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騰訊的斗魚,到王思聰的熊貓,再至大智慧的視吧,為什么這么多金主都樂于向直播行業砸錢?雖然說進入2017年以來,直播行業罕見資本動作,從業者和投資人的進入更加冷靜和審慎,隨著大批直播平臺“團滅”,整個行業正式進入洗牌期。據《2017中國直播行業生態報告》,還剩下的直播平臺數量或已低于100家。但這并不代表直播行業真的就是沒有“錢途”的行業。同期相比,電視廣告的市場份額有1000多億,而直播的廣告效益才剛剛開始。
各品牌的營銷人員看重直播,不僅僅是因為粉絲經濟,而是場景化帶來的效益。
我們在看電視廣告的時候會發現,每一則廣告都在極力訴說著產品的使用場景與使用體驗。換句話說,如果一則廣告僅有一句干巴巴的廣告語,即便受眾群體在廣,也不能讓購買理由扎根于受眾。
直播是場景理論中一個特別有趣的例子,比如說當你直播鏡頭離我比較遠,或者當你是橫屏的時候,它是有舞臺感、距離感的。這時候你會發現大家還是覺得自己在看一個媒體節目,打賞就會很少,可能只能作為廣告場景而發生變化。但真正的直播是離我們很近,我們看到的是主播的上半身,感覺上只有一米左右的距離,屬于很親密的私人距離。雖然你知道這個主播是面朝著1萬人,但是對每個用戶來說會產生一種虛幻的場景,一種新的場景感,或者叫場景視覺感。
很多東西都需要場景化,這一點對產品經理尤為重要。一個好的產品經理在描述一個產品的時候,一定是把它場景化的。比如消費者在什么情況下、遇到什么問題、怎樣用一個產品、怎么解決等等,越是場景化的描述,在營銷中越容易成功,越容易在用戶中產生共鳴。包括你去融資的時候,最好的方法也是用場景化的描述。
對于未來的場景,我們將會有一種新的互聯網表達方式而連在一起。我們有了微信的連接,為什么微博不會被淘汰呢?因為在不同的產品上我們有著不同的社交圈,而且在不同的社交圈中我們也扮演著不同的角色。現在用戶在視吧直播中形成的社交圈,是全新的拓展,是沒有重疊的。
所以我覺得任何行業,都要學會直播的表達方式,把自己的發聲與直播工具相結合,利用直播場景化方面的優勢。我們不能一味的只看到網紅經濟這一小部分。如果說我們原來的營銷活動與荷爾蒙無關,卻取得了成功,那么我們在新的媒介上只能落入荷爾蒙經濟的俗套嗎?
推薦閱讀
我們在視吧直播的頻道中可以發現,除了財經頻道中的主播會亮明自己的“出身”,或者是自己的“資歷”,其他頻道中無不是平民化的。絕大部分的主播>>>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視吧:直播經濟要跳出狹隘的網紅經濟
地址:http://www.geekbao.cn/a/05/303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