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想象一臺重5噸、但是計算能力還比不上一塊手表的機器是什么樣子嗎?它就是最后一臺ICT1301大型機(昵稱為Flossie)。國家計算博物館(The National Museum of Computing)最近剛剛交付了一臺ICT1301,它需要3量卡車,以便裝運至該博物館位于英國Milton Keynes的庫房。作為歷史上首批大規(guī)模生產(chǎn)的商用電腦之一,ICT1301的占地為700平方英尺(65㎡),重5.5 tons (5tonnes),有著鋼固的支撐底盤。
Offloading Flossie
3輛卡車將Flossie運到了TNMOC的庫房所在地。
David Hartley博士、Rod Brown和Flossie的一部分。
鼎盛時期的一臺ICT1301.
1963年的一份GCE證書。
Rod Brown with Flossie in Kent.
Roger Holmes - 1976-2013年間的Flossie擁有者.
1970年代的Flossie與Stuart Fyfe.
An ICT1301 in Tintagel House 1963.
A non-working ICT 1301 at theToitū Otago Settlers Museum, Dunedin, New Zealand.
難以想象,但事實就是這樣。現(xiàn)在的年輕人認為計算機就應(yīng)該是小巧玲瓏的,但是那些塵封于歷史里的"先驅(qū)者"們卻都是龐然大物。在當時,F(xiàn)lossie的體型還算小的了。
照今天的標準來看,ICT 1301就是個殘廢。但在20世紀60年代,由國際計算機和制表公司(International Computers and Tabulators)打造的這臺擁有1MHz時鐘頻率、12kb主存、以及8*72kb(共576kb)磁存儲柜的機器,已經(jīng)是個巨大的突破。
ICT 1301一共被造出了150多臺,其中有15%是建于1960年代。據(jù)國家計算博物館介紹,該機器是第二代早期英式設(shè)計的代表,在其4000塊印刷電路板上,共有超過16000個英鍺晶體管(British germanium transistors)。
由于ICT 1301用晶體管(transistors)取代了真空管(valves),使得它既不需要空調(diào)、也能夠做的占地足夠小,因此特別適合商用和學術(shù)建設(shè)。另一個好處是,它采用了10進制(而非2進制)的邏輯,所以編程更加容易(不過用的是打孔卡和非業(yè)界標準的磁帶)。
保險企業(yè)、百貨公司、甚至英國的牛奶銷售局等紛紛采用,以至于我們在詹姆斯·邦德的《金槍人》和《最高機密》(For Your Eyes Only)等電影中看到了它的身影。
Flossie有著不平凡的一生,輾轉(zhuǎn)多年后,它終于找到了可能是最后一個安身之地。如果空間允許的話,該主機將被重新組裝、設(shè)置、并再次運行。
[編譯自:Gizmag , 來源:The National Museum of Computing , via:BBC]
推薦閱讀
魔獸世界、仙劍奇?zhèn)b等游戲是許多游戲玩家的摯愛,然而就在許多年輕人>>>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歷史]美國國家計算博物館迎來最后一臺ICT 1301大型機 或擇機再運行
地址:http://www.geekbao.cn/a/05/20131017/291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