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首屆世界智能大會上,BAT中的李彥宏、馬云先后登臺,唯獨缺席了馬化騰。對于人工智能的布局,阿里、百度、騰訊的重視程度都可見一斑,方式方法也各有不同。百度將其上升為戰略高度,阿里盡可能做好各可實踐場景的技術落地,騰訊起步較晚,也在摩拳擦掌。
此次大會亮相的馬云和李彥宏再次對人工智能未來發展分享了自己的見解,除了作為插曲的“嗆聲”,兩人對我國AI發展其實都抱著非常樂觀的態度。
無論如何 數據是獨特優勢
李彥宏認為,與世界上的其他國家相比,中國在數據上擁有更大優勢,“人工智能技術向前推進,需要大量數據來支撐,而全球擁有7億多網民的市場體量的只有中國。”除此之外,李彥宏表示,我國也有大量人工智能相關人才,世界上43%的人工智能論文由中國人完成,在中國做AI,是占據了天時地利與人和。所以,他最后得出了結論,“我們(中國)有這么大的市場,不領先就說不過去了。”
馬云也在演講中表示,機器智能和人工智能發展的前提是海量數據,我國具有獨特的國家優勢,“我們以前的基礎設施的發揮了巨大優勢作用,中國還沒有出現大量所謂的信息壟斷和數據壟斷。”馬云稱我國甚至可以“換道超車”,他舉例說,正是因為在不同的道路上競爭,才會有今天整個中國互聯網的發展。正是因為中國IT基礎太差,所以促使了移動互聯網的迅速崛起;中國原有的商業零售環境太差,才有電子商務;中國原來的金融體系不太好,才會發展出互聯網金融,“不好是一個機會,關鍵在于你怎么樣在不好的過程中尋找機會”。
對于AI未來的竟合,李彥宏和馬云也都談到了促使AI時代真正到來,需要的是融合。
李彥宏明確表態,人工智能時代不是某一家公司或幾家公司的專利,而是很多公司在一起來建設的事情。馬云也直接了當的表示,跨國之間的對抗沒有意義,聯合起來解決問題才有意義。“跟Facebook、跟Google聯合起來解決問題,這才是我們這個世界應該倡導的東西。必須要取代誰或者打倒誰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存異
向來英雄所見略同,宏觀層面判斷一致,實現目標的方式方法各具不同,才出現了所謂的“嗆聲”。
在談及技術與數據哪一個更重要的時候,首先登臺演講的李彥宏依然堅持數據不重要,創新和技術更關鍵的看法。而此前,在貴州大數據峰會上,馬云則認為數據是未來的生產原料。演講中,李彥宏回憶此事笑稱,“在一個貴州的論壇上,突然發現馬云也來了,壓力很大,萬一大家都去聽馬云了,不來聽我的怎么辦呢?結果還好,人也挺多的。真正推動數據(發展)的是算法。”
在稍后馬云的演講環節,他直接隔空回應了李彥宏,“剛才李彥宏講貴州的事情,說他擔心我們兩個人吵架觀點不一樣。我根本就不知道李彥宏在那兒,也不知道馬化騰(打了圓場),在媒體上聽馬化騰替我們打了一個圓場。我不知道李彥宏說了什么,多花點時間在未來和客戶身上,比多花時間在競爭對手上要來得重要,這是我的看法。”
雖然都看好中國未來在AI領域的發展,但李彥宏的結論是“不領先就說不過去了”,馬云則是提出了“換道超車”的看法。相較于一定要拿第一,一貫強調分享、“不稱霸”的馬云認為中美之間聯合起來解決問題才有意義,“他有,我必須有,我要把他干倒,這個時代已經過去”。
馬云將未來AI競技比喻成萬米賽跑,而現在大家都才跑了10米,并說,“你看前面更高的高手,我不是看百度,也不是看騰訊,我們應該看看Google走到哪里,IBM走到哪里,看看世界,甚至最應該看的是未來、客戶,我們的孩子們會碰上什么問題,我們去解決它。”
推薦閱讀
據Uber周四宣布,截至5月20日,該公司的專車訂單總數達到50億次。Uber表示,該公司目前同時能夠接到156份訂單,幫助這家公司跨越了50億份的里程碑。從2010年創辦至今野>>>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世界智能大會馬化騰缺席 馬云李彥宏除了“嗆聲”還有“共識”
地址:http://www.geekbao.cn/a/05/3036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