率。也就是說,榕樹會主動選擇優質用戶,屏蔽掉資質不良的用戶。
此外,榕樹還為符合條件的用戶制定了“成長計劃”。
根據用戶填寫的個人資料以及完成各項認證后,榕樹平臺會為用戶進行初步信用審核。也就是說,用戶只需要完成各項驗證,仔細地填寫個人資料,就能夠擁有自己的信用評級。隨著個人行為記錄的良好表現,評級也會隨之增長。評級越高,用戶借款的成功率、借款額度會越高。相反,評級越低,用戶借款的成功率、額度也會相應下降,對應利息可能會提高。
通過嚴格的風控機制和信用評級規則,榕樹平臺能夠將風險控制在合理范圍,降低機構風險,同時,在最大程度上增強了用戶粘性。信用習慣良好的用戶,會獲得越來越大的助力,榕樹和入駐機構,則能夠獲得越來越多的價值,雙方真正成為了共同促進、共同成長的關系。
其實,整個金融服務行業的發展,本就需要銀行和金融服務機構不斷地教育、培養用戶,只有吸納更多的優質用戶,陪他們一起成長,金融服務行業才能夠不斷成長,進而發揮更大的價值。
推薦閱讀
近日,業界備受關注的中國支付行業評選第七屆“金貝殼獎”正式揭曉。拉卡拉支付以其十余年來在第三方支付領域的產品創新和精準化服務,從參選的近百家企業中脫穎而>>>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榕樹平臺:好的金融服務,是陪伴用戶成長
地址:http://www.geekbao.cn/a/05/3080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