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7年,將針細分領域進行展望,不求甚解,只求真相。
估計有人就要笑了。過去賣x86叫服務器,現在x86虛擬化之后裝上分布式軟件叫超融合;過去賣你一臺服務器叫信息化,現在賣你一臺服務器+SSD+分布式文件系統叫私有云部署,也叫互聯網+。
02/
超融合往小里說,這就是一臺“安卓”,螞蟻雖小,五臟俱全。但這個“螞蟻”的硬件大多雷同,不同之處在于系統,你是屬于N家(Nutanix )還是V家(VMware )還是O家(Openstack)?或者說,誰家都屬于,誰家都支持。
03/
超融合往大里說,這就是云,能帶來云的體驗。一臺是云,100臺也是云,規模不同,只要有虛擬化軟件,都叫云。
04/
所以,超融合你是賣系統還是賣盒子,或者叫云基礎設施or云?這不是三條道路,而是兩條截然不同的道路。
05/
最熱鬧的中國市場有一堆公司:華云網際、書生云、達沃時代、大道云行、天璣數據、StorWind、青云HCI、SmartX;還有浪潮、華為、新華三、曙光、聯想。咦,它們不是賣服務器的嗎?
06/
超融合是新名詞新市場,除了Nutanix,幾乎沒有原生公司。中國市場也是如此,大多從存儲轉過來(以存儲為核心的超融合,另有以虛擬化為核心的超融合)。高端存儲不好賣了,賣點SDx概念和Server SAN吧。Server SAN概念多了,再賣HCI吧。跟著趨勢走,總沒錯。歸根結底還是賣容量,和HCI只有名稱上的關系。
07/
超融合應用場景太小。互聯網公司不屑,這玩意即插即用,按需分配,可是另一套玩法,和之前的數據中心x86并不完全一樣。要重新搭建數據中心環境,基本不可能,關鍵還死貴。超融合廠商只好轉向傳統企業,要上云嗎要互聯網+嗎,來幾套就是云。
08/
總體還處于起步階段,處于市場的泡沫期。再過2年看看,估計這些做超融合的公司又該轉向了。除了那些拿到融資的公司,或者超融合真正成為云基礎設施,這還有多久?
09/
所以,超融合大哥不要看不起二哥,中國HCI大多數還是拿來主義,要么v家代理要么O家開源。如今發展的風向好,要想做大市場,只有揚長補短,相互融合,做大市場才對。好聽點,叫做開創一個新時代,而不是固守在自己的一畝三分田中,這就是格局觀。
以下簡單點評公司。
Nutanix:一個時代的代名詞。它的技術路線是從賣硬件轉向賣系統,去年10.1上市,開盤大漲到37美金,如今穩步在30美金上下;最高不過46美金;市值40億美金。只說一點,純軟件公司,只做B端,能賣多少linsence,更何況不是簡單授權。下一步估計會成一個大的系統集成商和云服務提供商。預計2018年營收才超過10億美金,不過我最關注它什么時候斷奶(不再賠錢不再靠融資),斷奶之前會不會改弦更張(被收購呢?)(捂臉)。
VMware:要么授權要么預集成賣硬件,總之逃不了封閉的系統,就算你再看不慣也沒辦法,云的基礎是虛擬化,云世界就是虛擬化的世界,做虛擬化生意最成功的就是VMware,從虛擬化出發做超融合,順風順水。
這兩家一個是引領超融合趨勢,一個是乘著虛擬化的浪潮。其他外企和超融合的關系呢?甲骨文好好賣一體機,EMC好好賣存儲。跨界都不是最擅長的。超融合和IBM有啥關系?微軟繼續賣Azure云,HPE買了simplivity,過幾年再甩出去?
再來看國內公司。
華云網際:儼然成了市場龍頭,搞聯盟之后,搞大生態才是責任所在。往行業走做大私有云市場。老板游峰對市場的拳拳之心令人動容。一起發財致富吧。
書生云:最具有明星潛質的公司。理由:創始人王東臨不是第一次創業,對創業和管理有心得,勝出;技術架構和路線有野心,與其他公司不同,勝出。當前正在做EB級別的私有云,規模也許是最大,實踐出真知,勝出。
盡管去年才推出一體機,但王東臨自信今年的收入過億元。這是了不起的門檻。要知道大多數超融合公司不過千萬級別。就看他在行業市場的滲透能力。
達沃時代:這個名字很糾結,仿佛還活在過去的時代。自主創業,學院派背景成就技術路線。從存儲跨越到HCI,小金剛一體機名稱響亮。如果繼續融資,上市的計劃會更快。要穩。
XSKY、青云HCI、SMARTX、大道云行等等:這些成立時間不久的新面孔也都參與了超融合,翻看核心成員的履歷都是老司機,更不乏猛人悍將,能跳出來成立公司,反正想清楚了。對不對,另說。懂技術的是他們,懂中國市場的也是他們,就看市場如何回應了。
華為:啥都有,啥都是技術,啥都要統一。講究逼格,不跟著喊超融合,看著不為所動,其實,該干的一樣都沒少。
聯想:最為糾結的公司。自研一套,吸收引入一套,兩套系統兩套人馬。不過聯想習慣了,總之不行就買買買唄。買了再整合,再瘦身。提醒的是,啥都有等于啥都不突出。DCG的大旗,與N家的合作扛不起來。聯盟和生態能帶來多少生意?
曙光、浪潮:賣服務器的。下季度再拿兩個服務器大單最重要。
新華三:繼續整合中,市場怎么缺少這個大玩家?
其他家:不了解。好好做生意,踏實包裝概念,有一個是一個,聊勝于無,對吧。
總結
超融合還屬于一個新興市場。資本的介入、技術的驅動、商業模式的創新、決策者的眼界和格局、市場的需求等多方面決定了產業的走向。預計在“跑馬圈地”的這兩年,誰家的技術獨特性越強,誰就有可能勝出。
當然,最終產業的繁榮以及市場的認可,才是最重要的。借用某CEO的一句話“要做產業的同行者,而不是同行,才是重要的。”所謂同行者(行走的行)是指對產業有貢獻,相互補充技術,做大產業;而同行(行業的行)則是指小富即安,相互競爭,格局較小。
那么,以上列出的公司中,你看好哪家呢,可留言討論。
推薦閱讀
情人節是一個關于愛、浪漫以及花、巧克力、賀卡的節日。男女在這一天互送禮物用以表達愛意或友好。一段表達愛意的話,一份討女生歡心的禮物,會讓很多曖昧的男女變成享>>>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展望2017 | 超融合如此火,國內公司誰是黑馬?
地址:http://www.geekbao.cn/a/05/302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