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向富人學投資:寧做正確方向烏龜 不做錯誤方向兔子
你以為只要努力開源就能讓生活無虞?根據定律,賺得越多也會花得越多,富人們可是相反的運作思維。
投資社會人人都在告訴你高拋低吸,富人們早不這么干了。跟著富人學投資,打敗巴菲特也不是天方夜譚。
史玉柱、雷軍、沈南鵬、周成建,這些已過不惑之年的大佬們,他們幾十年創業投資經驗沉淀出的投資哲學,值得你我共鑒。
保守的史玉柱有“三駕馬車”:保健品,銀行,互聯網
現在的史玉柱正從實業家轉變為資本家,專注投資,開始從創造財富走向優化財富的道路。他的經歷就像驚險的過山車:從少年得志登頂中國財富榜到5年后負債2.5億成為“中國首窮”;10年后,從“中國首窮”跨界一躍而成“保健巨鱷”和“網游先鋒”,并在2007年帶領巨人網絡成功登陸納斯達克,以500億身家躋身全球500富豪榜。
正因為擁有如此大起大落的經歷,讓史玉柱的投資變得更加謹慎,“可以說是那段經歷造就了我現在的投資風格——穩健,或者說是保守。李嘉誠曾說過,投資首先是要看退出機制通暢不通暢,其次才是看收益高不高,我覺得很對,所以我想尋找的是風險不大、變現能力強的行業。基于這種認識,我投資了銀行。我有自己的投資紀律,除了保健品、銀行和互聯網,其他行業我基本不碰。原因就是,這三個行業都具有非常清晰的盈利模式。”史玉柱告訴理財周報記者。
也正因為穩健的投資風格使他的金融投資獲利頗豐,5年之內翻了一番,最近又以大手筆繼續投資民生銀行,可謂出盡風頭。
沈南鵬看好醫療和新能源
他的投資履歷讓人目眩,他的慧眼獨具令人艷羨,他榮獲的投資殊榮無數,他目前的身份是紅杉中國基金的創始人及執行合伙人,他就是沈南鵬。
在國外投資銀行工作多年的他,曾創辦兩家上市公司——攜程旅行網和如家連鎖酒店,而經他投資的上市公司更是業界的標桿,不論是中國最大的戶外媒體分眾傳媒還是中國最大的房地產服務公司易居中國,都彰顯著他投資的分量。
這么多年的投資經歷讓沈南鵬非常看到中國醫療健康行業和新能源行業。醫療健康行業將得益于醫改的推進,廣大的二三線城市和農村市場將是最大的機會。新能源行業中,太陽能和清潔技術等方面也面臨巨大的增長空間。
“我認為投資人應該更早地介入一些有潛力的企業,這盡管比在上市前投錢風險要大得多,失敗幾率可能也很高,但成功后創造的價值就更大。”沈南鵬向理財周報記者傳授投資經驗。
而對于中產階級,沈南鵬也有話要說:“我的投資建議是盡可能地分散投資。其實如果能夠做到堅持長期分散投資,比如分別投資于外匯、期貨、房產、股票、基金等,長期的回報還是非常可觀的,尤其是在中國這樣高速成長的國度里。”
雷軍只投資熟人
前段時間,小米手機在網絡上的瘋狂熱銷讓雷軍成為媒體的聚焦點,他也因此被稱為 “中國的喬布斯”,他還有一個身份——金山軟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除此之外,他還有一個越來越重要的身份——天使投資人。
雷軍作為天使投資人在過去幾年中一共投資了20多個案子,平均每年三五家,其中比較知名的包括:凡客、多玩(YY)、大街、好大夫、UC瀏覽器,而這些企業的創始人都是雷軍所熟識的。雷軍在回答關于“為何投資凡客誠品”的問題時,如是說:“只因為他是陳年,其實不關心他做的是凡客誠品還是什么。”
“只投熟人”——這就是雷軍投資的最大特點,因為可以降低投資成本。在他看來,天使投資的主力應該是身邊的人——家人、朋友,因此自己的投資只限于“朋友”和“朋友的朋友”——最多不超過兩層關系。
但雷軍會經常呼吁社會應給創業者一定的寬容,鼓勵他們失敗了重新開始,因為作為一名曾經的創業者,他深知創業不易。
周成建投資貴在專注
從農民到億萬富翁,從小裁縫到中國服裝界大佬——他是現代版青蛙變王子的完美演繹。他就是美特斯邦威的創始人周成建。
2008年8月28日,隨著美特斯邦威服飾股份有限公司A股在深交所掛牌上市,周成建登頂內地服裝首富寶座。當時他表示,“這么多年我只會做一件事情,那就是做衣服。我一直告誡自己要耐住寂寞。美邦要做全球的裁縫。”
然而一年之后,美邦投資3300萬元與其他兩家企業組建共同基金,受到外界對他專注的質疑,為此,他告訴理財周報記者:“發這個東西不代表我去做這個東西,會有專人去做這件事情。他們做什么,投什么我是不太關心的。我只不過是一個出資人的身份。”而他依然專注自己的服裝事業,全力專注自己的新品牌Me&City。 第二章
向富人學管理:真誠是最大財富
每個人都會擁有不同的財富,不只是物質上的,更有精神上的,有些可以物化,但更多的是無法衡量的。該怎樣管理和對待自己的財富,看看這些富人們的哲學吧。
團隊的價值
華策影視遠離京城的喧囂,偏安風光秀美的杭州西溪,但5年間,趙依芳帶領的8個人,從注冊資金只有500萬的小作坊到成功登陸創業板,成為“中國電視劇第一股”,身家暴增至45億元。她所擁有的財富不只是賬面上的那些數字,更多地是跟隨她打拼到現在的團隊。
“我們公司一直都很好,要感謝天、感謝地、感謝菩薩,”趙依芳告訴理財周報記者,“特別感恩我們的團隊,我們當時稱為‘八大金剛’。”趙依芳將公司的成功歸為團隊的力量:
一是團隊配置比較好,二是志同道合。“我要提出一個問題,只要是好事,基本上大家不會反對的。我們在一起就像家人,都是于公的,不會私利的,打起來也不要緊,但打也不會打起來,出發點都是好的。”
對于團隊的管理,趙依芳非常注重培養團隊的價值觀,“企業的文化、行業的理想、企業的使命要不斷地說,用實際行動帶領他們。處于這個時代和行業,就要做出自己的貢獻。另外,志趣相投很重要。”
目前趙依芳的賬面財富并沒有變現,她告訴理財周報記者:“以后要給創始團隊的老員工更多的股份,給年輕的團隊以期權激勵,等變現后給曾經幫助過自己的恩人買一輛豪華跑車。”
真誠待人是最大的財富
推薦閱讀 昨天中國股市受政府將擴大基礎設施投資的預期提振,上證綜指收漲1.2%。同時,各地在發改委排隊等待新項目批復的傳聞也見諸媒體報道。但促投資式的增長方式不要只聞新人笑,不見舊人哭。 筆者在國家審計署官方網站上看>>>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geekbao.cn/a/04/20120529/640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