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過市場的慘烈洗禮、資本的強力角逐后,共享單車市場格局漸穩,ofo與雙寡頭之間競爭也日趨白熱化,其他后進品牌的市場空間不斷被壓縮。在用戶總量、日均活躍用戶數、開鎖用戶占比方面,ofo已經對摩拜呈碾壓之勢,且距離進一步拉大,第一品牌效應凸顯。而摩拜在近兩個月的一些關鍵數據指標方面還出現了明顯下滑趨勢,在兩強角力中或顯后勁不支。
近日,國內權威APP數據調研公司QuestMobile最新共享單車行業數據出爐。數據顯示,ofo最新日均活躍用戶數增至788.2萬,排名第一,環比增長12%;摩拜最新日均活躍用戶數下滑至697.38萬,排名第二,環比下跌超3%。相比之下,ofo日均活躍用戶數領先摩拜達13%。
此外,QuestMobile最新開鎖數據顯示,ofo的開鎖用戶占比平均在68%左右,最高73.7%,最低53.5%;摩拜的開鎖用戶占比平均在62%左右,最高66.6%,最低54%。ofo的開鎖用戶占比較摩拜高出約5個百分點,這也意味著ofo用戶日常產生訂單的人數占比高于摩拜,在ofo用戶規模更大的基礎下,也可以理解為ofo日均訂單高于摩拜。
日活用戶差距拉大,用戶訂單數量差距拉大,這意味著ofo的用戶黏性更強、使用頻次更高,而摩拜用戶黏性和使用頻次都在下降,摩拜與ofo的整體距離在拉大。
不但國人對共享單車的依賴性在提高,連外國人也對共享單車在出行方面的影響也青睞有加。近期,由20多國留學生評出的改變中國“新生活方式”的“新四大發明”中,共享單車與支付寶、高鐵、網購同時入選。而央視三大王牌欄目近期更是齊聲點贊共享單車帶給國人的“出行新模式”。
ofo在最初的設計模式上,秉承“不生產單車,只連接單車”開放態度,與傳統強勢自行車企業聯手打造產業鏈,一舉占有了70%的單車生產能力。在迅速鋪開市場,實現“讓用戶有車騎”的目標后,ofo不斷依靠產業鏈優勢推出公主車、肌肉車、大眼車等吸睛車型,并在國民小鮮肉鹿晗等明星的配合下開展“全城圍捕小黃人”的“集卡活動”,ofo拉新力度迅速提升,用戶快速增長,并依靠其與生俱來的輕便好騎的用戶體驗,讓用戶黏性大大增加。
反觀摩拜,因為在成立之初就制定了自己研發、自己生產的重資產發展模式,受困于產能和成本,今年的開城速度和單車投放量方面已經被ofo拉開。同時,摩拜初期的單車,因為車型過重、騎行費力被很多用戶紛紛吐槽,改進的車型由于座位高,大部分人都處于不舒服的騎行狀態,而輪胎打滑、甩泥等問題,更讓用戶在雨天唯恐避之不及。由于生產成本高,淘汰成本高,所以這些一直被吐槽的車型依然大量存在市場。這使得不少高頻用戶或者女性用戶漸漸疏遠。
在已經形成使用共享單車出行習慣的情況下,一方的體驗不好,用戶就會用腳投票,無情拋棄你,而轉向對手。諸多因素,或許是兩強之間此消彼長的主要原因。
隨著用戶數量的迅速增加和用戶黏性的增加,作為共享單車的原創者和領騎者,ofo已在全球連接了超過800萬輛共享單車,日訂單超2500萬,為全球8個國家超170座城市上億用戶提供了超30億次高效便捷、綠色低碳的出行服務。ofo已成為全球最大、估值最高的共享單車平臺。如今,街頭的每10輛共享單車中,有7輛是ofo的小黃車。
有調查發現,在大街上隨機詢問用戶共享單車最先想到哪個平臺,大部分用戶首先想到還是小黃車。在無提示之下的第一提及率,小黃車幾乎是被脫口而出,品牌影響力已然深深扎根用戶心中。可以說,ofo的小黃車已經成為共享單車行業的代名詞。
當一個品牌成為品類代名詞時,用戶在需要時第一時間自然會聯想到它,品牌的虹吸效應將迅速拉動周邊用戶靠近,共享單車未來或現ofo一枝獨大的局面。
推薦閱讀
曾經火爆一時的觀賞石市場,正陷入低谷。8月8日,首屆中國賞石文化行業創新發展高峰會在廈門舉行,來自業界的專家就觀賞石產業如何走出當前的困境開出“藥方&rdqu>>>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QuestMobile最新數據:ofo日活用戶、用戶開鎖率遠超摩拜居第一
地址:http://www.geekbao.cn/a/05/3041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