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思捷環球(Esprit Holdings Ltd,0330.HK)成為投資人首選的拋售對象。
6月12日晚上,思捷環球在港交所發布公告,稱其執行董事兼集團行政總裁Ronald van der Vis已遞交辭呈。更讓人驚愕的是,消息公布后不足24小時,思捷環球又發出通告,宣布去年2月才轉任主席兼獨立非執行董事的Hans-Joachim K?rber實時離職。
6月13日下午1點半,思捷環球申請暫停買賣,而在此之前,其股價最多重挫23.1%,創下逾14年來最大單日跌幅。
次日,思捷環球繼續下跌。繼頭天大跌22%后,思捷環球以每股9.23港元收盤,下跌12.43%。兩天之內,股價下跌約三成,市值蒸發55億港元。
如此反應,思捷環球究竟發生了什么?
轉型計劃受阻?
從2008年創始人邢李源離開至今,思捷環球已經被5位高管“遺棄”,在Ronald離職前,思捷環球駐中國區總經理沈文鋒、財務總監周福安也相繼離職。翻看思捷環球公布的董事信息,公司的主要高層——主席和財務總監均已大換血,原任獨立非執行董事的柯清輝晉升主席,財務總監則由原信和置地(0083.HK)財務總監鄧永鏞擔任,而執行董事兼集團行政總裁則仍未找到接班人。
“Esprit被競爭對手擠壓業績已經不是新聞,它在歐洲區的業務這兩年又受到歐債危機的影響。”香港一名券商人士對記者表示。
截至今年3月底的過去9個月中,歐洲區業務營業額仍占到思捷環球營業總額的78.6%。去年下半年,在整體營業額中占比較高的德國、比荷盧地區及法國的營業額均呈現負增長,下降比例分別為4.6%、10%和19.8%。同期內,思捷環球的凈利潤5.55億港元,同比大跌74%。
思捷環球的股價表現也令人失望,其股價亦由2007年10月每股133港元的最高點跌至如今的9.23港元,市值萎縮到119億港元,僅為高峰時期(約1700億港元)7%。
對于最近兩位高層離職,盡管思捷環球給出的解釋均是出于私人及家庭原因,顯然這樣的理由不能讓市場信服。
“高層離任,可能說明思捷環球的改革計劃并不如預想中那么順利。”前述券商人士認為,連續的高層離職,很難讓人相信都是出于私人原因并且恰巧在24小時內發生。
去年9月,在發布盈利警告之后,為了扭轉困境,思捷環球宣布開始執行其2014-15年轉型計劃,估計至2014-2015財年投資超過180億港元,其中70億港元作長遠投資,115億港元用作業務營運,采購方面每年節省10億港元,思捷環球希望可以藉此回復可持續的盈利能力。
作為計劃的一部分,思捷環球打算出售北美業務、退出3個主要歐洲國家的零售市場。至今,Esprit在北美地區的所有零售店鋪全部關閉。在2010-11財年,中國區計劃關閉的80家店鋪中,有一半以上已經關閉或者進入最后談判階段。
盡管思捷環球表示,轉型計劃將繼續推進,不過作為該計劃的起草者,行政總裁Ronald的離開還是讓這一計劃的未來增加了不確定性。高盛認為,繼任者以及轉型計劃是否還能繼續推進將是影響未來股價的關鍵問題。而渣打則大手筆將目標價從每股17.5港元下調至8.7港元。
藍籌本色盡失
1964年,一對美國夫婦創立了Esprit品牌,此后,該品牌被香港制衣大王邢李源收購。2002年,邢李源成為Esprit品牌的全資擁有者。
然而,對于自己一手創立的思捷環球,邢李源卻在2008年選擇放棄。查閱港交所披露的資料,可以發現更驚人的一面。邢李源從2003年開始就多次減持思捷環球的股份。2010年2月,邢李源最后一次在港交所系統內申報持股情況時,持股量已經從2003年4月的42%縮減到1.79%,通過減持股份累計套現超過372億港元。
利潤下跌、轉型計劃受阻、高層跳槽,很難想象所有這些都發生在同一支藍籌股身上。“藍籌股應該有的特點,現在幾乎都很難在思捷環球上找到,如果情況繼續惡化,甚至可能被踢出藍籌股范疇。”前述券商人士認為。
推薦閱讀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6月15日上午消息,由于RIM周四宣布的董事會調整幅度太小,未達市場預期,導致該股當天下跌2.5%。 RIM還表示,上一財年支付給新CEO的薪酬超過1000萬美元,并于今年1月授予其數十萬股股票期權。另外>>>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多重利空襲擊思捷環球 市值兩日蒸發超三成
地址:http://www.geekbao.cn/a/04/20120615/68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