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李卓
中國自主創新更牛的品牌,不在互聯網行業。
12月12日,“2016年中國品牌價值評價信息”在北京發布。海信憑借圍繞用戶需求的持續創新成就和能力,榮獲自主創新品牌第一名。
就在幾天前(12月8日),Clarivate Analytics(原湯森路透旗下知識產權與科技事業部)剛剛在全球范圍內首次發布“2016年中國大陸創新企業百強”,以發明總量、專利授權率、全球化和影響力四大要素為評選標準,海信再度上榜。
“創新驅動的海信,排名在互聯網公司之前,證明了企業無所謂傳統和新興,持續圍繞用戶進行價值創新才是根本。”資深業內人士認為。
海信集團總裁劉洪新表示:海信堅信市場經濟最終的主宰是技術和消費者,堅持技術創新,踐行質量誠信就一定能成就優秀的品牌。
技術引領創新
以“技術立企”的海信,刷頻“創新”價值榜單,成績并非偶然。
據悉,海信每年會拿出不少于銷售收入的3%做為研發經費。2016年新建成了日本研發中心和以色列研發中心后,全球研發中心達到12個。正是以技術創新為引領,海信在產品、服務、市場、商業模式各環節形成了貫通的創新體系和創新文化。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海信不斷進行技術革新,僅僅電視方面,海信首創“激光電視”,就引發包括日韓品牌在內的眾多廠商跟風;自主研發的海信ULED顯示技術,在電視畫質方面達到國際更優,與日韓電視品牌進行正面競爭;以及同樣屬于自主研發的“信芯”Hi-View Pro畫質引擎芯片,已經開始被應用于聯想旗艦電視,一舉打破了長久以來日韓企業對高端電視的芯片技術壟斷,可謂是自主芯片產業化歷史性的突破。
除此之外,海信在醫療、智能交通、白電等多個領域,同樣依靠技術創新獲得不菲成績。
至于近年突飛猛進的全球化和影響力,目前海信產品已遍布全球各個重要市場,并借助包括F1、歐洲杯、澳網在內的多個國際型體育賽事,拉升自身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
顯然,在創新上的持續投入和不懈追求,已經讓“創新”成為海信的代名詞。“海信創新”成為被社會廣泛認可的符號,它也將成為實現“十三五”規劃五大發展理念之一“創新”的重要支撐。
創新反哺市場
隨著海信不斷的技術創新,海信電視不斷實現價值增長,其全球市場的占有率和影響力同樣不斷提升。
2016年1-10月,海信電視銷售量、銷售額份額分別為17%、17.76%,繼續保持13年中國市場電視的龍頭地位;在南非、澳洲等海外市場同樣坐上寶座,在歐洲、北美市場也不斷擴大市場份額。
以近日密集發布的家電企業中報和三季報為例,海信電器(600060,SH)是罕見的利潤大幅增加的公司,第三季度當季凈利潤增幅高達31.65%,1-9月實現凈利潤11.40億元。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市場總量增長放緩的情況下,彩電行業性的盈利能力匱乏,更加劇了轉型的難度。創維數碼2016年中報凈利潤下滑3.76%,是繼2015年年報凈利潤減少30.63%后再次下跌。TCL多媒體第三季度實現凈利潤0.48億元,剛剛扭轉虧損。而相比其他彩電企業利潤下滑或是微利經營的狀況,海信電視的大尺寸高端戰略價值愈發凸顯。
去年以來,海信電視力推大尺寸高端產品,2016年通過贊助歐洲杯實現品牌提升,產品力成為業績的最強支撐。中怡康數據顯示,1-10月,海信電視在55吋、65吋、70吋、75吋、80吋及以上大尺寸段的零售額份額全面領先國內品牌。更憑借激光電視這一顛覆性產品的不斷增長“獨步”100吋尺寸段。從價格看,4800元以上產品,海信電視同樣全面領先國內品牌。
剛剛發布的中怡康月報數據,進一步從多個角度詮釋出了海信電視的競爭優勢所在:今年1-10月,海信電視品牌價格指數達105,其他中國電視品牌都沒有超過95分。有的國內品牌甚至品牌價格指數呈下滑趨勢,成為其無法突破中高端瓶頸,持續陷入低價競爭泥潭的寫照。
此外,多年的國際化積累,加上歐洲杯全球頂級贊助商的身份背書,2016年海信在全球市場開啟了收獲模式。最新市場數據顯示,海信電視在澳洲市場連續3個月銷量份額領先,穩固了優勢。2017年澳網開幕在即,作為冠名澳網賽場的合作伙伴,海信在澳洲將開啟新的征途:擴大電視排頭兵領先優勢,白電從市場第二名沖擊第一名。
通過業績和產品分析可以預測,海信電視以技術引領創新的優勢將在2017繼續擴大、并有望形成絕對領先。
推薦閱讀
日常出行中,每個司機可能都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出門之后才發現路上的車很多;發生輕微碰撞事故不敢移動,只能等待處理;停車被堵卻找不到車主……如今,這樣>>>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geekbao.cn/a/05/3017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