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幾天,實體商業乃至整個中國商業圈最熱門的話題莫過于2016飛凡商業博覽會了。這個由中國實體商業領域最大的組織--飛凡商業聯盟,和素有“實體之王”之稱的萬達集團聯合舉辦的中國實體商業年度“大趴”,不僅無死角地刷遍了實體經營者們的屏,也讓電商界人士為之側目。
“不再糾結于電商,不再舍本逐末,實體開始思量商業的下一階段。”筆者朋友圈一位擁有10年以上電商行業觀察經驗的老媒體人發出如是感慨,可以說從一個電商觀察者的角度,給本屆飛凡商業博覽會所展現出來的東西做了一個恰如其分的注腳。
兩天的現場觀摩、聆聽下來,筆者對于此次盛會最大的感受是:實體大覺醒!無論看思想還是行動,“這屆實體人”都迎來了大覺醒。失之電商后,他們開始考慮如何收之“+互聯網”,并基本確立了“開放、融合、智慧”的戰略戰術體系,押注智慧商業,踏上了迎接下一波商業變革的新征途。
“大”數據背后的開放大聯合
8月25日-26日,由飛凡商業聯盟與萬達集團聯合舉辦,主題為“開放、融合、智慧”的2016' 飛凡商業博覽會暨第十屆萬達商業年會(簡稱“飛凡商業博覽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盛大舉行。這場被業界形容為“全國的實體經營者都聚齊”的盛會,用一串串“大”數據證明了它的地位和價值。
參展企業方面,現場有綠地集團、香港新世界、深圳寶能、廣州富力、步步高、五洲國際、萬達廣場等140家飛凡商業聯盟成員企業亮相參展,覆蓋商業項目1235個。參展品牌方面,現場有沃爾瑪、家樂福、優衣庫、綾致集團、太平鳥、屈臣氏等300多家國內外知名品牌現場設展招商洽談。參會人員上,現場有8000余個知名品牌及3000多位全國及區域代理商參會,兩日總參會人數約45000人。
無論從參展企業、品牌、人數及會議規模上,2016飛凡商業博覽會都算得上是迄今為止中國實體商業領域規模最大、參與項目最多、參與人數最多的行業盛會。如此海量的商業項目、品牌商家、專業人士,是如何被匯聚一堂的呢?背后的關鍵詞是“開放”。
早在2014年的,當萬達集團一舉成為全球最大的不動產(商業地產)企業時,王健林在當年的萬達商業年會上對業界宣告,要搭建開放平臺,向業界輸出萬達成功經驗。兩年后,萬達做到了。萬達商業年會更名,舞臺讓渡給飛凡商業聯盟的企業成員,成就名副其實的中國商業第一盛會。
開放的能量是空前的,數據顯示,本屆飛凡商業博覽會現場招商洽淡碩果累累--140家聯盟企業達成簽約意向5250項,300多家參展品牌累計達成簽約意向超過1082項,飛凡洽談區完成簽約648項,萬達廣場洽談區完成簽約3580項。這是繼今年618年中購物節該聯盟3000+實體商業攬下5億客流和120億元銷售額之后,其成員企業再一次向業界展示結盟、開放的巨大Power。
眾多周知,開放是互聯網的本質特征之一,也是電商企業做成大平臺的關鍵。在“無開放,不生態;無生態,不平臺”的商業邏輯下,實體商業想要形成自己的大平臺、掌握話語權,開放將是不二的選擇。而結盟的成員越多、開放越徹底,所結成的合力就越強大。
破除一切壁壘的深度融合
當然,僅僅是簡單的開放,還不足以讓實體行業從暫時落后中走出來,全面開放之后還需要深度的融合。根據筆者現場所見所聞,2016飛凡商業博覽會在融合方面亦有充分體現,主要表現在思維、產品和技術等方面的深度融合。
思維層面的融合,關鍵詞是“+互聯網”。主辦方之一的飛凡商業聯盟所倡導和踐行的“實體+互聯網”轉型升級戰略,在本次博覽會上反響熱烈。在中國消費經濟創新發展論壇、實體零售創新發展論壇、實體商業數字化轉型發展論壇、中國餐飲業品牌發展論壇等高端論壇上,無論是實體、電商還是混合經營企業的代表,都對線上線下深度融合的商業發展趨勢深信不疑。線上不在排斥線下,線下不再排斥線上,其樂融融。
產品和技術層面的融合,在人氣最旺的飛凡智慧場景展區體現得淋漓盡致,其間針對實體行業“+互聯網”轉型的相關產品、技術成果展示,處處體現了實體與互聯網、實體與大數據、物聯網、機器人、虛擬現實等先進技術的深度融合。當然,產品和技術層面的融合也可以用“+互聯網”來歸納,因為這些先進產品和技術的背后,已經與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與互聯網切切相關的東西密不可分。
此外,金融與實體商業的融合,也成為本次博覽會的一大亮點。中國銀行總行副行長許羅德在中國消費經濟創新發展論壇發表演講稱,當場景消費成為主流,所到之處都需要消費金融的支持,金融能串聯起一個個孤立的消費場景,形成有價值的數據反過來作用于消費本身,更好地服務B端商戶和C端用戶。在展區,首次設展亮相的萬達金融攜旗下征信、網絡信貸 、萬達財富、百年人壽等金融服務亮相,受到與會者的廣泛關注,亦可見金融將會與未來的實體商業深度融合,提供更多助力。
“黑科技”武裝下的智慧商業
依托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電商,因便捷和高效,一度以高科技形象讓人們為之瘋狂。當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成為人們習以為常的基礎設施之后,電商們又開始朝著虛擬試衣間、VR購物、無人機送快遞等方向發力,以期繼續樹立高科技形象,持續俘獲消費者芳心。實體商家也沒閑著,在本屆飛凡商業博覽會上,智慧商業也是實體商家聚焦的核心話題。
本次博覽會給筆者的印象是:智慧商業在線下實體已經快于互聯網搶先來臨。現場智能機器人的全程導引服務只是開胃菜,在展區,智能櫥窗、智能儲物柜、智能閘機、智能試衣鏡等設備受到熱烈的圍觀體驗;萬達慧眼、云POS3.0等智慧商業硬件設備和解決方案也受到實體商業專業人士的廣泛關注;飛凡開放平臺展出的智慧停車、智慧酒店、智慧醫療、智慧餐飲、智慧電影等一系列垂直智慧場景解決方案,所呈現的未來智慧生活與消費世界,也讓人對未來商業滿懷憧憬。

球幕影院

智能試衣鏡
在會場,演講嘉賓的主題發言也不乏信息消費、場景消費、體驗消費等實體經營者者翹首以盼的未來智慧商業暢想和實踐分享。在他們看來,線下實體擁有得天獨厚的場景優勢,而智慧與場景密不可分,線下實體依托這一優勢打造體驗式智慧消費場景,是構筑相對與電商的獨特優勢,實現彎道超車的機遇所在。
新常態與大消費背景下的集體自覺
當前,中國GDP從“8”時代走到“6”時代,并極有可能長期徘徊在“6”時代,這一新常態讓整個中國商業界都遭受巨大壓力--無論是實體還是電商,誰都不比誰好過。但危中藏機,雖然“三駕馬車”中的出口和投資卡殼,但消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消費升級和供給側改革等“政策紅包”接踵而來,服務于B端C端的消費金融、互聯網金融等金融服務業積極趕來助力,我們迎來了一個前所未見的大消費時代。
面對大消費時代,當大多數互聯網人都還以為實體行業還是一盤散沙、被動挨打之時,殊不知實體人已經猛然覺醒,不再糾結于“失之東隅”,而開始思考如何“收之桑榆”了。開放、融合、智慧這簡單的六個字,以及本次大會的大牌云集、高朋滿座、碩果累累,就是實體人最有力的回應。
在筆者看來,在經濟新常態和消費升級催生大消費時代來臨的雙重背景下,這是實體人非常值得稱贊的一次集體自覺。他們積極行動,化焦慮為動力,展現出了實體人的新氣象!這種新氣象,相比以往任何時刻都要朝氣勃勃、自信滿滿。
有個小插曲更進一步體現了“這屆實體人”的集體自覺。有鑒于網絡直播的火熱,本屆非常商業博覽會首次進行了直播嘗試,不曾想開始僅一小時,收看直播的總人數就沖破了百萬大關。及至王健林的巡展和專訪時刻,同時在線觀看直播的用戶更是達到頂峰的150萬。可見不止是場內實體人反響熱烈,更多場外的實體人也是緊密關注、吸取養分。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在日新月異、瞬息萬變的互聯網時代,恐怕變化的發生已經不再是幾百年,而是十數年乃至數年之間。如今面對時代機遇,實體人有何理由不放手一搏?!
推薦閱讀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在日新月異、瞬息萬變的互聯網時代,恐怕變化的發生已經不再是幾百年,而是十數年乃至數年之間。 去年9月,&ldquo>>>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geekbao.cn/a/05/300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