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星期,對市場影響最大的一則消息來自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消息稱,廣東省1000億養老保險結存資金將首次委托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投資運營。這一消息,被市場過度解讀養老金進入股市。但隨后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新聞發言人澄清,“委托投資運營”誤讀為“委托入市”,理解為入“股市”,這是不正確的。
不過,這不妨礙多數業內人士將此舉看成是“中國版401K計劃”正式起航。不可否認,養老金開始采取更積極的途徑保值增值,股市也會是其中的一種選擇。樂觀人士表示,雖然養老金投資運營并非全部炒股,但A股積極信號已經開啟。而更重要的是,養老金的選擇為以后更多長線資金的選擇指明了一個方向。
長期以來,地方管理的養老金主要用于購買國債和存入銀行,收益率過低,不利于養老金保值增值。“十二五”規劃提出“穩步推進養老金投資運營”。經過廣東省政府和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多次協商,經國務院有關部門同意,并報經國務院批準,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受托投資運營廣東省1000億元基本養老保險資金。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從2006年開始受托管理中央財政補助9個省市區政府做實個人賬戶資金,獲得較高收益率。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受托投資運營廣東省部分養老金,將采取更為審慎的投資方針,該項資金將主要投資于國債、銀行存款、企業債、金融債等有固定收益的產品,委托人可獲得不低于同期銀行定期存款利息的收益。
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大霄認為,地方養老金通過委托社保基金入市,打通了養老金投資股市的渠道,增加了買方力量,對市場是重大利好。中國養老金入市將增加市場對藍籌股的需求、推動股東回報、形成長期投資價值投資的投資氛圍及導向,漸漸改變市場的投機習慣,使得優質公司得到青睞,推動市場形成良性循環。
他同時表示,養老金開始運作穩健為主,更多配置在固定收益產品上,股票投資比例估計和社保一樣控制在30%~40%以內,但由于后續增量實在是非常龐大,對股市的利好作用重大,其歷史意義深遠。
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統計,截至2011年底,我國養老保險累計結余1.92萬億元人民幣,這意味著,如果養老金全都獲準入市,那么這將是大約2萬億的規模。
有業內人士表示,按目前數據測算,“中國版401K”每年至少可為A 股市場提供2000億~3000 億元的增量資金,約為目前A 股市場可入市資金的25%~30%,能有效解決A 股市場的資金壓力。
2011年12月底,新任證監會主席郭樹清建議,養老保險金和住房公積金可學習全國社保基金,投資股市獲取收益。他指出,全國有2萬億元的養老保險金余額分散在各省,此外,住房公積金累計繳存3.9萬億元,扣除貸款后余額還有2.1萬億元。如果這些資金組織起來,設立一個專門的投資機構或者委托一個機構,投資資本市場,對全體居民都大有好處。
隨后,全國社保基金理事長戴相龍就表示,“我們地方養老金如果收上來,有一部分用來買股票還是可以的。第一保值增值了,第二增加資本市場的機構對我們的鼓勵。”
從全世界市場經濟發展的實踐來看,股市應該是國民主要的投資渠道。而國家通過股市可以優化產業結構,扶持新興產業,并使國民的收入與國家經濟發展緊密掛鉤。
不僅如此,一位資深業內人士表示,養老金等長期資金的入市,將會壯大機構投資者的力量。當機構投資者在市場上占到一定比例時,相信市場波動性就會明顯降低,市場系統性風險也會降低。
廣東試點之后,市場亦在期待國內其他地區養老金的進展。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資料顯示,在2010年的各省養老金結余排名上,廣東居首位,為2471.4億元;江蘇居第二位,為1271.83億元;浙江、山東分列第三、第四位,養老金結余也均在千億元以上。雖然到目前為止,廣東省的試點才剛剛開始,但是業內認為,短期內其他地方養老金入市難有突破性進展,但是從長期來看這是趨勢,美國養老金很大比重投資于股市。未來,江蘇、浙江、山東等省會陸續跟進。
推薦閱讀
藍色光標高管陽謀:董秘和財務總監頂風減持套現>>>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廣東養老金試水委托運營 為長線資金保值增值指引方向
地址:http://www.geekbao.cn/a/04/20120326/44487.html