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中文站5月21日報道
在手機移動支付領域,已經出現了PayPal、Square、谷歌(微博)錢包等多家廠商主導的格局,不過據美國新聞網站BusinessInsider報道,移動支付市場,已經出現了“第二波”的熱潮,其重點并非購物消費支付,而是網民對網民的P2P支付(個人轉賬服務),已經出現了將近十種支付客戶端,這有望進一步推動美國和全球的移動支付普及度。
這些轉賬工具暫無盈利模式
在美國,至今仍然有許多人依靠現金或者支票,完成個人之間的支付。不過新出現的一大批個人轉賬軟件,將會讓他們在自己的智能手機上實現這一功能。
在這些工具中,用戶只需要輸入自己的銀行賬戶一次,未來可以在各種場景下,簡單無縫的給別人付款。
PayPal旗下的Venmo,就是這樣一款個人對個人支付工具,最佳的用途,是聚會結束之后的AA制付款,該公司表示,在上一個季度中,其支付金額達到了3.14億美元。
傳統(tǒng)的手機錢包等移動支付產品,已經依靠支付手續(xù)費(主要由商戶支付)的手段,建立起自己的營收模式。但是對于新一批P2P支付結算工具而言,它們還難以獲得實質性的收入,這將是一個問題所在。
不過,一旦Venmo這樣的P2P工具,未來進入實體店鋪手機支付領域(目前這還是一片空白),他們可以依靠自己的海量用戶規(guī)模獲得收入。
BusinessInsider旗下的市場研究機構BI-Intelligence表示,未來,個人轉賬支付工具,將會成為手機支付的主流產品。
個人轉賬是移動支付催化劑
該機構在最近的一份研究報告中表示,對于普通大眾而言,P2P支付有著更大的實用價值,因此在未來五年之內,將會迎來火箭式的增長。這份報告還分析了10家典型的P2P服務商,顯示一些新創(chuàng)公司已經瞄準了這一潛在熱門領域。
報告分析說,全世界個人之間轉賬的市場容量,高達一萬億美元,不過只有極少一部分通過智能手機來完成。
而在新興市場國家,由于傳統(tǒng)金融行業(yè)不發(fā)達,因此個人轉賬等功能,也需要依靠智能手機來實現。據統(tǒng)計,在發(fā)展中國家,使用結算和儲蓄賬戶的人數比例,明顯低于發(fā)達國家。
非洲國家肯尼亞的電信服務商Safaricom,提供了通過智能手機提供金融服務的上佳案例。該公司有一個名為M-Pesa的支付產品,用戶只需要通過手機短信,就可以給其他人轉賬。由于這一產品的巨大成功,在民調中,92%的肯尼亞人表示,他們曾經使用過移動個人轉賬服務。
不過,BI-Intelligence也指出,在發(fā)達市場,移動個人轉賬工具的滲透,速度不會太快。不過,由于這些工具解決了人們的一大痛點,因此未來仍然有著巨大的發(fā)展前景。
報告預測說,對于美國市場而言,到2018年(再過五年),手機個人轉賬市場的規(guī)模,將會達到860億美元。
如今,絕大部分手機個人轉賬服務都是免費(或接近免費)的方式提供,因此行業(yè)的商業(yè)模式,也引起了關注。一些產品嘗試過收費,另外一些甚至依靠傳統(tǒng)的手機廣告。不過,大部分產品希望自己成為“特洛伊木馬”,即首先大量進入到用戶的智能手機中,贏得支付服務上的信任,未來再考慮基于海量用戶的營收模式。
在手機P2P支付上,BI-Intelligence調查發(fā)現,美國用戶的興趣暫時不高,這有多個原因,其中62%的美國成年智能手機用戶表示,不愿意把敏感的銀行賬號等信息保存在手機里,58%的人表示,沒有看到從信用卡和現金支付切換到手機轉賬的價值。
巧合的是,美國另外一家科技市場研究公司Juniper,也在日前發(fā)布了一份有關手機支付的報告,該公司預測,再過五年,每五部智能手機中,將會有一部手機,安裝了一款手機錢包工具。而在去年底,手機錢包的滲透率,還只有一成左右。
不過Juniper的報告,并未將手機支付明確劃分為消費支付和個人轉賬兩個細分市場。該公司認為,導致手機錢包滲透率增加的一個催化劑,就是手機個人轉賬功能。這一功能將會逐步整合到現有的移動銀行APP和支付工具中。
分析人士表示,如果谷歌、Square等傳統(tǒng)支付的巨頭,正式整合完善的個人轉賬服務,這將會對覬覦這一市場的新創(chuàng)公司,形成打擊。畢竟一般而言,一個用戶不愿意在手機中安裝太多的支付APP。(晨曦)
推薦閱讀
其次,產品上市錯過了最佳時機。與早一代互聯網手機主打性價比不同,羅永浩并沒有強調這一個概念,而是用一系列“最”字開頭的定語來描述它的產品。但是,分析師們則并不認同這樣的觀點,尤其是7月份發(fā)貨的產品并不>>>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geekbao.cn/a/05/20140521/293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