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HTC宣布將第二季度營收預期下調13.3%,至910億元新臺幣(約合30.3億美元),而運營利潤率預期則下調2個百分點,至9%。
HTC在一份公告中稱,下調主要是由于美國和歐洲市場的銷售弱于預期,某些產品在美國市場的出貨和面世時間所有推遲。
兩個月前,HTC首席執行官周永明曾表示,在美國面臨來自蘋果iPhone4S的強勁競爭,這種現象在過去兩個季度挫傷了HTC的利潤,好在歐洲市場恢復成長動能、亞洲市場表現佳,可望將美國市場少掉的部分平衡過來。
中國移動互聯網產業聯盟秘書長李易認為,如能像蘋果那樣,品牌、影響力足夠強,一款手機即可;但是品牌影響力不夠,就需要出更多產品。做高端還是低端,向前沖還是退隱,重重疑問下的HTC正處在痛苦又關鍵的十字路口。
HTC同時解釋稱,此次調整包括26億元新臺幣的一次性開銷用于加快部分去年滯留產品的清倉。若除開此項費用,預測Q2銷售額收入為936億元新臺幣,毛利率和運營利率預測分別為29%和11.2%。
但投資者已經失去信心。受這一消息的影響,當天HTC股價盤中跌7%,報378元新臺幣,創自2010年5月以來新低。
在其占據近一半銷量的美國市場,HTC的難題一個接一個。近日,它的競爭對手諾基亞和蘋果接連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提出“337調查”請求,要求后者就專利侵權事宜對HTC進行制裁。
此前,它曾在與蘋果公司的專利糾紛中敗北,導致多款新品在美國推遲上市。
還有消息稱,微軟已將HTC排除在使用Windows 8操作系統的產品開發過程以外,原因是擔心HTC無法出售足夠數量的產品,或是沒有充足的經驗來生產平板電腦。
而競爭對手沒有給它太多喘息的時間。同為安卓陣營的三星,已經開始蠶食它的份額。相比較HTC,三星在產業鏈上高度垂直整合的模式,更好地控制成本,其推出的三星銀河系統手機正受到美國媒體的追捧。
美國市場研究公司comScore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4月,全美13歲及以上手機用戶達到2.34億。三星以25.9%的份額位居首位,其次為LG(19.2%)、蘋果(14.4%)、摩托羅拉(12.5%)和HTC(6.0%)。
除了手機廠商激烈的行業競爭之外,HTC或許還要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易觀國際分析師王穎還進一步表示,HTC的走弱主要是安卓智能機近年同質化嚴重,而HTC未能在同質化中開發出有亮點的產品。“HTC產品線多,大量推出新品,有些新品幾乎沒有多少技術更新,只是外觀設計稍作改變,時間長了,消費者興趣不大。”
為重新贏取市場份額,HTC已經開始在產品上發起了反擊,在今年2月的巴塞羅那移動世界大會上推出了HTC ONE系列。
不過,東山再起并非易事。今年一季度,HTC凈利44.64億元新臺幣(約合1.52億美元),同比下降70%;營收677.9億元新臺幣,同比下降35%。
推薦閱讀
中國移動互聯網的規模化與產業化發展,使得投資者嗅到產業發展的巨大機會,紛至沓來。 據清科研究中心數據顯示,僅2011年,中國移動互聯網已經披露的投資案例數為58起,其中披露投資金額的投資案例數為43起,披露投資>>>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HTC調低Q2預期 昨日股價創2年來新低
地址:http://www.geekbao.cn/a/04/20120610/66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