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融合,一個炙手可熱的詞匯。除了主流的服務器廠商,存儲廠商、網絡廠商、安全廠商等都在賦予超融合更多的內涵。不管你現在能否接受,超融合已經來了,而且已經在金融、制造、醫療、政府、高科技等行業逐漸展現出其能力和魅力。

超融合架構起初是受到Google、Facebook等大型互聯網公司通過軟件定義技術構建大規模數據中心的啟發,將虛擬化計算和存儲整合到同一個系統平臺,結合虛擬化技術和企業IT的場景,為企業實現可擴展的IT基礎架構。
如果追溯超融合這個概念,時間要回到2011年,Nutanix第一個提出了超融合的理念。在當時,人們覺得這是噱頭和炒作。但是,經過這么多年的發展,超融合已經被人們普遍接受。
在初期,超融合主要被用于VDI、數據庫加速,或者作為傳統SAN存儲的替代品。但是隨著超融合市場的深入發展,超融合被賦予了更多的內涵。在國內,有這樣一家企業也在用自身的實踐解答“超融合”這道題,并給出了自己的答案,它就是書生云。
超融合的“遠大前程”
一個事物的出現,背后肯定有需求的驅動,超融合也不例外。應該說,超融合之所以能夠火起來,主要是業務需求的驅動。當我們身處“云大物移”的時代,企業現有的IT基礎設施架構已經無法滿足其業務創新的需求。于是,超融合被提了出來,而且市場數據也表明,企業對于超融合也是很“買賬”的。
IDC的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超融合市場整體規模達到9170萬美元,超過2014規模的3倍。同時,Gartner預測,到2019年全球超融合市場的規模將達到50億美元,而Gartner的報告顯示,中國超融合市場已成為全球增長速度最快的領域。
正是超融合市場具有這樣的美好前景,也就不難理解為什么這么多廠商擠破頭也要進入到超融合市場。我們熟知的超融合的“啟蒙者”Nutanix在2016年也完成了在資本市場的上市,這應該是一種標桿意義。因為超融合可以被作為一個成功的商業模式被資本認可。
除此以外,2017年初HPE收購了成長迅猛的超融合基廠商Simplivity也應該是這種邏輯的一個寫照。如果說這都是國外市場的表現,那么國內市場也甚是熱鬧。
聯想與Nutanix在超融合方面進行戰略合作,同時聯想也在自主超融合方面進行發力,舉行了貫穿2016年全年的“尋找超融合最美合伙人”的市場活動。中科曙光則是與VMware合作推出了StackCube超融合云計算一體機,為滿足用戶關鍵業務上云需求提供一體化方案。
再多的例子不必多舉,超融合在國內市場的火爆足以證明超融合市場是一個值得投入的市場。作為有20年創業基因、在云計算市場耕耘長達6年的書生云,為了抓住超融合的商機,也推出了自己的超融合一體機。同時,書生云的超融合方案不光是為了商業模式的兌現,更是驗證自己對于未來IT變革趨勢的把握。
王東臨:超融合只是一種交付方式
此前,至頂網記者獨家采訪過書生云CEO王東臨,就超融合話題進行了深入交流。在王東臨眼中,超融合只是一種交付方式,可以說超融合是開箱即用的代名詞。而這背后更多是目前IT基礎架構的變革。
根據書生云王東臨的說法,萬億元IT基礎設施市場將來會有80%都是以超融合方式交付的。王東臨表示,萬億規模的IT基礎設施行業正處于變天的前夜,有八大發展趨勢其中任何一項都足以顛覆現有產業格局。總結來說,這八大趨勢就是云架構、分布式系統取代企業級設備、開源、閃存、軟件定義、重構軟件以釋放硬件的性能、CITE(企業IT消費化)和超融合。
雖然超融合只是這IT基礎架構的八大趨勢之一,但是從某種意義上看,以超融合為載體可以容納其他七大趨勢。也就是說,書生云通過自主的技術創新,有效整合成熟技術,通過超融合這一產品形態幫助客戶實現云落地。
王東臨表示,超融合的技術價值在于提供了這樣技術改革的特區,相當于原先的深圳特區。書生云超融合一體機提供了標準化的交付,可以做到開箱即用,幫助企業降低“云門檻”。同時,標準化產品可以實現分銷。
為什么這樣說呢?因為書生云超融合一體機采用分布式的技術取代了以往的企業級專屬設備,然后通過搭載基于開源技術的SUSE OpenStack Cloud,實現了軟件定義的云架構。
通過開源和標準化組件,書生云超融合一體機幫助企業可以更好地構建適應云時代的IT基礎架構。而且借助渠道合作伙伴的力量,超融合的顛覆性作用可以被更好地觸達用戶。
所以,超融合是一種云時代IT架構的交付方式。除了產品技術創新,其實超融合玩家需要思考的更多是借助超融合這種交付方式幫助企業實現業務創新。
書生云超融合一體機有什么獨到之處?
書生云售前總監康祺表示,書生云在超融合領域針對兩個市場分別推出不同的產品系列:針對大型數據中心用戶,推出超融合數據中心方案;針對大中型企業的云計算需求,推出超融合一體機。
其中書生云超融合一體機具有高可用、高性能、高可靠、高能效、易運維等特點,很好地滿足了這些數據中心的建設和管理需求。
書生云超融合一體機具備整體交付、零實施,開箱即用,免除傳統云平臺部署、實施的眾多門檻。在鳳凰創新園EB級超融合數據中心項目建設中,僅需300多臺書生云超融合機柜即可完成部署。為什么書生云能夠做到這樣的效果?這主要得益于書生云在超融合產品上的技術創新。

書生云超融合一體機
康祺認為,書生云超融合一體機采用了許多核心技術,其中核心技術有三個:
一是書生云首創SurFS分布式共享存儲技術。SurFS具有比Google、Amazon、Microsoft更領先的分布式共享架構,將數據路徑壓縮至極致,不僅性能大幅提升,所需硬件設備數量也大幅度減少,占用機柜和耗電也大幅減少,在性能和成本方面都突破了瓶頸,使得I/O性能成倍提升,成本大幅降低。
二是內部總線鏈接的分布式系統,超融合架構使得“去TCP/IP”等新技術能夠規模化應用,從而成為新技術應用的突破口。例如,TCP協議三次握手四次關閉非常低效,書生云超融合一體機在存儲I/O路徑就盡可能避開TCP/IP協議,改為使用SAS、NVMe等更高效的原生協議,從而大幅提升了系統性能。
三是獨有的TruPrivacy云數據安全技術,在性能、成本、安全性、密度和節能上都有十分明顯的優勢,同樣的計算和存儲能力只需現有技術50%的成本、20%的面積和30%的耗電。
康祺說,書生云立足產品化,可以為客戶提供整體解決方案。另外,書生云超融合產品在簡化運維工作、節省建設成本等方面優勢是非常明顯的,鳳凰創新園EB級超融合數據中心項目就是典型的代表。
超融合究竟兌現了何種意義?
如果脫離開產品形態,正如王東臨所言,超融合只是一種交付方式,如何在云時代為企業快速交付一個IT基礎設施。超融合是目前實現軟件定義基礎架構的最佳方式。
深信服CTO曹心馳也告訴至頂網記者,深信服選擇超融合這條路,為客戶提供簡單的、平滑演進到云的過程。超融合解決了大多數企業從虛擬化架構向云化轉型的起點。
而在Nutanix首席解決方案架構師Steven Poitras看來,超融合就是一種物理基礎設施架構,不過,硬件不是關鍵,只有通過軟件定義來交付集成后的資源還能稱為真正的超融合基礎設施。也就是說,我們不要只看它的物理層架構,真正的超融合要通過上層軟件、總體解決方案的提供能力來界定。
“Nutanix現在的定位是一家企業云解決方案提供商,超融合只是企業云的實現途徑。”Steven Poitras說。
應該說,超融合只是一個架構、產品、交付方式,但是其應用場景卻具有千變萬化的特點。所以,我們并不能單一說超融合實現了什么意義,其承載的意義需要與其應用場景進行對應。
目前,超融合的應用場景還在被不同的廠商去拓展,但是一個不可否認的現實是超融合在幫助企業應對云時代的IT變革方面正在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推薦閱讀
有人不禁會問,直播是什么?直播是一種實時的互動,是一種社交方式,是一種娛樂方式。年輕化成為直播市場第一大亮點。2008年以前,直播形式是在公共聊天室里。公共聊天>>>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云時代看書生云如何解答“超融合”這道題
地址:http://www.geekbao.cn/a/05/303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